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一次率领五千水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b />
上一回,水军选拔,四位武将分别是黄盖、周泰、蒋钦、杨林。<b />
黄盖为主将统筹全局,周泰为大副统帅刀盾手,蒋钦为二副统帅艄公,杨林为三副统帅弓弩手。<b />
水战中,刀盾手主要职责接舷战以及保护弓弩手。<b />
艄公控制船只进退,弓弩手为主要火力。<b />
黄盖、周泰、蒋钦三人都精通水战,但周泰、蒋钦二人对于黄盖都不怎么服气,认为他俩也能当。<b />
杨林未参军前,世代都是猎户,虽说水战射击还不怎么懂,但其他三人对他的任职没什么异议。<b />
所以,金茂综合考量之后,黄盖、周泰、蒋钦三人职位暂任,等这一战打完,谁功劳最大就谁当主将。<b />
也就是说三人是竞争关系,只是在这一战需精诚合作,不然,谁捣乱金茂就斩了谁。<b />
军法不是儿戏,战争更不是!<b />
周泰、蒋钦二人,心里对黄盖再不服气也得忍着。<b />
五月初二。<b />
黄盖接到命令,今日出发,前往长江清剿江面,以保证航道畅通。<b />
黄盖是第一次指挥五千人的战斗,很多不懂的地方,这些天一直在看,金茂给他写的带兵心得。<b />
这可把周泰、蒋钦二人羡慕坏了。<b />
因为大兵力作战,正是下一期军官培训班要上课的内容。<b />
黄盖一个新人,何德何能,竟能提前学习实践,这不公平!<b />
然而,有金茂的命令悬在头顶,二人不敢扎刺,却也等着看黄盖的笑话。<b />
“幼平,你说黄盖这老小子要几天才会出丑?”<b />
面对蒋钦的提问,周泰斜眼相待,好心提醒道:“主公有令,战时任何人不论任何理由,阻碍行军作战,斩立决!”<b />
“你小子嫌命长了,敢做小动作?”<b />
蒋钦讪讪道:“我又不懂调度,犯了错总不能怪到我头上吧。”<b />
“不懂就学!”周泰认真道:“黄公覆有书,不见得比我们没书的学的好。”<b />
“曾有虞仲翔,十三日令主公刮目相待。”蒋钦夸张道:“今有周幼平,百日令我刮目相待!”<b />
“滚滚滚!”周泰不耐烦道:“别妨碍我做事。”<b />
周泰来到码头,左边是九艘蒙冲战舰和一艘楼船,右边则是百艘运输船和五百艘小木船。<b />
蒙冲战舰每艘只能装载二十名艄公、三十名弓弩手和三十名刀盾手,就算这样,船内空间也很拥挤,一般时候,刀盾手都得跟艄公轮流替换。<b />
楼船大些,可以载三百名弓弩手、五十名艄公和二百名刀盾手。<b />
运输船分两层,下层载粮,上层载人,若是全运粮草能运载二百石左右,若是全载人则能运输百人,其中艄公二十人。<b />
也就是说,五千水军中至少有一千艄公,一千弓弩手和三千刀盾兵。<b />
实际情况,却是弓弩手不变,刀盾手跟艄公差不太多,这是金茂为了让水军行进快一些而做出的调整。<b />
小木船主要是为了运粮,以及在运输船损毁后替补运兵。<b />
百艘运输船都归周泰管,蒙冲战舰和楼船归黄盖管,小船归蒋钦管。<b />
从分工就能看得出来,黄盖负责当先锋开道,周泰负责中军管运动以及接战,蒋钦负责后勤。<b />
至于杨林,在先锋归黄盖管,在中军归周泰管,在后勤归蒋钦管,当然,主要职责不变。<b />
放箭!放箭!还是踏马的放箭!<b />
这也是大家伙对杨林没什么异议的原因。<b />
出征第一步,黄盖要将大小船只全都带上,总共五万石粮草要带往毗陵县。<b />
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整只水军便进入战时,一切行动按军法从事。<b />
一开始都还好,毕竟所有船只都在湖面上,只要看楼船旗帜在哪就不会掉队。<b />
等来到无锡,进入狭窄的河道,问题就开始不断出现。<b />
首要问题:统一调度或者说指挥!<b />
黄盖带着战斗队列在前方开路,速度很快,可运输船都是满载,速度哪能快得起来。<b />
在湖面上还好说,黄盖能通过肉眼观看各船进度,有掉队的就等一手。<b />
河道里,大船只能一艘一艘地走,小船也最多两三艘并排,六百多艘船得拉出二十多里长度,真正的见首不见尾。<b />
先头部队抵达毗陵后,才过两日,掉队的船只就高达一半!<b />
多数是在中途休息结束后跟丢,走错河道岔路口。<b />
幸好金茂早就料到这一情况,带后军沿着黄盖行进路线,沿途收拢,这才没酿成大祸。<b />
…<b />
曲阿县。<b />
金茂率队路过此地时,停留一晚,安营扎寨。<b />
虞翻便带大小官员前来拜见。<b />
双方见礼后落坐,虞翻看到王朗安坐,就忍不住愤怒道:“明公请斩王朗这个无耻老贼!”<b />
接着就将王朗来曲阿县的所作所为详细说了一遍。<b />
金茂似笑非笑地看向王朗道:“景兴,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b />
王朗不慌不忙地起身,行一礼,说道:“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