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b />
即使你不知道柳永,也肯定听过这句诗。<b />
柳永的一生传奇多彩,甚至可以用浪漫来形容。<b />
都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b />
柳永大概都具备了这些优良品质,才能在他死后还有一群红颜知己为他众筹料理身后事。<b />
每逢清明还有成群结队的姐妹为他上坟,这样的事迹属实是空前绝后。<b />
“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其父取名柳三变。”<b />
“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家族是宦官世家,祖父柳崇官声甚佳,善于文事。”<b />
“后周江山风雨飘摇之际,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灭周开宋。”<b />
“柳永一家遂仕南唐,父亲柳宜官至监察御史。”<b />
“由于其父钦慕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他自己也有所作之词。”<b />
“南唐灭亡,一家人在动荡中展转。”<b />
“父亲之后仕宋,官至费县令柳永就出生于费县。”<b />
“时光荏苒,一晃柳永从幼儿变成少年。”<b />
“他未睹故乡的真容前,常常听父亲提起,只能梦里见过故乡的飘逸之美。”<b />
“十岁后随长兄返回故里,福建武夷山金鹅峰山脚下。”<b />
“风光旖旎的故里让柳永迷醉,沉醉在美景中的柳永,谨记父亲的教诲。”<b />
“勤奋苦读,大练笔墨,争取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b />
“阅读书卷之余,他流连在山水之中,写下了《题中峰寺》。”<b />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b />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b />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b />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b />
“耸天入云的山峰,流泉叮咚,奇异草,神仙僧人在此清修。”<b />
“家乡的风景流泻笔尖,谁能想到这出自一位少年之手。”<b />
“少年能写出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诗,得益于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b />
“他从小常听父亲低唱南唐后主李煜的小词,信口跟唱。”<b />
“在游览中峰寺归来后,偶读其他人所作的《眉峰碧》,对小词不胜欢喜。”<b />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填词成为他必做的事。”<b />
“目光所至,皆为小词。”<b />
“绘之传之,好不疏放旷达。”<b />
“如一股山涧流出的风,清逸洒脱。”<b />
“真宗咸平四年,十七岁的柳永写出组诗《巫山一段云》,尤以首篇令人印象深刻。”<b />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b />
“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b />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b />
“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b />
“飘逸俊美的神仙,乘着华美的云轩车参加盛会,来回往返,有天资绝美的麻姑相陪。”<b />
“在盛宴的过程中,蓬莱烟涛中的云卷云舒,无不令人陶醉。”<b />
辛弃疾:柳永一生以青楼为旅馆,与妓子为伍。<b />
柳永出生在官宦之家,年少成名。<b />
老天对柳永是偏爱的,不仅给了他才华,还给了他俊俏的容颜。<b />
柳永十八岁成亲,成亲以后就进京赶考。<b />
虽然柳永才情一绝,却屡考屡败,在外游学考试的几年里,妻子也忧闷去世。<b />
毕竟出身官宦之家,柳永从小受的教育想必是安分守己的。<b />
所以有些天性可能尚未发掘,进京考试就显现出来了。<b />
柳永第一次进京考试,路过杭州,奈何杭州山美水美人更美。<b />
柳永不忍心就此离去,在杭州流连忘返。<b />
一脚踏入温柔乡,从此功成名就是路人。<b />
柳永从小就不爱跟公子哥们玩在一起,不喜权贵。<b />
自从发掘了青楼这个风月场所,就经常出没烟陌巷,与歌伎们谈风说月,好不快哉。<b />
好巧不巧,当时他的词很受公子哥们的欢迎。<b />
于是在姑娘们的热情邀约下,他寄居青楼,专为姑娘们填词。<b />
夜夜青楼,短短时间,柳永的大名传遍了各大妓馆。<b />
多少姑娘以结识柳永为荣,各大名妓争相包养。<b />
多少姑娘虽未谋面,却早已对柳永芳心暗许,恨不能一睹天容。<b />
柳永这一生事业坎坷,起落落起落落落落,考试接二连三失利。<b />
第一次考试,真情实感的发挥,被宋真宗一句属词浮靡给毙掉了。<b />
柳永虽然对结果不满,但也并不完全绝望。<b />
更何况还有一群莺莺燕燕的安慰,甚至扬言可以养着他。<b />
很快,柳永就抛却了落榜带来的失落,马不停蹄的投入青楼的怀抱,继续为姑娘们作词。<b />
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让柳永欲罢不能。<b />
柳永虽然是官二代,才情横溢,但从未看不起青楼女子。<b />
反而把她们与放在同一个阶级,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位红颜,这也是他被众歌伎爱戴的原因之一。<b />
一个个娇艳妖娆的女子,是柳永创作的灵感,他的词一出便惊艳四座。<b />
一时名声鹊起,红遍京城,四面八方青楼女子闻声而来。<b />
皇上也很欣赏柳永的才情和作词风格,甚至邀请他进宫填词,但是为官之事免谈。<b />
柳永的词大多数是以描写市民阶层的男女之情为主,词中的女主角又多是沦落青楼的女子。<b />
男女之情像见不得人一样,耻于宣之于口,青楼女子更是被人看不起的。<b />
柳永像解剖一样,把事实一层层剖开,被遗弃的辛酸,被抛弃的痛苦。<b />
这种风格的词,被普罗大众接受,却不被上流社会接纳。<b />
柳永第四次考试,皇上已是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很生气。<b />
这是柳永第一次落榜时说的话,说考不上没关系,有青楼女子陪我喝酒唱歌就够了。<b />
至此,柳永对上岸心灰意冷,一腔热血洒向风雪月。<b />
柳永48岁的时候,考试政策放宽,终于榜上有名,皆大欢喜。<b />
柳永一生好友寥寥无几,走马上任的时候甚至没有友人相送。<b />
但是有他的那些红颜知己,纷纷为其洒泪送别,呜咽声不绝于耳,场面之壮观,绝无仅有。<b />
一把年纪的柳永,即便赶路上任也不耽误他拜访青楼名妓。<b />
只要有青楼的地方就有柳永的容身之所,只要有歌伎的地方就有柳永的一口饭吃。<b />
柳永为官几载,终是不得高升,每次举荐和自荐都受到了阻碍。<b />
他执政的地方,都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做出了很多的业绩。<b />
晚年穷困潦倒,离世时一贫如洗,没有亲人在侧。<b />
一生浪荡,死时孤苦伶仃,也是说不出的辛酸。<b />
好在他还有一群狂热的粉丝,众歌伎凑钱为他处理后事,每年清明又相约为他扫墓。<b />
柳永这一生很难说是成功的,但是也很难说是失败的。<b />
说他成功,考试考了五次,当官几年,到退休也只是芝麻官。<b />
说他失败,人家才名流芳百世,才情传遍大街小巷,红颜知己无数。<b />
失意也好,得意也好,柳永的一生,应该不算白活。<b />
“此时的宋朝重视文学,重礼文臣,这为无数有志于文史的士子了带来福音。”<b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宋真宗为了激励士子刻苦为学所作的《劝学诗》中的两句。”<b />
“柳永饱读诗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b />
“如果一个人饱读诗书,又才华绝伦,那就是醒目的天之骄子。”<b />
“十八岁的柳永在一个春日的早晨,北上前赴汴梁,参加礼部考试,久居崇安。”<b />
“他在幽山碧水中未曾领略过江南的富庶繁华,路经杭州的他被奇巧旖旎的杭州风光绊住了脚步,再也无力前行。”<b />
“他对杭州的最初印象只在白居易的诗里见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 />
“如此俏丽清妍的杭州风光就在眼前难以抗拒,一首《望海潮》道尽了钱塘江的五色斑斓。”<b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b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b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b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b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b />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b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b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江岸、街市的欣欣向荣掩映成趣,钱塘江的繁华系数在眼前。”<b />
“在此期间,还游历过倾城倾国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的苏州。”<b />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的扬州。”<b />
“之后到了歌舞升平的京华汴梁,身在天子脚下。”<b />
“性情旷放的柳永要享尽彻夜笙歌的乐趣,仕途之心便暂且搁置起来。”<b />
“只管追星赶月,欢度光阴,肆意巷柳陌,为红粉佳丽填词。”<b />
“逗留半日后,一首首温婉的小词便在佳丽们的口中唱出。”<b />
“柳永即是她们的知音,更是让她们身价倍增的点金人。”<b />
“在温香软玉的粉墙朱户里待了段时间后,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他决意科场一搏。”<b />
岳飞:柳永一生放浪醉酒、沉溺烟柳,但依然是北宋最顶流的词手。<b />
柳三变,其名字就寄托着长辈对他的期望。<b />
出身书香门第,有家族的浸润。<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