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将表章写完,便命官吏送去给其他宰执看。<b />
这是必须的流程,也是如今都堂的潜规则——宰执主动求对,必须得到所有其他宰执同意。<b />
否则……<b />
人家就会怀疑你是告黑状了。<b />
这是有先例的:真庙驾崩后,章献明肃垂帘听政,宰相丁谓权倾朝野,章献明肃欲除之而后快,却苦于找不到支持的宰执。<b />
这个时候,次相王曾看到了机会,就找了个借口,请求留对。<b />
丁谓没有防备,王曾抓住这个机会,告了丁谓黑状。<b />
然后……<b />
权倾朝野的丁谓就这样倒台了。<b />
很简单吧?<b />
但这就是权力运转的奥妙所在。<b />
也是异论相搅的妙用。<b />
确保朝堂不是某人、某派的一言堂。<b />
让皇帝随时都可以罢免宰执!<b />
章惇写的表章,送到都堂各位宰执手中,诸位宰执看了,心领神会,于是都在表章上签押。<b />
等表章送回章惇手中,他检查了签押,确认无误后自己也签押其上。<b />
这样,他就不是自己请求独对了。<b />
而是代表宰执们,向天子陈述国事。<b />
不过,这样一来,起居郎就必须在场,记录一言一行了。<b />
……<b />
赵煦回到福宁殿,睡了午觉,然后就起来开始准备功课。<b />
“大家……”石得一来到他身后,禀报着:“臣在枢密院查清楚了……”<b />
“沿边各路,自七月之后,一直有着断断续续的报告……”<b />
“嗯?”赵煦问道:“都报告了些什么?”<b />
“西贼境内大旱无雨,麦不出苗……”石得一低声汇报着。<b />
“此外,青唐邈川大首领温溪心,也有报曰:七月以来,西贼大旱无雨,人畜饥饿已急!”<b />
赵煦笑了起来:“善!”<b />
原因找到了。<b />
真的发生了大规模天灾!<b />
而且,影响范围恐怕很大。<b />
“对了……”赵煦想了起来:“那个温溪心,似乎就是上个月亲至熙河朝觐佛牙舍利的那位大首领?”<b />
青唐吐蕃,又称青唐六部。<b />
所以一共有七位大首领,六部首领各自一个,唃厮啰的子孙一个。<b />
此人和唃厮啰有着血海深仇——其父乃是温逋奇。<b />
就是那个和李遵立一起拥立唃厮啰,想学司马懿结果玩脱了,被唃厮啰利用赞普身份反杀的那个青唐吐蕃的豪强。<b />
温溪心和唃厮啰有杀父之仇,自然矢志于报仇。<b />
所以,他一边向大宋靠拢,同时也和西贼眉来眼去。<b />
此人的行事风格素来就是——谁帮我报仇,我就给谁卖命。<b />
算是青唐六部里的反唃厮啰代表。<b />
当初宋军西征,擒获木征兄弟,温家就没少帮忙提供情报甚至带路。<b />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温溪心最后还是死在了阿里骨手中。<b />
“派人去熙河路,告诉两位国亲,温溪心下次再来,替我问一句,有没有兴趣来汴京朝拜汉家阿舅!?”<b />
赵煦在听石得一提起温溪心,然后回忆起这个人和他的下场后。<b />
赵宋官家的血脉天赋就已经发动——异论相搅,怎么可以只在自家朝堂上搅?<b />
要勇敢的去别人家搅。<b />
青唐吐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b />
石得一楞了一下,然后迅速点头:“臣明白了!”<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