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赤子之心,玄奘西行<b />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b />
地下,离恨天。<b />
潜行九渊泉,洞天炼长生。<b />
离恨天内,水银河中。<b />
此时,火光滔天,神灵凌空悬浮虚空。<b />
神灵头戴面具,黑白法纹玄妙。<b />
以神灵为中心,方圆十丈映照赤红法火,火焰炼铅汞水银,秦始皇陵内的水银河流渐渐缩小浓缩。<b />
梁岳仍然觉得不够,变身头顶带角的鹿,赤鹿口吐烈火。<b />
这一次,他定要将水银处理干净,不然每次沉睡都是巨大的风险。<b />
水银凝聚成亮银固体状金属,此乃流珠,或叫秘银。此珠可入药、亦可作为炼器材料。<b />
炼了大概三天三夜,终于将水银河流全部炼完。<b />
屋内出现半个房间大小的金属块。<b />
夜游神回归肉身,梁岳从白玉床之上苏醒。<b />
“河流可用玉中世界的玉石作为替代,至于这块秘银……。”<b />
梁岳沉吟良久。<b />
秘银是一种柔性材料,可以加玄铁炼成防御力超强的衣裳,再留一部分作为炼丹材料。<b />
剩下储存起来。<b />
从山鬼玉佩中放出终南山玉石,再将玉石碾碎投入河道。<b />
梁岳拿出罗盘,输入真气。<b />
哗!<b />
太阳升起,河水流淌。<b />
虚空刮起狂风,狂风将残余的水银毒气吹走。<b />
天朗气清,生机勃勃。<b />
接下来十几日,梁岳移植植物、修整房屋。<b />
九层高台,虚空悬浮和氏璧。<b />
和氏璧作为此界阵眼,放出真气供应这个世界运转。<b />
“还是不够。”<b />
梁岳不太满意,和氏璧三千缕真气,世界全开的情况下,最多坚持三五年。<b />
想到这里,梁岳重新将和氏璧拿下。<b />
变出月华鼎,玉鼎生玄火,祭炼和氏璧。<b />
梁岳无意改变和氏璧能力,而是祭炼和氏璧禁制,加个两三重禁制,增强其储存真气能力。<b />
历经三世,梁岳现在的真气大概有五百缕,和氏璧已明显不足。<b />
连续十余日,终于添加一重禁制,和氏储存上限达到四千。<b />
“不错。”<b />
梁岳颇为满意。<b />
此后,他大部分时间在世外洞天修行,玄武在外面看家。<b />
肆意释放法术,不担心他人得知。<b />
……<b />
嗖!<b />
飞出洞天。<b />
神魂九天之上,俯瞰尘世百态。<b />
夜晚,星辰阵列,光芒璀璨。<b />
云端,罡风阵阵,刺得法体生疼。<b />
梁岳面色无喜无悲,望着下方的城池。<b />
无论何种庞大巍峨城池,在高处俯视之下,显得渺小无比。<b />
这个时代,还未有人自在飞天。<b />
这是一人独享的自在。<b />
东方鱼肚白,天光破乌云,大地蒙上一层金光。<b />
随着白天到来,夜游神法体渐渐淡去,变为魂魄。<b />
城外,武者为奇果厮杀,为秘籍勾心斗角。<b />
猎人进山打猎,农人低头耕种,皇帝坐镇中枢,文武勤恳治国。<b />
同样的事,在这片大地之上,发生了不知多少次。<b />
只不过由不同的人,以不同形式进行着。<b />
嗖!<b />
神魂回到体内。<b />
又是游方之日,等将来有空,再去大唐其他地方逛一逛。<b />
“灵丹妙药,济世救人。”<b />
梁岳时不时喊一句,街道两侧,早已有人提前等候,大部分是真有疾病,长安城的人已被梁岳治得服服帖帖,不敢占便宜。<b />
东西二市,人潮汹涌,有胡人行商,南方药商,坊市物品琳琅满目,<b />
一名和尚演法讲道,周围信徒虔诚倾听。<b />
“……”说着,玄奘忽然停下,说不出话来。<b />
不是被信众问住,而是被自己问住。<b />
这几年,玄奘读了许多佛经,遍访各地名师,每个人说法不同,大相径庭。<b />
到底什么才是正法?<b />
想到这里,玄奘兴致索然,挥了挥手,说:“尔等离去吧。”<b />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听从法师的意见离去。<b />
玄奘眼神飘向远方。<b />
正法……。<b />
当世佛学,大多是后人编纂,牛头不对马嘴,谁都说自己是正道。<b />
后人只能将错就错,抱着错误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总结出更加错误的理论。<b />
不知何时,一名游方道人接近身边。<b />
“玄奘,你在想什么?”梁岳放下长幡,询问。<b />
“贫僧思索大道……哎,大道难寻,不知何方。”<b />
玄奘波澜不惊的神色出现一丝懊恼,又说:“通天道友,世上道士皆拜神,为何从来不见你拜过?”<b />
神仙也好,佛陀也罢,真的值得拜吗?释迦摩尼祖师创立佛教之时,难道也要找出一个神佛来顶礼膜拜?<b />
一佛一道,一边走一边论道。<b />
“不值得。”梁岳回答刚才话题。<b />
“不值得?”<b />
“修行乃修己,向内心而求,不是向外物所求。”<b />
当世道教大部分神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编,有些神仙的原型是古代名士方士。<b />
如果因对祖先的崇敬、对心灵的寄托而拜,那没什么,若是想求得神通,那多少有点不切实际。<b />
玄奘心中一动,内心有所领悟,随即又问道:<b />
“通天,你的道又在何方?”<b />
通天是玄奘见过最奇怪的道士,不求名利,不求道统,不求后人。<b />
他曾经尝试理解梁岳的行为,却始终不得门而入。<b />
“我的道?”梁岳看了看脚下,笑道,“道在脚下,逍遥游世,率性而为。玄奘,走起来吧,哈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