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评如潮<b />
5月9号。<b />
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欧洲三大里关注度最高的电影节,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b />
今年也不例外。<b />
“秦浩,别琢磨你那衣服了。”<b />
走红毯之前,秦浩不知道照过多少次镜子,凡是能反光的物件都被他用上了。<b />
领结、衣领都快被他摸破了。<b />
“导演,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呢?”<b />
瞧着云淡风轻的沈良,秦浩环顾四周道。<b />
“这里可是戛纳啊,欧洲三大!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在做梦。”<b />
“短片罢了。”<b />
沈良淡淡道。<b />
他不激动吗?<b />
废话!<b />
怎么可能不激动!<b />
他只是屏住了而已。<b />
别低头,因为王冠会掉。<b />
等到日后秦浩或者老张接受采访,当他们回忆起沈良在戛纳的气定神闲,到时候网友、影迷一听,逼格蹭的一下就立住了。<b />
什么叫面不改色!<b />
这就是!<b />
所以,绷住!<b />
装逼是人的第一驱动力!<b />
有逼不装,浑身难受,装这种事后逼,那更爽。<b />
酒,越陈越香。<b />
装逼也是如此,发酵、等待的时间越长,装成功的那一刻,越爽!<b />
没过一会,秦浩的兴奋劲也过去了。<b />
因为他们走红毯的时候,几乎是无人问津。<b />
此时内地虽然还没有掀起红毯热,但大陆之外的版本比较领先,蹭红毯的明星很多。<b />
那么多星光,谁会关注几个小透明?<b />
随便举个例子,戛纳电影节今年的开幕影片是《红磨坊》,主演是好莱坞影星妮可·基德曼。<b />
投资五千万美元的大制作,多引人眼球?<b />
不过,法国大师级导演戈达尔对此有不同意见。<b />
这位老爷子亲自下场,怒喷戛纳组委会。<b />
喷戛纳跪给了资本!<b />
《红磨坊》这样的纯商业歌舞片,它配得上开幕影片吗?<b />
配不上!<b />
今年上《红磨坊》,明年是不是要上《黑衣人2》了?<b />
后年呢?<b />
上《哈利波特》?<b />
向资本妥协,简直是戛纳电影节的耻辱,法国的脸都让你们这些后辈丢尽了!<b />
戈达尔敢下场,那是因为这位老爷子咖位非常大。<b />
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影响了好几代大师级导演,如此重量级的人物下场,逼得戛纳官方不得不下场‘辟谣’。<b />
但,媒体、电影人的质疑声一直没有减少。<b />
很多人都对今年的选片不太满意。<b />
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吗?<b />
没有!<b />
入围戛纳主单元的23部竞赛片放映之后,没有一部能赢得观众的掌声和欢呼。<b />
在每日发行的《场刊》打分环节,第一周放映的十几部电影,连一部超过2.6分的电影都没有。<b />
“令人失望的一届电影节!”<b />
“全面败退的一年!”<b />
“今年的金棕榈应该颁给弗朗西斯·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年金棕榈奖电影)!”<b />
“青年电影人全军覆没,金摄影机奖(最佳新人导演)评选建议取消!”<b />
“……”<b />
直到第二周短片竞赛单元开启,情况发生了变化。<b />
《刷车》是今年短片竞赛的开幕影片。<b />
短片的关注度,远不如长片。<b />
所以,《刷车》被安排在了电影宫三楼的巴赞厅,一间350人左右的放映厅。<b />
虽说巴赞厅面积不算太大,跟上千人的德彪西大厅、卢米埃尔大厅没法比,但三百多人的厅,也不算太小。<b />
短片放映前,一些华语电影人提前来到现场。<b />
捧个场嘛。<b />
候孝闲、杨德倡都来了,杨德倡虽说是戛纳竞赛单元评委,但短片评委和长片不是一批人。<b />
不影响评分。<b />
接着,刘晔和胡君以及国际章一起出现在巴赞厅。<b />
然后。<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