然后,王廪就享受到了财源滚滚的乐趣。<b />
长安是新城,皇城、内城,以及外城等大体框架都修建完毕,却还有一些琐碎的小工程。<b />
另外,还有迁至长安的宗室、勋贵、朝臣等,需要修建自家的宅院。<b />
而这些,都离不开土石等建筑材料。<b />
那皇商就是专门做这项生意的,他利用陆路、水路等各种交通方式,从南到北、由东至西的运来了许多石料、木材。<b />
靠着这些,皇商赚得盆满钵满,王廪也跟着吃到了不少肉。<b />
不到一个月,他就拿到了近千贯的分红。<b />
皇商还给他看了账册,并亲自给他算了账:<b />
按照这个事态,到了年底,王廪就能分到不少于一万贯的钱。<b />
一万贯啊。<b />
王廪这个工部侍郎的俸禄,一年600石米。<b />
京城的米价,一石120文。<b />
也就是说,王廪当官一年,俸禄是72000文。也就是七十贯钱。<b />
只是分红的一个零头啊。<b />
王廪在沂州搜刮多年,攒下的家私也不过十几万贯钱。<b />
噼里啪啦,王廪心里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他迅速就算清了。<b />
这“干股”好啊,用不了几年,就能再攒下一份家私!<b />
没人嫌钱多,尤其是王廪这种利欲熏心的人。<b />
他确实是世家子,从出生起就没有缺过钱。<b />
按理,王廪不该如此贪恋财货。<b />
但,钱与权是分不开的。<b />
所谓清贵更是需要钱来买单。<b />
不说别的,单单是笔墨纸砚都要钱。<b />
还有各种宴集、雅集,不能空着手去参加吧,随便买个小礼物,也都要不少钱。<b />
更不用说世家、豪门的种种豪奢享受,那都是在烧钱。<b />
没有钱,就没有人情世故,也就无法与人正常交际。<b />
王廪还想继续往上爬,就要“交好”同僚、上官。<b />
靠山不硬,关系不铁,那就只能拿钱开路!<b />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为了谋官,若是犯了罪,也要用铜钱赎买呢。<b />
所以,钱、万万少不得。<b />
更要多多益善!<b />
王廪想得简单,他不沾皇陵,不掺和敏感的、要紧的差事,只是闷声搞点儿小钱,应该不会麻烦。<b />
但,王廪万万没想到,他还是、出事了!<b />
此时已经进入到了七月,京城多雷雨。<b />
就在几天前,接连大雨,正在修建中的皇陵坍塌了。<b />
圣人震怒。<b />
这可是他的陵寝,不但是他百年后的居所,更是彰显着上天的旨意。<b />
皇陵坍塌,莫非就是上苍对他这个开国皇帝不满,这才降下天罚?<b />
当然了,古人并不迷信。<b />
圣人自然不会认为皇陵的坍塌,与他的功绩、品性等等相关。<b />
必定有人渎职,甚至是故意为之。<b />
查!<b />
必须彻查。<b />
圣人责令大理寺卿亲去调查,还派出了千牛卫中郎将。<b />
几方人马、几位大佬,齐聚皇陵,不到一日就查到了原因——<b />
不是意外,却也没有官员渎职,而是皇商供应的土石、木材有问题。<b />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b />
木材不够坚硬,土石外硬内软,再加上雨水的侵袭,直接破损、腐坏,继而导致了塌方。<b />
确定不是官员的问题,而是卑贱的商户,圣人愈发震怒。<b />
继续查!<b />
一个皇商,哪里来的胆子敢“欺君”?<b />
这可是族诛的大罪。<b />
要么丧心病狂,要么就是另有主谋。<b />
几方精英继续追查。<b />
这,其实很好查,看账目,看分红,看银钱的流向,就能判断出真正的“东家”。<b />
然后,没有意外的,王廪就被揪了出来。<b />
王廪:……<b />
他本能的喊冤,他是真的冤枉啊。<b />
他进京才一个多月,“入股”那皇商,也才一个月。<b />
而皇陵已经修了一两年,如今塌方,势必是以前用的材料出了问题。<b />
这与他有甚相干?<b />
然而,在皇商处查到的账册,却显示,王廪与皇商的“合作”,两年前就开始了。<b />
皇陵的“人祸”,就是王廪这个背后主君的锅。<b />
王廪:……<b />
这一次,他就有些心虚了。<b />
那个,为了多多的分走红利,王廪和皇商在账册上做了假。<b />
王廪平白多领了两年的分红,足足二十万贯!<b />
当时,王廪还觉得是皇商“懂事”,知道如何讨好“恩主”。<b />
现在回想起来,王廪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那、哪里是分红,分明就是淬了毒的饵料啊。<b />
王廪被抓,很快就牵连出他是齐王旧部的身份。<b />
楚王(圣人)趁机出手,终于拉开了双方激战的序幕。<b />
而王廪,作为双方对阵的“导火索”,没有任何意外的,轰然倒下……<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