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表的手腕,多半会以粮草为饵,来施加怀柔笼络,让西凉人依附于他羽翼下,为他拱卫南阳。”<b />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我们再想攻取南阳,难度远胜于现下。”<b />
“故而方以为,主公首先要做的,便是阻止刘表插手南阳战局,防止张刘二人合流!”<b />
萧方把玩着手中酒杯,不紧不慢的为刘备定下了基调。<b />
刘备沉吟半晌,点头道:<b />
“军师所言极是,那依军师之见,我们又当如何阻止刘景升插手南阳战局?”<b />
萧方呷一口酒,淡淡笑道:<b />
“这就简单得多了,主公只需遣一使者去见刘表,明言主公将率军讨伐张济叔侄,攻取宛城,请刘表念在同宗之谊上,从南面出兵夹击张济。”<b />
“我料蒯越蔡瑁之流,必会向刘表献计,令刘表假意应允主公,实则按兵不动,好借主公之手来消耗张济。”<b />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稳住了刘表,主公便可趁此时机,速破张济。”<b />
“待到刘表反应过来时,主公已然攻下宛城,造成了夺取南阳的既成事实。”<b />
刘备恍然大悟,却又面露几分疑色:<b />
“刘景升乃备之同宗,他会明明应允与备联手夹击张济,却作壁上观,坐收渔利不成?”<b />
萧方轻声一叹。<b />
老刘还是一厢情愿了点,以为自己顾念同宗之谊,刘表就也会顾念同宗之谊。<b />
“方知道主公凡事义字当头,但方今乱世,不是人人都似主公这般义薄云天。”<b />
“刘表这类人行事,自然是利字当头。”<b />
“何况荆州真正做主的,乃是蔡瑁蒯越,刘表做决策,有时也是身不由己。”<b />
听得萧方一席话,刘备陷入了沉默。<b />
道理他懂,只是情感上,却不太愿意接受。<b />
半晌后。<b />
刘备仿佛忽然想通了似的,苦笑一声,叹道:<b />
“备但求问心无愧便是,至于旁人怎么做,也非是我能强人所能难。”<b />
叹息过后,刘备振作精神,欣然道:<b />
“既然如此,那就依军师之计,我即刻修书一封,派公祐南下去面见刘表。”<b />
对付刘表的计策,就此定下。<b />
这时。<b />
一直不作声的关羽,却捋着美髯道:<b />
“景略军师,我们阻止刘表插手南阳战局,目的也是为击破张济。”<b />
“拒关某所知,张济麾下可是有近万余兵马,与我军不相上下。”<b />
“且张济兵马皆是身经百战之士,还有名震天下的西凉铁骑。”<b />
“倒非关某怕那张济,只是关某以为,我们想速破这样一支精锐,只怕并非易事。”<b />
关羽的提醒,令堂中立时又议论纷起。<b />
刘备刚刚松展的眉头,重新又凝聚了起来。<b />
“景略,云长提醒的是。”<b />
“我军虽在汝南得了黄巾军做补充,但这些士卒的战力,远不及西凉军凶悍骁勇。”<b />
“击败张济尚且不易,何况是速破?”<b />
“这也是备在徐州之时,其实就一直存有担忧呀。”<b />
刘备言语之间,显然多有忌惮意味。<b />
萧方嘴角却掠起一抹诡色,冷笑道:<b />
“张济所部大部分兵士,也多为南阳就地招募,其战力最强的西凉军,不过半数而已。”<b />
“敌军与我军的实力差距,还未达到悬殊的地步。”<b />
“我们只需抓住西凉人的最大软肋,诱其主动来攻比阳,破之易如反掌!”<b />
萧方这番自信言语,立时令刘备精神为之一振。<b />
“那依军师之见,西凉军最大的软肋是什么?”<b />
刘备迫不及待的问道。<b />
“两个字…”<b />
萧方缓缓竖起了两根指头。<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