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元年六月丙申(初十)。<b />
一大早,大宋的勋贵外戚武臣们家里的命妇,就开始络绎不绝的入宫。<b />
这些命妇们都带着一个或者两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姑娘。<b />
两宫看的,眼睛都挑花了。<b />
于是,都笑了起来。<b />
“太后,这许多的小娘子,可都是冲着官家来的呀……”太皇太后隔着帷幕,见着这盛况,非常高兴,对向太后问道:“太后可有中意的?”<b />
向太后摇摇头,道:“奏知娘娘,新妇素在宫中,鲜与外廷往来,与诸勋贵外臣家的女儿,并不了解……”<b />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更盛了。<b />
她的权力欲很强,控制欲自也差不到哪里去。<b />
自然,很想主导着这个宫里面的事情。<b />
至少,想要在未来的后宫里,拥有足够的发言权。<b />
文彦博的孙女,延安郡君文熏娘,虽然乖巧懂事,甚得她喜欢。<b />
可是……<b />
文熏娘终究是士大夫家里教出来的女儿。<b />
自然与向太后更亲密。<b />
很多细节上,都能表现出来。<b />
比如说,文熏娘去保慈宫的次数更多。<b />
也比如说文熏娘在日常会喜欢读书、写字。<b />
这就多少有些不美了。<b />
太皇太后轻笑着,道:“不瞒太后,老身在今日入宫的这许多小娘子中,还是有几个比较了解的。”<b />
“比如说,故眉州防御使孟元的孙女孟氏,就是老身看着长大的。”<b />
提起孟氏女,太皇太后的脸上就洋溢起了止不住的笑容。<b />
那個小娘子,她是真喜欢!<b />
性格温柔,为人恬静,年纪虽小,却非常懂事。<b />
最重要的是——她是太皇太后看着长大的。<b />
其出生后,就被送到宫里面,给她瞧过。<b />
连小名都是太皇太后金口所取。<b />
简直就和亲孙女一样!<b />
没办法,孟氏之母,华元郡君王氏是这位太皇太后的干女儿。<b />
这是当年,还在濮王邸的时候,就认下来的。<b />
刚好,孟氏女年纪也只比官家大三岁。<b />
女大三,抱金砖。<b />
太皇太后觉得很合适。<b />
正好,荥阳郡王曹佾也上表推荐了孟氏女。<b />
这让太皇太后很开心。<b />
曹佾,是勋贵外戚的代表。<b />
他推荐了孟氏女,自是意味着勋贵们不会有意见。<b />
所以,孟氏入宫就剩下最后的障碍了——向太后。<b />
毕竟,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 />
而向太后是官家嫡母,母子感情又极为亲密。<b />
向太后却是皱起眉头。<b />
“娘娘……”她轻声笑了笑,勉强维系着一个媳妇在姑前该有的体面:“孟家的门第,是不是有些?”<b />
孟家和这位太皇太后的关系,向太后当然知道。<b />
王广渊的外孙女太皇太后的干女儿所生嘛。<b />
不然,王氏的华元郡君诰命怎么来的?<b />
难道还是靠她那个在汴京城里混吃等死的丈夫?<b />
只能是太皇太后的恩典!<b />
可问题是——孟家已经衰微了!<b />
孟父孟在为,现在只是一个閤门邸候而已。<b />
而大宋历代皇后,都是什么人家?<b />
真庙的元后章怀皇后,出自大名府潘氏,乃父就是国朝名将潘美。<b />
仁庙的元后郭氏是平卢节度使郭崇之女。<b />
便是英庙,当年还只是团练使的时候,就蒙了仁庙恩典,指婚了如今的太皇太后。<b />
而太皇太后,出身亳州高氏。<b />
乃祖就是国朝名将高琼!<b />
至于她这个太后,更是出生于国朝宰相之后。<b />
怎么,到了六哥这里,皇后备选居然出身一个小小的防御使?<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