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911.竹沥粥<b />
材料备齐。<b />
林壤明开始处理食材。<b />
首先是猪肚。<b />
一边做,还一边讲解。<b />
“做猪肚汤,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洗猪肚。”<b />
“先用清水,将表面污垢洗净,然后把它翻开,里面也要冲掉,特别是内部这层粘液,还有褶皱里的脏东西。”<b />
“接着再用面粉,涂抹揉搓,要用点力,把残余的粘液都搓掉。要一直搓到没有异味,且干爽不粘手。”<b />
“面粉冲掉后,再用盐,再搓一遍。”<b />
“第三遍是白醋,里里外外都要搓到。”<b />
“三遍弄完之后,拿水冲洗干净,再仔仔细细看一遍,如果有残留,那就再来一次。”<b />
“接下来焯水,焯水的时候加些料酒和姜片,一是去腥,二是将内部残留的血水焯出来。”<b />
“血水干净了之后,捞出来过凉水。”<b />
“看见里面这层白膜没有,这时候已经分离了,拿刀背,仔仔细细的刮干净,一点都不留。”<b />
“然后再冲洗一遍,就算洗干净了,可以切了。”<b />
“切条、切片都可以,看个人习惯,我比较喜欢切条,夹着方便……”<b />
他还开了个小玩笑。<b />
处理猪肚是真繁琐啊。<b />
电视机前的各家庭掌勺,又拿起了笔记。<b />
猪肚处理完剩下的就简单了。<b />
陈皮和莲子先泡发上。<b />
天麻放上厨房秤,只取五克,这天麻劲大,多了容易补大。<b />
美味菇,则是洗净后简单切成厚片。<b />
这几样材料很快处理完了。<b />
但是,有一位评委感觉不对劲,开口问道:“林师傅,我印象中,猪肚汤还要加山药、勾起、红枣、党参等等,您选的食材怎么就只有这几种啊?”<b />
林壤明笑道:“药膳一道,也要讲究君臣佐辅,咱们这回用的是这么好的天麻,自然是做专不做多,只从脾胃着手,以免主强臣弱。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养血安神、山药生津益肺,党参补中益气。这些就不取了。”<b />
最后还补充道:“当然,如果家里做,用不到如此好的材料,那想加什么都可以。”<b />
原来药膳还有这些讲究,观众们刚放下的笔记又拿起来了……<b />
——<b />
天麻猪肚汤处理完材料,就已经完成了大半。<b />
剩下的就是依次将材料放进砂锅炖煮即可。<b />
这猪肚足够大,而且已经处理过,留着就不新鲜了。<b />
所以林壤明找了个大肚子砂锅,炖了好大一锅。<b />
这边坐上砂锅,擦了擦手。<b />
林壤明忽然闻到从边上传来一股扑鼻香气。<b />
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师傅将粥锅掀开,伸勺子在锅里缓缓搅动。<b />
香气是从粥锅传来的。<b />
“这米确实香啊。也挺好煮,米已经煮开了”林壤明赞叹道。<b />
这绿米熬粥时散发出的是那种带着草木清香的米香,跟纯大米香还不太一样,不过也很好闻。<b />
林壤明本还以为绿米煮出来的粥会变成绿色呢。<b />
结果没有,粥还是清亮的颜色,没有染绿。<b />
反倒是绿米的颜色变淡了一些,膨胀开在粥锅里浮浮沉沉。<b />
煮出来的粥米油好像略少,属于偏清新感的。<b />
跟竹沥很搭啊。<b />
林壤明这还在分析呢。<b />
身后四位老饕已经要忍不了了。<b />
他们今天早晨出来本是要吃早饭。<b />
先坐了四十多分钟车。<b />
看食材,看处理猪肚,又快一个钟头。<b />
眼看着到中午了,他们可还一口东西没吃着呢。<b />
这再被香味一勾,饥火和馋虫混在一块从胃里往上翻,嘴里口水哗哗流,煎熬啊。<b />
“徐师傅,粥已经好了吧。”再不开口问,肚子叫起来就该失态了。<b />
徐师傅点点头,“差不多了,这就加竹沥。”<b />
竹沥粥的竹沥,是后加的。<b />
帮厨已经将竹沥过滤好了,现在已经没有浮浊物,盛在盆子里一眼见底,颜色澄清透亮。徐师傅没有直接往锅里倒。<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