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好心好意的帮故主正名!<b />
纯粹是做好事。<b />
所以,哪怕辽国耶律家的嫡系死绝种了。<b />
辽国的法统,也轮不到赵煦将来的子孙继承。<b />
除非,赵煦肯让自己的孩子姓耶律。<b />
但这是不可能的。<b />
孩子跟母姓,那赵家成什么了?<b />
耶律家的赘婿吗?<b />
赵煦自己肯答应,天下人都不会答应的。<b />
赵煦真正的目的只是想要在国际上造出‘宋辽同盟’的热点。<b />
宋辽一旦出现同盟的迹象,至少在吐蕃方向,胜过十万雄兵。<b />
同时,在西域方面,大宋也有了抓手。<b />
两者相加,至少可以节省一千万贯以上的军费。<b />
至于娶?<b />
当然是可以的。<b />
但要讲方法、方式。<b />
假若是辽国嫁公主,那大宋朝野,肯定反对。<b />
但若反过来,是辽国有求于大宋,所以送公主入朝,充大宋天子宫室。<b />
士大夫们就不会太大反对意见。<b />
甚至有些人还会高兴。<b />
……<b />
江宁城,保宁禅院。<b />
季夏的阳光,很是炽热。<b />
王安石站在禅房门口,听着房中的琴声。<b />
一席素衣的他,轻轻吁出一口气。<b />
他从琴声中,听到了哀切,也听到了孤寂。<b />
良久之后,琴声终于停了下来。<b />
王安石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推开了禅房的门。<b />
他看到了,他的女儿,穿着白色的褙子,背对着他,坐在禅房内,望着窗外。<b />
王安石走上前去,看到了自己女儿脸上,已是满脸泪痕。<b />
这个昔年惊才绝艳的才女,如今,已被她的婚姻折磨的不成人样,再也看不到当年在闺阁时的浪漫与开朗,只剩下了悲切与伤心。<b />
“鹊娘……”王安石唤着女儿的小名。<b />
“父亲大人。”王舒儿起身,盈盈一礼。<b />
她是王安石在舒州为官时所生,所以就取名:舒。<b />
小名则是因为出生那天,门外有着喜鹊出现。<b />
皇佑三年出生的她,其实今年也就三十五岁。<b />
但人却憔悴的,好像四十多一样。<b />
王安石看着爱女的样子,心中也是很心疼。<b />
“鹊娘以后都可以舒心了……”王安石从自己怀中取出了一张纸,递了过去。<b />
“这是汝姑亲笔所写,吴安持签押的和离书。”<b />
“只消汝在此书上签字,从此汝不再是吴氏妇,重新变成为父的女儿了。”<b />
王舒儿看着被送到她面前的那张薄薄的纸。<b />
她的手颤抖起来。<b />
嫁给吴安持十几年,她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b />
哪怕是新婚时期,也是如此。<b />
丈夫对她总是冷着脸,舅姑和妯娌们更是对她百般刁难,哪怕她怀孕、生子,也是如此。<b />
在吴家,她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脸。<b />
但现在,当她看到那张写着:和离书的纸时,却迟疑了起来。<b />
“父亲……”她看向自己的老父亲,清减、消瘦的身体。<b />
“您付出了什么?”<b />
她已经不再年轻也不再天真。<b />
当然知道,吴家人素来是有便宜要占,没有便宜就要想办法创造便宜占。<b />
去年,先帝驾崩,吴家人就立刻上书朝廷,竟让姑(婆婆)上书两宫,以家贫无钱,不能偿还的名义,请求朝廷免除舅公(吴充)在世时积欠国家的绝产钱。<b />
这就是纯粹的不要脸了。<b />
而吴家人得逞了,没几天,太皇太后就下诏免除了吴家挪用和挤占的那些钱。<b />
现在,吴家既拿捏着她的婚姻,又岂能不趁机卖个好价钱?<b />
这是她所不愿意看到的。<b />
老父亲已经老了。<b />
而且现在当政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本就看老父亲不顺眼。<b />
这个时候老父亲若上书请求点什么,两宫恐怕都会趁机要挟、拿捏甚至故意羞辱他。<b />
怎么能让父亲为了自己,而去受那些气,吃宫里面的羞辱?<b />
王安石笑了一声,道:“鹊娘,为父什么都没有做。”<b />
“只是让吴家人知道,若不和离,那么,吴家人的仕途全部都会受影响。”<b />
“这不,前些时日,吴安时改官的时候,被吏部侍郎王子韶,以‘资序未足,磨勘未够’为理由驳回……”<b />
这是上个月月底的事情。<b />
也是王子韶走马上任礼部侍郎后做的第一个事情——直接在合法程序上,卡主了吴家人的上升通道。<b />
“另外,陆佃在上个月,在太学之中,将几个吴家族人从上斋之中予以除名。”<b />
陆佃现在主持太学。<b />
而太学的上斋,都是准进士。<b />
一下子被陆佃,从上斋除名,等于那几个吴家族人,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一朝尽丧。<b />
王舒儿听着,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老父亲。<b />
“大人……这是您……”<b />
王安石摇摇头:“老夫早已致仕,哪里还有这么大的面子?”<b />
王子韶也好,陆佃也罢。<b />
平日里,尊敬他几句,喊他一声‘王公’、‘介甫相公’,就已经很给面子了。<b />
官场上素来如此。<b />
人去茶凉,人走政息。<b />
真以为别人是他提拔的,就会听他的?<b />
再说了,如今已是新君在朝,两宫听政。<b />
哪里还有人肯给他这个老头子面子?<b />
王舒儿问道:“那这是……何缘故?”<b />
王安石道:“只能是少主看在老夫在先朝还有几分功劳的面子上,授意的别人……”<b />
“啊!”王舒儿惊了。<b />
“官家连这种事情也管?”<b />
她根本不敢相信。<b />
王安石道:“老夫起初也不信。”<b />
是啊,一开始他也不敢相信!<b />
从吴安持被送进了太学,到爱女被吴家人逼着回江宁,来他面前求情,想让他出面上书朝廷捞人。<b />
王安石都没有想到,皇室会下场干涉大臣子女的婚姻。<b />
所以王安石也只能将女儿留下来,希望借此逼着吴家人来江宁和他谈判。<b />
即使如此,王安石也不能确定吴家人会服软。<b />
但……<b />
王安石怎么都没有想到,在汴京城里,一股由新党大臣组成的势力,开始了对吴家人的全方位围剿。<b />
从吏部到太学。<b />
管着大宋天下官员、太学生前程的这两个关键性部门,开始了对吴家人的打压。<b />
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打压。<b />
吴家根本招架不住。<b />
而偏生,无论是王子韶还是陆佃的差遣,都是当今亲除的。<b />
所以,除了那位少主,还有谁能指挥的动王子韶和陆佃?<b />
“签了吧!”王安石对着爱女说道:“从今以后,就在为父身边……”<b />
“你的嫁妆,吴家人也准备好了,会逐次派人送回来。”<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