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惊天大消息,王朗震惊之余,仿佛抓住了关键点。<b />
“黄巾乱贼势大,那留在吴县岂不是更加糟糕?”王朗反问道:“丹阳郡怕是难以久持,难道黄巾不会朝吴郡侵犯而来吗?”<b />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b />
金山自信笑道:“您放心吧,黄巾乱贼打不过来。”<b />
“我这个侄儿…”金山满脸骄傲,随即意识到说错话,改口道:“您不用担心金太守的武略。”<b />
“四年来,大大小小十余仗,金太守还未曾输过!”<b />
“区区十万乱贼而已。”<b />
王朗大喜,心中杂乱的念头连成片,他似乎发现能够变相上任的途径!<b />
“我想见豫章郡守一面。”王朗行礼道:“我有一份天大的功劳要送给金太守!”<b />
“请您务必要帮这个忙!”<b />
金山很为难,不知道该答应还是拒绝。<b />
王朗看出来了,劝道:“您放心,我说的这件事绝对是真的,我以我的名誉发誓!”<b />
金山不再犹豫,肃然起敬道:“请您跟我来!”<b />
…<b />
乌程县。<b />
每隔一天,金茂都能接收前线最新战况,不过都是七天前的消息。<b />
最近的一次战况,祖郎派潘临领三万青壮进攻丹阳郡,他自己则率领七万青壮攻击庐江郡。<b />
丹阳郡还没什么问题,庐江郡就惨了,陆康一退再退,最终双方在巢湖激战。<b />
可双方悬殊的兵力,陆康可能支撑不了太久。<b />
这个时候,金茂既想出击,又不想出击。<b />
如果丹阳、庐江两郡太守发来求救信,金茂不得不出击。<b />
不想出击的理由很简单,借祖郎的手清理一遍丹阳、九江、庐江三郡的豪强大族。<b />
等将来他接手的时候,就没那么多麻烦事,百姓少点没关系,田地在就行。<b />
算算时间,现在到了四月底。<b />
过去了大半个月,金茂送给老丈人的信应该快到了,只要一切顺利,扬州刺史的任命就到手了。<b />
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清剿,顺便占领并消化扬州全境。<b />
完美!<b />
至于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金茂只能说声抱歉,他并非圣人,胸怀宽阔到容纳天下。<b />
只要不是他治下之民,他都不想管。<b />
因为他要为治下之民负责,因为乱世就是这样,他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去阻止一切。<b />
这天。<b />
看到金山带着王朗过来,金茂心中“咯噔”,暗想:“王朗不会那么厉害吧,把大伯都给洗脑了?”<b />
要是这样,还真不能放王朗走!<b />
“见过豫章太守。”王朗恭敬行礼,他一路走来看到的军容确实很强,不由地坚定心中计策。<b />
金茂回礼,问道:“王太守不去会稽郡上任,找我何事?”<b />
王朗无力吐槽,表面却十分恭顺道:“我听说新任扬州刺史陈温和新任九江郡守服虔,日前殉国,可有此事?”<b />
金茂点头道:“确有此事。”<b />
“恭喜金太守!贺喜金太守!”王朗笑道:“您升任扬州刺史的时机到了!”<b />
金茂听不懂,道:“王太守还请明说。”<b />
王朗继续笑着说:“我愿以会稽郡守之名,联合丹阳郡守周昕、庐江郡守陆康,推举您暂代扬州刺史之职!”<b />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有我三人作保,您就能安心平叛。”<b />
金茂双目有神,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保险起见,还需要加点料。<b />
“我何尝又不想平叛,可我身为豫章郡太守,不能擅离岗位,实属无奈。”<b />
王朗心中不屑,说的可真好,您要不要看看脚下是不是豫章郡土地?<b />
金茂郑重其事地说道:“所以,还请您务必走一趟庐江郡,得到陆太守的许可,我才敢出兵啊。”<b />
“这…”王朗怎么也没想到还要深入敌后,他犹豫了。<b />
金茂早有准备:“您放心,我的军队不止善于山林战斗,水上也十分擅长。”<b />
“此行,我会派遣军队在水面上为您护航,直到平安抵达庐江郡。”<b />
王朗这才展眉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b />
名士讲话就是好听。<b />
实际上,走水路,这是戏志才和金茂推演多日得出的最佳平叛路线。<b />
祖郎这十万人中一半都是来自丹阳县山越,现在这些人都在九江郡飘着。<b />
一旦金茂能控制长江,切断丹阳山越回家的路,久而久之,祖郎内部肯定会发生内乱。<b />
到时候,就是出击的最好时机。<b />
不然,以金茂这一万三千多人,要是正面对抗,肯定要损失惨重。<b />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战役,金茂还从未打过,总怕有失误的时候。<b />
若一旦失误,那就是万劫不复。<b />
所以,控制水路是最佳方案,进可攻退可守。<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