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井中阴泉<b />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以孚的‘守仁法’经常性处于破功的状态。<b />
起先破功了三两次之后他就决定懒得再炼回来了,毕竟总是还要再破的不是么?<b />
可是他意外发现自己重炼的次数多了以后,这重新练回来的速度就快多了……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快。<b />
这就让他来了兴趣。<b />
他觉得这就和玩游戏一样,只要有正向激励,他可以一直这么练下去!<b />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么练下去有什么用,总不能在战斗中随意切状态……吧?<b />
不过这一个月走下来,许多村子的情况令他感到棘手,因为情况的确如孙正颌所说的那样,这里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b />
越接近囚室山,减产就越是厉害。<b />
而且这些村庄里的疫病都很厉害,虽然经过他的治疗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但他也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些村庄,毫无例外都是存在着水源问题!<b />
他多次解开‘守仁法’就是为了观察疫病的源头,可是每次都只是发现这些村子的水源中似乎存在着一些瘴毒。<b />
这些瘴毒并不浓郁,甚至一直都在挥发中。可无论是地面上的溪流小河还是底下的井水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这种问题。<b />
不过好消息是这瘴毒只需要把水烧开三分钟以上就能够祛除掉。<b />
所以赵以孚每到一处就要强调一下让百姓多喝开水。<b />
在这囚室山边缘倒是不用担心没有能源来烧水,毕竟山林茂密随时可以进山砍柴。<b />
就算因此受累一些也没办法,现在是水源污染的问题。<b />
“前辈,我看这不是件小事。”<b />
赵以孚看着身边的百衲道人说道。<b />
百衲道人也是神情慎重地点点头道:“水源污染,问题恐怕还出在了囚室山中。”<b />
“不行,我得要先行一步,去囚室山中查查问题根源。”<b />
赵以孚皱眉道:“这会不会太过莽撞?”<b />
百衲道人摇头道:“放心,我会先去囚室山找我那斜月宗的老友求证,想必那老友在囚室山中应该会知道什么的的。”<b />
赵以孚听了欲言又止,他有个很极限的想法:万一这些异常就是斜月宗造成的呢?<b />
可是他不能说这种事,只能对百衲道人说:“前辈万事小心。”<b />
“对了,这里有三枚破瘴丹还有十二枚解瘴丹,若是你在山中遇到了瘴气,问题不大一枚解瘴丹就可以解决,若是瘴毒严重则用破瘴丹解毒。”<b />
百衲道人感受着这些丹药中蕴含的灵气,感慨道:“好灵丹,多谢贤侄了。”<b />
说着他也将那《寰宇真数》还给赵以孚道:“这书还是放在你那里我比较安心,反正里面的东西我都记下了。”<b />
赵以孚也没推辞,将书接过放入自己衣袖。<b />
百衲道人随之长身而起,对他抱拳道:“贤侄,我们后会有期。”<b />
赵以孚也是起身抱拳然后一揖到底:“前辈,后会有期。”<b />
说着百衲道人转身就走,往囚室山的方向头也不回地走去。<b />
赵以孚心中稍稍有些感触,有分有合,缘起则聚,缘尽则散,这便是修者的人生吧。<b />
孙正颌在旁边看着虽然不太明白,但总算知道这两位都是在想办法要帮助这块凋零中的土地,便带着家人一同向远行的百衲道人作揖行礼。<b />
赵以孚道:“行了,下一个村子。”<b />
孙正颌点头,随后表情却又有些不那么好。<b />
赵以孚奇怪地问:“怎么了?”<b />
孙正颌道:“这个村子收不上税的原因和别的不一样。”<b />
“剩下的四个村子都是实在没什么人了,可是这个村子的情况是……他们有人,却都不愿意下地干活,愣是把地都给抛荒了。”<b />
赵以孚惊讶:“还有这种事?”<b />
孙正颌道:“我们边走边说就是了。”<b />
于是队伍再次上路。<b />
赵以孚也是听孙正颌说起了这个‘伍村’的故事。<b />
伍村其实原本就不怎么富庶,因为这里丘陵很多。<b />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里是两条山涧交汇的地方,渔业资源很丰富,在这里的百姓若是勤劳隔三差五都可以吃到鲜鱼,可以说是日子很不错了。<b />
可是现在,当赵以孚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副衰败的景象。<b />
房屋都是年久失修的样子,甚至屋顶上都长满了杂草。<b />
但里面还有炊烟升起来,就是说还有人居住。<b />
可是这里居住的人,怎么说呢……<b />
赵以孚硬要形容的话,只能说是‘穷得活该’。<b />
为何如此说?<b />
还是要从那年旱灾说起。<b />
那年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原本这种时候是要饿死一大批人的,可偏偏这个村子的百姓当年都过得很好。<b />
因为这村子的大户谢家一夜之间满门横死!<b />
而后就是个人性之恶如何慢慢绽放的故事了。<b />
村中的人一开始还感到很惧怕,可是随着旱情的延续,一些人就开始去谢家宅子里找东西吃了。<b />
而有人开了头,那自然后面就发展成了哄抢。<b />
谢家满门横死,那谢家宅门里的东西在村民们眼里就都成了无主之物,抢慢了可就都成了别人家的东西了!<b />
事情到这里还算是正常,甚至村民们因此还得到了度过旱灾的物资,甚至算得上是件好事。<b />
可是,总有一些人会在享受了不劳而获之后飞快堕落。<b />
来年旱情过去,有些人种了地有些人则没有种。<b />
而后没种地的在吃完老本以后会怎么办?<b />
已经抢过一次大户的他们再抢一次邻居好像也没什么……就算没抢,偷总行了吧?<b />
人的下限一旦被突破真就很难再回来了。<b />
于是一年年下来,越来越少的人还愿意继续自己种地,就算是种了,也是偷偷摸摸的不敢示人。<b />
这样这村子破落下来也就很正常了。<b />
赵以孚站在村口听完了整个故事,就有些无趣地说:“去,问问这村子里的人,还有多少愿意承认原本的地。”<b />
“认下的就保留地契继续收税,要放弃的就烧了地契。”<b />
对于这个村子他决定快刀斩乱麻。<b />
而在孙正颌去安排的时候,赵以孚自己则是踱步到了那幢就连房梁都被抽走了的宅院处。<b />
这里,已经只剩下残垣断瓦了。<b />
赵以孚平静地在这残垣断瓦间行走,当然没指望能捡到什么像样的东西,这里但凡有些像样的物件早就都被村民们搜刮干净了。<b />
赵以孚要寻找的,其实还是灵性。<b />
他觉得这里的人真是无辜横死,那么应当会留下些什么来。<b />
找着找着,他怀里依依倒是先露出了头来。<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