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和赵煦说话,几乎都是公开进行。<b />
只是不让外人在场罢了。<b />
而都堂宰执其实也都明白了,石得一和他的探事司,就是赵煦的耳目。<b />
就连两宫也都知道此事。<b />
向太后是支持都来不及,而太皇太后则是不反对。<b />
毕竟,石得一本就是先帝的大臣,探事司本来就是皇帝的耳目。<b />
现在赵煦只是拿回他自己的东西而已。<b />
谁敢反对?谁敢质疑?<b />
难道还有人想着,不让天子执掌权力?甚至让天子变成睁眼瞎?<b />
当然了,赵煦知道控制度,不会做那些真正刺激士大夫们敏感神经的事情。<b />
很少让探事司去监视大臣,只是搜集些公开的情报,同时统计一下汴京各处物价,接着有选择的将其中一部分刊登到汴京新报上。<b />
让所有人都能共享这些信息。<b />
既便民,同时也方便引导朝野舆论,同时给将来亲政打好基础。<b />
石得一还要再说些什么,冯景就带着通见司的人来了。<b />
一封宰执表章,送到了赵煦面前。<b />
赵煦打开一看,立刻笑了起来:“章子厚啊……”<b />
“去问一下,看看章卿明日何时有空?”<b />
“朕就在崇政殿中召见他!”<b />
“去吧……”赵煦下意识的挥手。<b />
无论是石得一还是冯景,都在这个刹那楞了一下。<b />
这么久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主君在见到一个大臣上书后,笑的这么开心的。<b />
赵煦也止住笑声,恢复严肃的神色,想了想,他就又笑起来:“还不快去!”<b />
心中虽然多少遗憾。<b />
可这种事情,它不听指挥啊,都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了。<b />
在殿上赵煦还能控制住自己,可私下的时候,他就松懈很多了。<b />
自然很容易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态度。<b />
不过,无所谓!<b />
说不定,还可以利用这个事情,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神秘属性。<b />
皇帝首先要忽悠的,就是他身边的人。<b />
而这也是最难的——朝夕相处,再笨的人,也都能摸到一点你的喜好,何况这些内臣都是人精,察言观色的技能点满了的人。<b />
这个时候,就需要表现出让他们摸不着边的一些特点了。<b />
冯景和石得一都忍着好奇心,乖乖的退下去。<b />
只不过,在出了福宁殿的内寝,两人就都对视了一眼。<b />
“大家,对其他大臣,好像从未有过如同今日这般轻松的模样?”石得一低声说着。<b />
冯景低下头去,根本不敢说话。<b />
他甚至得赶快让自己忘掉刚刚所见的一切。<b />
不然,惹了大家厌烦,搞不好就要扫地出门。<b />
张茂则的教训,更是让他胆战心惊——现在谁还不清楚,那位大内重臣的下场?<b />
太皇太后也只是顾及颜面,才说他是上表告老,去给慈圣光献和仁庙守陵了。<b />
石得一看了一眼冯景的谨慎模样,知道这个人和李舜举一样,都是那种胆小的人。<b />
也就不再和他说话,而是转头就去都堂了。<b />
注:续资治通鉴长篇十月丁丑条目记载泾原路、环庆路都有报告西夏大旱无雨,麦不出苗。<b />
也记录了温溪心的上报。<b />
不过,宋朝这边,并不想出兵,也不可能出兵——人家国丧,哪怕神宗在也不可能出兵的。<b />
哀兵可是很恐怖的东西!<b />
主角就更不会了,这个时候出兵,等于帮西夏人团结。<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