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宗泽仗剑<b />
秦和看着躺在地上,已经进气没有多少的血人。<b />
他皱起眉头来。<b />
而这个时候,萧馆镇进出的官道上,已经有人围拢起来,在指指点点。<b />
“看什么看?!”秦和挥舞着哨棍:“此獠乃是盗匪!”<b />
“对!盗匪!”他的手下也都纷纷喊着:“此獠乃是一个伪装成商贾的盗匪,被俺们识破了!”<b />
“尔等休得议论!”<b />
“都给我滚!”<b />
“快点滚!”<b />
说着,这些人就挥舞着还沾血的棍棒,驱赶起人群来。<b />
秦和扭头看向还躺在地上的李三用,一咬牙,喊住了两个相熟的胥吏:“张三儿、王大……”<b />
“过来一下!”<b />
他对着地上的李三用一努嘴:“把他抬走,抬到汴河堤上去……”<b />
汴河是最好的抛尸之地。<b />
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被抛入汴河,多数为鱼虾所食,只有少数飘到下游的闸口。<b />
但也面目全非,连个囫囵都拼不全。<b />
叫张三儿和王大的胥吏,走过来后,却并没有马上动手,而是看向秦和。<b />
秦和当然懂他们的意思——得加钱!<b />
秦和无奈,道:“俺在萧馆镇的那间酒铺,给你两人留一份干股!”<b />
张三儿和王大这才喜笑颜开的上前,开始动手。<b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骑着马从汴京方向来的士子模样的年轻人,似乎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b />
秦和发现了对方,连忙上前去阻拦:“官府缉盗,闲杂人等散开!”<b />
但对方却根本不怕也不信秦和的话,反而是继续上前。<b />
然后他就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蔬菜,被打烂的鸡蛋,还有那一个个被砸开的鸡笼子以及躺在地上,已经不再动弹的一个男子。<b />
他眉头一抖,被气笑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竟敢指鹿为马?”<b />
说着,他就跳下马,径直向着躺在地上的的李三用走过去。<b />
“尔定是那盗匪的同伙!”秦和见到这个情况,立刻跳脚。<b />
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了。<b />
一个汴京来的士子!<b />
鬼知道他什么来路?<b />
但现在,已顾不得那许多了。<b />
“汝既敢强出头,那就怪不得老子了!”秦和恶狠狠的想着,挥舞着手中的哨棍就对着那士子砸了上去。<b />
然而……<b />
对方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样子。<b />
但身体却灵活的不像话。<b />
只是轻轻一闪就躲过了秦和的哨棍。<b />
秦和见状,当即大怒,招呼起其他人来:“大家一起上,定要逮住这盗匪的同伙!”<b />
其他胥吏听到秦和的话,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畏惧不前。<b />
毕竟,人家可是穿着儒衫的。<b />
秦和无奈,只好喊道:“想一起死吗?”<b />
众胥吏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手上也都沾着血。<b />
只能是硬着头皮,挥舞着棍棒,冲了上去。<b />
然而,那士子却根本不怕。<b />
转身牵住马,就从马背上抽出了一把雪白的剑刃。<b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b />
“吾乃太学上舍生宗泽!”<b />
胥吏们听着,吓了一大跳:上舍生?!<b />
这可是文曲星般的人物啊!<b />
将来注定要当大官的!?<b />
而且,带着剑?<b />
这该不会又是个张乖崖吧?<b />
张乖崖当年仗剑走四方的故事,是开封府中流传了数十年的经典,是无数人从小听到大的传说。<b />
秦和看着其他人的模样,只能喊道:“尔等想死不成?”<b />
“还不赶快抓住这冒充太学生的匪类?!”<b />
一个上舍生,叫他活着回到汴京,所有人都活不成。<b />
只能想办法将他留在这里,扣押下来,就还有得谈。<b />
实在不行……<b />
还能和他换命!<b />
胥吏们猛然惊醒过来,一咬牙,跟着秦和持着棍棒围了过去。<b />
秦和更是拿出了他一直系在腰间的一把朴刀。<b />
他带着人步步紧逼。<b />
“尔若束手就擒,或可免皮肉之苦……”<b />
“不然……”<b />
“不然怎样?”对面的太学生笑了起来。<b />
他拿着手中剑,从容的面对着眼前的胥吏,眼中满是不屑。<b />
想他宗泽,从小跟着父兄务农,在田间地头就练出来一身蛮力。<b />
十二三岁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宗家出个少年郎,未及弱冠,就能肩挑三百斤,手提百斤。<b />
十四岁后,父兄带着他举家搬到家乡的廿十三镇上,在廿十三镇,他开始进学,学到了圣人的经义与诗书。<b />
同时,他也听说了,国家内忧外患,于是立志要当大丈夫,效仿先贤,为国出力。<b />
而要为国出力,不仅仅要读圣人书,还得会弓马骑射。<b />
于是,他又在镇上,寻访曾在军中当差的人,与他们求教武艺、弓马。<b />
十八岁后宗泽辞别父兄,开始了他的游学生涯。<b />
此后数年,他游历四方,增长见识,拜谒学者,求知若渴。<b />
直到他被明州知州陈睦赏识,一纸荐书,让他入了太学。<b />
在那之前,宗泽在游学路上遇到过英雄好汉,也碰见过伪装成英雄好汉打家劫舍的厢军。<b />
而他从未吃过半点亏!<b />
甚至还曾手刃过好几个被官府通缉的强人!<b />
所以,他是真正见过血,和人正面厮杀过的。<b />
不是秦和这等,平日仗着身上的公服,威压百姓,恃强凌弱的泼皮可比!<b />
于是,当宗泽仗剑迎上秦和等人后,结果毫不意外。<b />
不过一刻钟,官道上就横七竖八的躺着四五个差役。<b />
剩下的人,都已经丧胆,瑟瑟发抖的看着他:“真是强人啊啊啊……”<b />
他们满眼惊恐,看着面前的儒生,如同看到一个魔鬼。<b />
比是都说儒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吗?<b />
眼前这个儒生是什么情况?<b />
他到底是太学生?还是商洛群山里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啊?!<b />
宗泽看着这些人,摇了摇头。<b />
他将剑收起来,不再管他们,径直走向那个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商贾。<b />
宗泽蹲下身子,伸手探了探对方的鼻息。<b />
已经是没有气息了!<b />
他叹息一声。<b />
然后,宗泽看向四周。<b />
那些被胥吏们扔的满地都是菜叶子,打烂了,流满了车身的鸡蛋,还有那辆钉着了各种大大小小木板的破旧驴车。<b />
他已经差不多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b />
这样的事情,宗泽走南闯北,听人讲过无数回了。<b />
尽管如此,但直面这样的惨剧,他还是动容不已,更是莫名想起了石壕吏的诗句。<b />
宗泽看着身前的可怜人,忍不住问着自己。<b />
这是谁家的儿子?<b />
又是谁的兄长?<b />
谁的丈夫?谁的父亲?<b />
他的父母兄弟妻儿,定在家中挂念着他吧?!<b />
而吾乃是太学生!<b />
是圣人的学生,是圣人的弟子,更曾受官家勉励。<b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b />
士大夫,遇到这种事情,绝不能坐视不理!<b />
所以……<b />
这事情,他管定了!<b />
哪怕把官司打到大理寺,他也要为这个素未相识的陌生人讨回公道!<b />
当今天子圣明,朝中更是众正盈朝,君子济济,想必也定不会容忍这种事情!<b />
这样想着,宗泽站起身来,看向前方。<b />
方才还在的那几个胥吏已一哄而散,不知跑去了哪里。<b />
只有地上的伤者在挣扎着惨叫。<b />
宗泽看向那些在围观的人群,拱手问道:“敢问诸位父老,陈留县县衙在那个方向?”<b />
……<b />
“大家……大家……”<b />
睡梦中的赵煦,听到有人在喊自己。<b />
他睁开眼睛,看到了狄蔷那张,宛如凝脂,没有半点瑕疵的俏脸。<b />
她似乎有些紧张,宛如桃般的眸子,在和赵煦的视线撞上后,立刻就垂了下去,不敢再直视。<b />
“什么事情?”<b />
“石都知星夜乞见……”狄蔷柔声说着。<b />
“石得一?”赵煦坐起来,狄蔷连忙将一件袍子,披到他身上。<b />
“出事了?”赵煦问道。<b />
狄蔷低着头道:“臣妾不敢问……”<b />
向太后调教女官,是很有一手的。<b />
在她的亲自教育和监督下,赵煦身边的三女以及其他女官,一个个都是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行差踏错。<b />
“哦!”赵煦起身道:“叫他进来说话吧!”<b />
“诺!”狄蔷盈盈一礼,然后转身对着一个矗立在寝殿一角的老女官说了一声。<b />
那老女官从墙脚出现,对着赵煦拜了拜。<b />
然后就领着殿中的宫女、女官以及狄蔷,退到了帷幕外。<b />
而赵煦站起身来,走到寝殿门口,看向放在门口的那座漏刻。<b />
“子时三刻了呀!”他轻声说着,皱起眉头来。<b />
这个时候,石得一忽然求见,想来应该是发生了大事了!<b />
过了一会,石得一的身影,出现在帷幕前。<b />
“入内内侍省都知臣得一给大家问安!”<b />
“朕安!”赵煦道:“都知进来说话吧!”<b />
“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