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38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38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1 / 2)

第238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b />

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各朝古人还注意到主播所说的一点。<b />

那就是英法联军趁着清朝内乱之际,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了圆明园。<b />

对于圆明园,各朝古人可太清楚不过,园内有无数的奇珍异宝。<b />

之前天幕播放的一个视频,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就有提到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事件。<b />

现在看来,一切都对得上了。<b />

正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了圆明园,抢夺走了数之不尽的文物珍宝。<b />

清朝晚期,不仅被太平天国给予重创,更是被英法列强趁火打劫。<b />

各朝古人对于清朝有此遭遇倒是一点不同情,只是有些痛惜圆明园被洗劫一空。<b />

圆明园里面不仅仅有清朝时期的珍宝,更有属于他们时代传下来的瑰宝。<b />

“还要允许英国人居住,并派领事。”<b />

“第三,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特别强大的抵制力。”<b />

“在中国历史上,每次首都被占领,往往就意味着改朝换代。”<b />

“按理说,英国拥有如此多的商贸特权,再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英国商品应该席卷中国市场,怎么会没人买呢?”<b />

这么一对比,大清的末代皇帝比大明的末代皇帝差远了。<b />

嬴政:弃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于不顾,直接弃城而逃了,清朝的天子未免也太窝囊了吧!<b />

“当中国人手中的白银大部分都用于购买鸦片后,自然就没有多少钱再购买英国的其他工业品了。”<b />

“此后,北京就被英法联军占领了50多天。”<b />

“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英法联军到底做了哪些丧尽天良的事情?”<b />

“那英国人要怎么做才能瓦解中国的小农经济呢?很显然,就是通过修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b />

“在此之前,咸丰皇帝以北狩为名,不顾国家社稷和百姓安危,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直接放弃了帝国的首都。”<b />

“因而英国人想到的解决贸易额下滑的方式,就是试图瓦解清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 />

“就很奇怪,通过南京条约,英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贸易权。”<b />

“第二,中国的市场需求不同于欧洲,比如在欧洲热销的刀叉等商品,在中国根本没人买。”<b />

同样是晚期时候的皇帝,崇祯面对外敌入侵能够以死殉国。<b />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b />

“导致问题的原因,英国人其实知道,大体也可以归纳为三点。”<b />

“按照条约的内容,清朝要向英国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b />

苏晨看到大家如此踊跃,当即答应下来,他也正好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历。<b />

“第一,英国向中国倾销了大量的鸦片,而中国的整体购买力又是有上限的。”<b />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三点原因,除第三点外,其余两点都好解决。”<b />

不过最让他诧异的是,英法联军攻占了京城,可最后为什么又主动放弃了呢?<b />

现在他们的瑰宝没有留在中华大地,而是被外国番邦掠夺抢走,这让他们心里如何能好受得了。<b />

他不禁摇了摇头,不由得感慨,大清的皇帝到底是比不过大明的皇帝。<b />

很多人在弹幕上询问主播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情况,他们想了解英法联军是怎么从圆明园抢走奇珍异宝的。<b />

“通过1843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英国又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划定租界,军舰可停泊中国口岸,以及协定关税等诸多特权。”<b />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b />

而大清的皇帝呢,直接放弃了帝国的都城,落荒而逃了。<b />

“然而,由于当时的英国政府和英国商人不愿意放弃鸦片贸易这块大蛋糕,也不愿意迎合中国市场而调整本国的生产。”<b />

“中国人的需求不同于欧洲人,英国商人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调整商品种类就行了。”<b />

“带着以上种种疑问,主播就来聊一下这个爆发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b />

“鸦片挤占了其他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英国商人不卖鸦片就行了。”<b />

“英国的商品在清朝没人买,那就多开几个通商口岸。”<b />

“到了四年后,也就是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就攻占了北京。”<b />

“但为何英法联军在占领了北京之后就主动放弃,没有取清朝而代之?”<b />

英国想把自己国内的商品卖给清朝的老百姓,进而从清朝赚取大量的财富。<b />

“然而从1846年英国对华贸易额却逐年下降,到了1854年英国对华贸易额仅为签订南京条约时的58%。”<b />

以清军在战场中表现出来的窝囊样子,他是不相信清军把英法联军赶出了京城。<b />

他目前可以看出来的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贸易而战的。<b />

“之后的三年依靠通商特权,英国对华贸易额由1842年的96万英镑激增至239万英镑。”<b />

思索片刻,由于有用的信息太少,他也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关键。<b />

“扩大中国市场,潜在客户就多了,贸易额自然就上去了。”<b />

“1854年3月,为了扩大市场,英法美三国的驻华公使拿着一份新拟定的条约组团来到广州,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在条约上签字。”<b />

“这份新条约的内容大体就是,要求清政府开放更多的长江沿岸城市作为通商口岸。”<b />

刘彻: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来说去都是为了经济利益。<b />

他看得很明白,英国不远万里来到清朝,就是为了从清朝赚取大量银子的。<b />

第一次鸦片战争扩大了通商口岸还不够,为了继续获取利益,不惜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 />

清朝之所以渐渐沦为外国的获利场,归根结底还是清朝的实力太弱,只能被外国肆意拿捏。<b />

这让他更加深刻明白了一个国家实力强大的重要性,清朝的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b />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他从清朝境遇中感受到的道理。<b />

他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时刻警醒着自己,千万要引以为戒,不要将来某一天步了清王朝的后尘。<b />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不仅仅是他,刘氏宗亲也要一代代铭记。<b />

不过有一点让他不理解,长江沿岸和广州隔了十万八千里。<b />

怎么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要去广州找两广总督开放长江沿岸的城市,这是不是找错人了?<b />

不仅仅是嬴政有此疑问,各朝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惑,但很快主播就为大家揭晓了答案。<b />

“可能大家有疑问,列强希望增开长江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为何要找两广总督,难道不是应该找两江总督谈判吗?”<b />

“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时任两广总督的徐广缙对英国人的态度非常强硬。”<b />

“徐广缙并没有履行条约承诺,如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做生意。”<b />

“每当英国公使要求他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他就以广州民众仇视英国人,出了事情自己可不负责为由予以拒绝。”<b />

“而当时的英国政府由于正在打仗,也就没有出兵报复清朝。”<b />

“这件事被道光皇帝知道后,他认为徐广缙扬我国威,大挫英夷的嚣张气焰,能力出众,因此便将天津及两江地区的外事处理权一并移交给了徐广缙。”<b />

“1852年9月,徐广缙被调往湖南镇压太平军,叶名琛接任两广总督。”<b />

“咸丰皇帝当时新君登基,延续了道光朝的很多旧例,依旧将上海、南京等地的外事处理权交给两广总督负责。”<b />

“所以当英法美三国公使要求修约,增开长江下游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时。”<b />

“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大臣便不是两江总督,而是两广总督叶名琛了。”<b />

“那么叶名琛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很显然有徐广缙的样本在前,他自然要照葫芦画瓢,以强硬态度拒绝英法美三国公使的修约要求。”<b />

“三国公使见谈判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很是愤怒,便改谈判为明强。”<b />

“一同坐着军舰抵达天津大沽口,直接找咸丰谈判。”<b />

“面对三国的武力威胁,咸丰让人回复了几句模棱两可的废话。”<b />

“并让三国公使返回广州找叶名琛商谈,自己已经授权给他了。”<b />

“正常情况下,清政府这么推来推去,三国公使肯定直接命令军舰开炮了。”<b />

“不过由于英法当时正在与沙俄打克里米亚战争,无兵可派。”<b />

“美国也因为蓄奴问题存在打内战的可能,也无力发动远征,于是修条约一事就此搁置。”<b />

李世民:清朝的皇帝太过目中无人,鼠目寸光,也难怪被外国欺负这么惨了。<b />

不管是道光皇帝,还是咸丰皇帝,这两皇帝的表现都让他万分无语。<b />

他就没有见过这么愚蠢的皇帝,完全就是一副昏君的做派。<b />

只是因为臣子对英国人态度强硬,清朝皇帝就认为扬我国威,挫败了英国的嚣张气焰。<b />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愚蠢,面对敌人的强大却还一副无知自大的样子,有此劫难也属活该。<b />

第一次鸦片战争,敌人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清军。<b />

实力如此悬殊,清朝皇帝不奋发图强,努力变得强大。<b />

完全都没有意识到双方实力的差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愿意醒来。<b />

这种没脑子的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上位的。<b />

现在英法美三国公使因为事情耽误了,没有功夫攻打清朝,把修约的谈判就此搁置。<b />

他不用想也知道,清朝皇帝肯定洋洋得意,还以为是自己吓退了敌人。<b />

“得知洋人悻悻而归,京城朝堂上不少官员自我感觉良好。”<b />

“他们认为当年之所以战败,并不是英国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奸臣误国。<b />

“主战的林则徐惨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b />

“主和的官员贪生怕死,出卖国家的利益,以至天朝大军在战场上未能发挥实力。”<b />

“现如今朝廷政治清明,咸丰皇帝又是明君圣主,如果再开战必定能痛揍洋鬼子。”<b />

“总之,之前的战败都是技术性问题,是可以调整的。”<b />

“如果再打一场,胜负犹未可知。”<b />

“1856年9月,太平天国爆发内乱,杨秀清、韦昌辉等一众太平天国高层在内乱中被杀害。”<b />

“受内乱影响,太平天国的实力大大下滑。”<b />

“得知消息后,清政府上下拍手称快,咸丰也对未来充满憧憬。”<b />

“然而还没等咸丰高兴两天,英国人又找上门了。”<b />

“1856年10月,英国驻华公使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作出书面道歉。”<b />

“并保证此类事情不再发生,否则英国海军将采取军事行动。”<b />

咸丰被主播一顿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整张脸当即就垮了下来。<b />

他一开始还不知道外国实力的强大,现在从主播口中知道了英法联军的强大。<b />

也不怪他对英法联军实力判断错误,主要是他也没有想到英法联军能够攻破京城。<b />

毕竟英法远在欧洲,距离大清万里之遥,派遣过来的兵力也有限,只有数千人。<b />

想想大清地大物博,老百姓有亿万万之多。<b />

这种情况下,要不是现在主播告诉他未来的历史走向,他是真的不敢相信英法联军凭借这数千人攻破了京城。<b />

目前大清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太平天国,没有多少功夫注意英法联军,倒是让英法联军钻了空子。<b />

现在看他对英法联军实力的错误判断,显得他像是小丑一般,恨不得找一個地缝钻进去。<b />

“所谓亚罗号事件,前因后果大致是这样的。”<b />

“1856年10月8日,悬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泊在广州黄埔。”<b />

“巡河的清军水师发现亚罗号的执照已经过期11天,便登船搜索,扣留了12名涉嫌走私的中国水手。”<b />

“这艘亚罗号船主是中国人,但注册地在香港,受英国法律保护,船长也是英国人。”<b />

“船长见清军押走了自己的船员,随即联系了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b />

最新小说: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大圣座命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这个演员鬼计多端 40k:午夜之刃 四合如意 人在中世纪,抽卡升爵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