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词帝李煜(1 / 2)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南唐后主李煜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b />

李煜的一生,以帝王之尊始,又以词人之名终,是一位悲情的词人。<b />

他的词继承了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其他诗人的影响,形象生动、用情真挚。<b />

其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b />

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b />

故而李煜也被后人誉为词中之帝或千古词帝,他的词又以国破被俘为分界线。<b />

前半生,他是南唐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b />

词的题材也多展现宫庭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b />

亡国后,天上人间的差别,孤寂悲凉的处境。<b />

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b />

要说李煜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弄人。<b />

他本来无心做皇帝,做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本来皇帝也轮不到他做。<b />

但皇兄的先继离世,他不得不做皇帝。<b />

不过没过多久南唐便被宋朝灭亡,李煜也做了阶下之囚。<b />

也正是李煜做阶下囚的时候,他的词写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悲凉。<b />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孩子,生母钟氏,生于南唐升元元年。”<b />

“李煜年少时便较为聪颖,喜爱读书,擅长诗画音律。”<b />

“同时,李煜生来额头宽广方正、面颊丰满,有重叠的牙齿,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b />

“而因奇特的长相,他被长兄文献太子猜忌。”<b />

“为躲避祸事,李煜从不过问政事,一心沉醉于诗书之中。”<b />

“为此,李煜还曾写下《秋莺》等诗句来表达自己渴望摆脱尘世纷扰、隐居山林的愿景。”<b />

“后周显德元年,李煜迎娶了南唐老臣周宗的长女娥皇。”<b />

“婚后,二人情投意合,而缠绵的爱恋更是激发了李煜浓厚的创作欲。”<b />

“在与娥皇相伴期间,李煜佳作频传,《谢新恩》便描绘他与娥皇之间深厚的爱意。”<b />

“婚后不过五年,李煜与娥皇的长子李仲寓出生。”<b />

“后周显德六年,文献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煜被封为吴王,居住在东宫。”<b />

“钟谟上表说李煜轻率放肆,请求册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b />

“元宗李璟大怒,将钟谟贬为国子司业,并册立李煜为太子。”<b />

“宋建隆二年,李璟将都城迁往南都,留李煜监国。”<b />

“同年六月,李璟逝世,李煜在金陵登基为帝。”<b />

“尊称母亲为圣尊后,册立后妃周氏为国后,册封诸弟,大赦天下。”<b />

“这一年,李煜的次子李仲宣降生。”<b />

“即位后,李煜立即派户部尚书冯谧向宋廷献贡,同时奉表陈述。”<b />

“表示要继续尊宋朝为正统,而宋太祖赵匡胤也顺势答应了南唐请求。”<b />

“即位后,李煜所做之词多为抒发自己的闲愁,如《采桑子》《谢新恩》等。”<b />

“同时,也有不少词作展现了李煜的奢靡生活,如《玉楼春》便描绘了当时春殿歌舞的盛况。”<b />

“宋建隆三年,李煜派遣客省使翟如璧进京师朝贡,宋太祖赵匡胤将南唐投降的人放回。”<b />

“十一月,李煜又派遣水部郎中顾彝进京师朝贡。”<b />

“故而,在宋乾德元年,宋太祖便派遣使者来赏赐羊马。”<b />

“三月,宋太祖出师平荆湖,李煜又派遣了使者来犒劳军队。”<b />

“同年十二月,李煜便上表请求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仪,但未得到应允。”<b />

“宋乾德二年,李煜分别封长子和次子为清源郡公和宣城郡公。”<b />

“十月二十六日,长子李仲寓去世。”<b />

“此时,皇后娥皇已经病重。”<b />

“而在听闻儿子死讯后,更是因悲痛而导致病情恶化,不久也离世了。”<b />

“娥皇死后,李煜十分悲痛,写下长达两千字的悼亡之词来追忆他与娥皇之前的爱情生活。”<b />

“十一月,宋太祖派遣作坊副使魏丕前来吊唁。”<b />

“次年五月,司空同平章事严续被罢为镇海军节度使。”<b />

“九月,圣尊后钟氏逝世,而后宋太祖便又派遣染院使李光图前来吊唁。”<b />

苏轼:李煜的词,美到窒息,悲到极致,感人肺腑。<b />

《虞美人.春秋月何时了》<b />

春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b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b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 />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写于李煜被囚汴京之时。<b />

写完思念故国这首词之后,皇帝赵光义便赐死了李煜,故而这首诗也是李煜生命的哀歌。<b />

词中通过春秋月、小楼东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b />

词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b />

用比喻的手法将愁绪具象化,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无奈。<b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b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b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b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b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b />

这是李煜被囚宋国时所作,南唐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囚于北宋都城汴京。<b />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b />

李煜不得不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这首词写的便是自己的无奈愁绪。<b />

这首词以景起兴,通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独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愁苦。<b />

词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用缭乱的丝线比喻离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b />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b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b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b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b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b />

流水落春去也,天上人间。<b />

这首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b />

词中以雨声为背景,通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b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梦中暂时忘却现实痛苦、贪求片刻欢愉的情感。<b />

最后一句流水落春去也,天上人间则在长叹声中道出水流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天差地别的现状。<b />

整首词情感真挚,低沉悲怆,透露出作者深深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b />

“宋开宝元年,李煜迎娶周氏,并立其为皇后。”<b />

“往后两年,李煜在境内广修佛寺,普度僧尼,还亲自去礼佛诵经。”<b />

“开宝四年,李煜听说太祖消灭了南汉,驻扎在汉阳,心中恐惧。”<b />

“便派遣太尉、中书令郑王李从善前去朝贡,自称为江南国主,请求罢除诏书直呼姓名的礼仪。”<b />

“宋太祖答应了他,却扣留了韩王李从善。”<b />

“李煜亲自写奏疏请求让李从善回国,没有得到允许。”<b />

“当时宋军已经做着过江的准备,有一个商人来上报。”<b />

“宋军在荆南制造千艘战船,请求秘密地去烧了。”<b />

“但李煜心中畏惧,不敢答应。”<b />

“次年正月,李煜又下令贬损仪制,改诏为教。”<b />

“改中书门下为左、右内史府,改尚书省为司会府。”<b />

“改御史台为司宪府,改翰林院为文馆。”<b />

“改枢密院为光政院,改大理寺为详刑院,改客省为延礼宾院。”<b />

“同时,李煜将官号也进行了改变,以此来规避朝廷,表示臣服。”<b />

“闰九月十四日,宋太祖任命进奉使楚国公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留在京城。”<b />

“并在汴阳坊赏赐了住宅,表达了想要李煜入朝的想法。”<b />

“于是李煜便派遣户部尚书冯延鲁前去感谢,而冯延鲁到京城后。”<b />

“因为生病,还未朝见宋太祖便又回去了。”<b />

“宋开宝六年,宋太祖派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来要江南各州的地图。”<b />

“李煜听说太祖打算兴兵,便上表请求宋太祖赏封他个爵号,正式列为宋的臣属,宋太祖没有答应。”<b />

“同年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封户部侍郎李平为尚书令。”<b />

“潘佑与李平一向交好,加上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b />

“李煜以为此事是李平引起,便遣人将其下狱。”<b />

“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也在狱中自缢。”<b />

“即位后,李煜始终以恭敬的态度侍奉中原,以宋廷为尊。”<b />

“期间,李煜曾经写了《即位上宋太祖表》来表示自己无意与宋廷争权的心意。”<b />

““虽一味推让,卑躬屈膝,李煜也依旧无法摆脱对国灭的恐惧。”<b />

““但即使如此,李煜仍创作出了《九月十日偶书》《乌夜啼》等佳作。”<b />

最新小说: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大圣座命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这个演员鬼计多端 40k:午夜之刃 四合如意 人在中世纪,抽卡升爵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