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平安夫人<b />
薛绥抿了抿唇,并未吱声。<b />
转眼,李肇的脸庞已近在咫尺。<b />
“怎么不吭声?你怎么说的?”<b />
他的五官线条凌厉,仿若刀刻一般,高挺的鼻梁,衬得眉骨之下那一双深邃的眼眸,明明含着浅浅笑意,却无端透着几分恶劣。<b />
薛绥:“我说,院子里不知从哪儿窜来一只野狗,我好心备了肉食喂它,哪晓得它竟不知好歹,吃饱喝足后,突然扑上来咬我,我一时没有防备,嘴唇便被它咬破了……”<b />
她语气平静,说得煞有介事。<b />
李肇听一句,脸色黑一分。<b />
再听一句,脸色越发阴沉难看。<b />
“李桓肯信?”<b />
薛绥恭敬地答道:“端王不如太子多疑。”<b />
“薛平安!”<b />
李肇紧盯着她,仿若被人触及逆鳞。<b />
片刻后,他理了理袍服,索性在她身侧坐了下来。<b />
“孤可没有吃饱喝足……”<b />
他声音醇清,带着几分戏谑调侃。<b />
那促狭的笑意里,薛绥敏锐地听出几分危险和意味深长……<b />
小昭离去时的眼神再次浮现在她的脑海。<b />
从前的李肇,不开这些玩笑。<b />
情丝引竟如此厉害?<b />
薛绥定了定神,默默吸口气。<b />
“殿下快些走吧,端王绝非等闲之辈,他当面说出那些话,说不定心底已有疑虑……”<b />
李肇随手拿起她放在枕头边的一个木雕,漫不经心地把玩着,“孤还怕他不起疑呢。”<b />
薛绥睨他一眼。<b />
那个木雕是一只小猫。<b />
薛绥闲来无事的时候,雕着玩的,还用砂纸耐心打磨过,被她盘得十分光滑。<b />
小猫笑容满面,憨态可掬。<b />
在男子的掌心里,颠倒转动,一张满是笑容的小猫脸,衬着李肇那张冷峻的面容,就好似一个落入魔爪里的无辜小生命……<b />
薛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b />
“我以为太子是个持重的人。”<b />
李肇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木雕,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直直地望向薛绥的眼底。<b />
“你让孤不持重了。可满意?”<b />
薛绥眼皮一跳:“薛六当不起。”<b />
瞧她紧张模样,李肇嘴角略略上扬。<b />
“你当真要随李桓去别苑?”<b />
薛绥:“我没有拒绝的理由。”<b />
李肇似笑非笑,眼里闪过一抹冷意。<b />
“孤给你一个?”<b />
薛绥假装诧异,“多谢,但不必。”<b />
李肇的目光落在她鸦翅般的睫毛上。<b />
眨得很快,心虚。<b />
他冷哼一声。<b />
“薛平安,你可真有本事。”<b />
薛绥抬眼,坦然地看着他,说道:“我已如殿下所愿,借病与端王保持距离,往后也不会与他纠缠。殿下何不遵守盟友之约,与我尽心合作,各取所需?”<b />
李肇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笑问:“你想让孤做什么?”<b />
薛绥微微侧身,目光紧紧地锁住他。<b />
“大理寺卿谢延展、郑国公郭丕、太常寺卿尤祝、中书令萧文远、兵部尚书吕元、吏部侍郎袁启礼、门下侍中郑严,这些人当真与户部贪腐案毫无瓜葛?”<b />
李肇听她用清冷的嗓音报出一个个官职和人名,如数家珍,眉心不由狠跳一下。<b />
并非因为一个弱女子妄图向三公九卿复仇的狂妄,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b />
陈鹤年诊治的结果,只告知了李桓。<b />
可他开的药方和薛绥的医案,却辗转落到了李肇手上。<b />
东宫侍医张怀诚看过之后,沉默良久,才长叹一声。<b />
“此女,命途多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b />
没有人天生就该承受那些苦难。<b />
要背负多少疼痛,才会落下那样一身伤病?<b />
设身处地,李肇或许也会用同样甚至更残酷的手段去报复。<b />
可他不敢肯定,自己也能像薛绥一样,熬过那些黑暗时光,忍受痛苦活下来,再用长达十年的时间来精心布局,不断磨砺自己,慢慢成长为一个心思深沉的棋手……<b />
一个柔弱的女子,需要多强大坚韧的内心,才能做到。<b />
李肇低头,不想让她失望,又不得不说。<b />
“陛下不想看到那样的结果。”<b />
朝堂上的风云诡谲,不如寻常百姓想的那样波澜壮阔,但也没有平常百姓想的那样简单。三公九卿、朝堂大员,贵族宗亲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大多都有姻亲,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b />
若无必要,皇帝不愿挖那么深。<b />
挖得大梁朝堂满目苍夷,鲜血淋漓。<b />
薛绥沉默。<b />
她懂,所以沉默。<b />
李肇道:“你再等等。”<b />
薛绥看着他,微微一笑。<b />
“我明白该怎么做。”<b />
周遭寂静了许久……<b />
无声的相对,目光深似沉渊。<b />
良久,李肇看着手上木雕的小猫。<b />
“你很喜欢猫?”<b />
薛绥淡淡地道:“不过是无事时打发时间用的。”<b />
“这笑脸猫,倒是讨喜。”<b />
李肇凝视着她,眼瞳里有一闪而过的温柔。<b />
九岁时,他应该是见过薛平安的。<b />
但她可能已经忘了。<b />
又或许,从来不曾记得这一段。<b />
因为当时的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猫,奄奄一息,几乎就快死了。<b />
-<b />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b />
李肇被崇昭帝罚去普济寺静思己过。<b />
他满心委屈与愤懑。<b />
只因和平乐的一点小争执,就要罚他。<b />
而且,为何每次都是他错?<b />
他五岁便是皇太孙。<b />
两个月后,先帝过世,他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b />
人人都说他尊贵,但父皇总是责怪他、冷落他。<b />
理由也是——他是太子。<b />
以至于小时候的李肇,一直认为“当太子”是世上最严厉的惩罚,东宫是世上最可怕的牢狱。<b />
那一天,普济寺的禅院里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吹在脸上生疼。<b />
四周一片死寂,仿若时间都已凝固。<b />
他独自一人走在寒冷的小径上,手中握着一卷书,心却比这寒风更冷。<b />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的猫叫声从假山后面传了出来。<b />
他停下脚步,循声走过去。<b />
没有猫。<b />
只有一个瘦弱的女孩。<b />
她蜷缩在假山下的缝隙里,缝隙很小,外面有两块大石头,李肇不知她是怎么钻进去的,瞧那模样,她似乎拼命想要钻出来求救,却卡在那里没了力气,动弹不得。<b />
李肇自幼聪慧早熟。<b />
在他眼里,许多小孩子都懵懂无知,很傻。<b />
眼前这个小女孩想必也是如此。<b />
自己钻进这狭小的缝隙,又出不来,只能挨冻。<b />
他本不想多管闲事,可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回头。<b />
她太像一只猫了。<b />
前些天,李肇刚刚救下一只受冻的小猫,就如她此刻一样。<b />
浑身湿漉漉,冻得气息微弱,眼神无助……<b />
李肇自小就喜欢猫狗和各种小动物。<b />
因为,五岁便成为皇太孙的他,身边鲜少有真心相待之人,一个比一个更会阳奉阴违,虚情假意。<b />
只有在这些小动物面前,他才能毫无顾忌地倾诉心声,排解寂寞。<b />
这只“小猫”,让他无法就这样转身离开。<b />
他又走了回去,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堵住缝隙的两块巨石搬开。<b />
石头沉重无比,累得他气喘吁吁,崭新的狐皮氅子也弄脏了。<b />
等搬开石头才发现,这“小猫”不仅穿得单薄,还受了伤,脚上,腿上,胳膊上,身上到处都有血迹和伤痕,显然是被人打伤,压在那假山石后的……<b />
原来她并非自己贪玩。<b />
“是谁伤的你?”李肇忍不住蹲下身子,认真看了看她的伤。<b />
小女孩毫无反应,眼神涣散空洞,充满了恐惧与绝望。<b />
李肇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帕子,试图为她擦拭和止血。<b />
她身体微微颤抖,没有反抗,也无法反抗。<b />
“你快走……”<b />
“小猫”终于开口了。<b />
声音微弱得如同蚊蝇,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又像是恐惧至极。<b />
“他们……会打你的……快走……不要让人看见你……”<b />
李肇愣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他们又是谁?”<b />
她没有回应,乌紫的嘴唇嗫嚅着,只是不停地重复。<b />
“快走。”<b />
李肇很不喜欢这种感觉。<b />
那一瞬间,他很想让她相信,自己有对付坏人的能力,尽管他只有九岁。<b />
“你说出来,我帮你报仇,我保护你。”<b />
她一动不动地盯住他,摇摇头。<b />
“没有人……没有人可以保护我……你快走……”<b />
李肇没有动。她竟像被逼入绝境的小猫一般,露出凶光,亮出爪子,朝他啐了一口。<b />
“让你不要多管闲事!快走,走啊……”<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