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刺史<b />
我、这是被亲爹嫌弃了?<b />
嫌弃我胖?<b />
不是个绝色美人儿?<b />
不能被他带去京城,继而卖个好价钱?<b />
王姮心底冷笑连连。<b />
她就知道,亲爹是个唯利是图、自私凉薄之人。<b />
所谓父女亲情在他那儿一文不值。<b />
他要的,永远都是升官发财、家族荣耀。<b />
原配嫡妻,可以拱手送人。<b />
亲生女儿,亦可以拿去攀附权贵。<b />
王姮就是了解到王廪的卑劣与无耻,所以才一直吃、吃、吃,只为自己不那么容易的被“牺牲”!<b />
这计谋,看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却也真的有效啊。<b />
这不,渣爹看到她一身的小肉肉,都忍不住的要嫌弃了。<b />
王姮禁不住的想,若不是自己自损了容貌,此刻渣爹就不是询问她“如何打算”,而是直接下命令:收拾东西、随我进京!<b />
兴许啊,在渣爹看到她与阿母相似的绝色容颜时,脑海中已经开始罗列“女婿”的名单。<b />
王姮不愿被人当做案板上的肉,任人秤斤注两。<b />
偏偏在大虞,父为子纲,作为儿女,她不能忤逆父亲,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自救。<b />
感受到了王廪对自己的“嫌弃”,王姮就知道,自己这些年的饭没有白吃!<b />
暗自庆幸的同时,王姮对王廪再次生出了怨恨。<b />
为人父者,不说给女儿遮风挡雨,却还总想着算计。<b />
父不慈,也就真的不能怪她这个女儿不恭不孝。<b />
原本,王姮还想着,自己要不要提醒王廪一二——高升回京,可能是个坑。<b />
但,此刻,王姮却什么都不想说。<b />
她没有出手,就已经非常的孝顺了。<b />
“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王姮的行事准则。<b />
她看着乖巧、软糯,仿佛没有脾气,也从来不记仇、没有怨怼。<b />
事实上,这只是她用来自保的伪装,她内心的阴暗,未必就比楼彧少。<b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姮若真的圣洁如白莲、善良如圣母,她不会跟楼彧相处得这般融洽!<b />
“耶耶,阿玖自是想要与您一起!”<b />
王姮暗自冷笑,脸上却洋溢着甜美的笑容。<b />
她看向王廪的目光,更是充满了孺慕与不舍:“只是,先生要出版第二部书,我正在为先生整理书稿。”<b />
“还有王师兄,他的族人带了族谱等,正在北上的途中!”<b />
王姮直接抬出了沈度和王衍两个大杀器。<b />
既然王廪看中利益,王姮就要用实在的利益告诉他:阿耶,我还不能走!<b />
一来,我要为名士先生筹备第二部书,先生的著作畅行天下,我这个弟子也能跟着扬名。<b />
二来,王衍作为琅琊王氏的正宗,手里有着王廪觊觎又忌惮的族谱。<b />
王廪这个自称琅琊王氏的后人,却只有一本族谱残卷。<b />
不说王廪了,就是王廪的父、祖等先人们,一百多年来,做梦都想补全族谱。<b />
唯有这般,他们这一支琅琊王氏才会“名副其实”,不会再被人诟病冒名顶替、鸠占鹊巢。<b />
果然,听了王姮的话,本就犹豫着“要不要”带王姮进京的王廪,瞬间有了决断。<b />
沈度也好,王衍也罢,都是王廪十分在意的人。<b />
尤其是王衍!<b />
话说当年王衍刚刚抵达河东的时候,王廪在沂州收到消息,便亲自写了拜帖,想要拜会这位“族弟”。<b />
然则,王衍根本不给王廪面子。<b />
或许在王衍这样真正的琅琊王氏子看来,他没有跑到王廪一个“欺世盗名”的山寨货面前,直接拆穿他的身份,就已经非常厚道,是看在了可爱小师妹王姮的面子上。<b />
王衍最大的让步,就是无视王廪。<b />
至于王廪想要的“相亲相爱”、“亲如一家”,王衍表示:抱歉,某做不到!<b />
王衍厌恶王廪,除了“历史”原因,还有王廪其人的做派,严重玷污了琅琊王氏的清名——<b />
献妻媚上!<b />
寻常庶民都做不出来的恶心事儿,王廪一个世家子,打着琅琊王氏的旗号,却堂而皇之的做了出来!<b />
虽然王廪是先与姜氏和离,然后姜氏才“二嫁”入杨家。<b />
姜氏服侍杨翀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王家妇,勉强给盖上了一层遮羞布。<b />
但,懂的都懂啊。<b />
王廪,根本不配姓王,他更是将琅琊王氏弄成了一个笑话!<b />
对于这样的小人,王衍实在生不出一丝一毫的好感。<b />
偏偏王廪恬不知耻,还试图与王衍攀关系,还妄想得到正宗嫡支的认可。<b />
王衍:……我若认了你这个族兄,我王氏千年的清誉将毁于一旦。<b />
另外,王衍心底还有些许私心,让他更加不愿与王廪“联宗”。<b />
所以,面对王廪的示好,王衍根本不理不睬。<b />
王廪:……哼,傲慢什么?你是琅琊王氏,我也是。<b />
当初王氏阖族迁徙,几百上千人口,总有少数族人掉队、走散。<b />
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就是与大部队失散,不得不退回祖地的王氏子。<b />
他们手中亦有族谱,只是在战乱的时候,惨遭遗失,这才残缺不全。<b />
他们还有王氏的些许藏书……<b />
怎么就不能证明他们的身份?<b />
偏偏南境的嫡支,自诩高贵,看不起他们这些旁支。<b />
但,那又如何?<b />
如今南境都灭亡了,北境一统天下,北境的琅琊王氏就是正宗!<b />
王廪面对王衍的冷淡,甚至是鄙夷,羞愤交加,暗地里不知骂了多少回。<b />
私底下他能够理直气壮,还敢嘲笑南境王氏没落。<b />
然而,若真让他与王衍面对面,哪怕那个小子,年龄只有自己的一半,王廪也忍不住的心虚、胆怯。<b />
比如此刻,王姮只是提了提王衍,王廪的眼底就闪过不自在。<b />
随后,王廪听懂了王姮话里的暗示,他的眼睛倏地一亮:“你是说,王衍的族人携族谱北上?”<b />
那、那是不是可以跟王衍的长辈协商,南北王氏并入一家?<b />
再不济,也可借族谱一看。<b />
王廪手中的族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确实透着那么一丢丢的“不正宗”。<b />
远不如南境王氏那绵延千年的族谱,更为尊贵、更为有底蕴啊。<b />
为此,王廪愿意付出足够多的代价。<b />
“也对,南境灭亡,南境的世家纷纷北上。”<b />
“或是进京,或是回‘祖地’。”<b />
尤其是南境的侨姓世家,他们祖籍本就在北境。<b />
时隔二百年,终于能够回归。<b />
比如琅琊王氏,祖籍就在沂州啊。<b />
王廪的坞堡,就是一百多年前,在琅琊王氏原有的祖宅上,重新修建的。<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