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好的机会啊!<b />
单春元看着拍摄团队,正恋恋不舍的望着那扇门,心里突然灵机一动……<b />
“那什么,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和周瑞周总一起工作……对,就是这个!”<b />
摄制组眼前一亮:“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您详细说说。”<b />
聊别人的事情,单春元舌头捋顺一点:<b />
“周总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在工作工程中,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讲卫生,懂礼貌……”<b />
小学生夸人的词儿,一个一个往外蹦跶。<b />
记者两眼放光:“还有呢?周总在西昌基地的生活是怎么样的?”<b />
“呃……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厂里好多年轻人都喜欢他……对了,他吃饭喜欢吃坨坨肉……饮料喜欢冰可乐……”<b />
……<b />
另一边周瑞代替单春元,进行燃料系统的第7次检测。<b />
火箭的燃料,尤其是液体火箭。<b />
要么是零下一两百度的液氧液氢。<b />
要么就是闻一下口鼻歪斜,喝一口人死为大的剧毒物质。<b />
这些东西因为存储条件严苛,极度危险,都是发射前最后才会注入。<b />
其他东西坏了,最多就是放烟花,燃料系统坏了……<b />
全西昌基地都可能成烟花。<b />
所以是检查的重中之重。<b />
哪怕是空罐状态,也要进行总计8次检查。<b />
至于昨晚周瑞白嫖出来的“矩阵火箭”,反而简单一点。<b />
因为月面晚上,本身温度就-183°,而且月球的一天是地球的27.3天,需要时再从地球发都来得及。<b />
周瑞一项项在工作板上打勾,其实他这两天,每天都会用“工程学敲击”判定一下,这枚火箭绝对没问题,但大家的工作还是要做的。<b />
“检查结束,注入前还有最后一次。”<b />
“好的周工!”<b />
虽然没有抢夺指挥权,但他早已经构建了在西昌基地的权威。<b />
检查结束,周瑞熟门熟路的将结果上传记录,再回来的时候,单春元已经结束采访了。<b />
周瑞扬了扬手:“怎么样?采访顺利么?”<b />
单春元眼神非常躲闪,嗯了一声,就溜走了。<b />
周瑞有些疑惑,摸了摸下巴……<b />
啥情况?不是已经调教好了么?<b />
这是进度条倒退了?<b />
周瑞百思不得其解。<b />
下楼的时候,莫名的【特工】词条有所感应,抬头望去,13楼的位置,有个摄像头正对着“长三乙”。<b />
看角度,应该是想捕捉发射塔打开,火箭向外移动的震撼画面。<b />
这样的摄像头,基地里安装了不少,甚至指挥室里都有。<b />
泱妈拍摄,自然有些特权,啥都能拍到。<b />
甚至早上他还看见,有人在“导流槽”安装相机。<b />
那位置,是火箭点火后,引导火焰定向疏散的,仰角拍摄火箭发射会格外震撼,但也基本是“一次性”机位,当场就能给设备烤个半熟。<b />
不能说财大气粗吧……只能说一掷千金。<b />
这次“嫦娥三号”的报道与宣传,组织上可谓是下了大功夫,声势和透明度,远超周瑞前世。<b />
这是因为随着“新时代”的推进,中国整体自信心的上升。<b />
既然是万众瞩目的事情,就要真的万众瞩目!<b />
航天大国,你当我们做的啊?<b />
同样,由于民众对“中国科技”的认可,整体关注度也高于前世。<b />
只要这根大火箭没放烟花,估计前后半个月,各种渠道的新闻都会被“嫦娥三”刷屏,滚动播放。<b />
毕竟天上还得飞个八九天呢……<b />
事后也注定被反复提及,写进教科书里。<b />
此时时间是中午12点,而发射时间是晚上八点,时间还很充裕,所以单春元才有功夫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