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b />
五月过半,天气渐渐炎热,每日辰时过后,天宇阳光披散,少了春日的柔和,多了初夏之耀眼。<b />
贾琮坐在书案前,翻阅几份文牍,又在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b />
自入宫向嘉昭帝禀述后膛枪事务,出宫后贾琮便编订营造方略。<b />
方略经嘉昭帝御览后,皇帝召集工部、户部尚书,就贾琮拟定方略,限定最后时限,命各衙分责筹备,加募工匠和采买营造材料。<b />
这日是休沐之日,贾琮虽闲居在家,大早起来便进了书房,筹算工坊需招募工匠人数,各营造工间人员分配等事,并一一做了笔录。<b />
又将刘士振测算后膛枪营造账目,其中所需精铁、木材、火药等耗材清单,仔细推敲数遍,并标注遗漏和不足之处。<b />
辰时过去之后,日头渐爬高,靠着书案的雕窗棂,漏进大片班驳的日影。<b />
随着时间流逝,那斑驳摇曳的光影,在檀木桌面上缓缓游移,让贾琮眼前耀眼生光。<b />
正在书房里擦拭书架的英莲,放下手中布,急忙走到书桌之前,将靠窗的倒卷竹帘,轻轻放下一半,便遮去那片光影。<b />
时入初夏,阳火渐生,贾琮和身边的姑娘丫鬟,都换下绵软挡风的春装,换上单薄轻软的夏装。<b />
英莲今日穿件月白圆领纱衣,外穿蓝色绿萼梅枝刺绣背心,下身系条单色无绣白绫裙,窈窕灵巧,秀美娇嫩,养人眼目。<b />
夏风炎炎,裳薄肤润透香,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b />
竹帘尚未遮尽的最后一缕日光,正照在英莲俏美的脸颊,眉心胭脂痣嫣红璀璨,动人心魄。<b />
贾琮感觉书桌上光线变得柔和,抬头看去,正和英莲目光相遇,两人不自禁相视一笑。<b />
……<b />
堂屋里向阳的圈椅上,晴雯正在穿针引线,修长秀眉似蹙非蹙,一双剪水明眸,专注盯着手中针线。<b />
她正缝制一件松烟绿软烟罗小衣,里面还加了月白纱里子,这是给贾琮夏天穿的里衣。<b />
随着辰时将尽,日头渐渐升高,炎火初盛,院子里苗圃中的木,有些无精打采。<b />
贾琮透过窗户望去,看到龄官推开房门,发髻鸦黑,纤腰袅袅,脚步轻盈,头上那支春兰镶珠累丝金簪,在艳阳下光华闪烁。<b />
她拎着墙角的水壶,在太平缸中灌满清水,提着裙角,给圃里的绿植细心浇水。<b />
龄官出身贫寒,比其他姑娘多知田亩之事,知道盛夏之时,木都需午时前浇水,不然让阳光炙烤,很容易蔫坏枯萎。<b />
等到龄官还没浇遍苗圃,芷芍领着两个小丫鬟,在院子里挂上皮绳,将各人洗涤过的春裳,都挂出去晾晒,然后就要装箱,以待来年。<b />
贾琮看着院子里各人忙碌,心中感到和暖安定,又将手中的稿纸文牍翻阅一遍,等到理清头绪细节,便收拾起来放回书架。<b />
英莲一边擦拭书架,问道:“少爷今日休沐,怎么也这么忙碌,还要忙衙门里的事情?”<b />
贾琮笑道:“最近衙门事情多,其中多费心思,倒不是因为是公务,只是觉得有必要做好它。”<b />
……<b />
此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贾琮听到芷芍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史大姑娘、邢姑娘来了,三爷正在书房呢。”<b />
贾琮看到书房门口人影晃动,史湘云笑容灿然的进来,身后跟着脸带微笑的邢岫烟。<b />
她们的丫鬟葵官和篆儿,手中捧着几色礼物,也跟着进了书房。<b />
史湘云穿一件大红底金色竹叶纹交领长袄,配条白色暗百褶裙,红艳俏丽,光彩照人。<b />
她见贾琮盯着她身上衣裙瞧,倒是半点不害羞,还在贾琮面前转了一圈,裙角微微绽放,大方的向他展示。<b />
笑道:“三哥哥,我的新衫子是不是很好看,你是不是看得有些眼熟?”<b />
贾琮笑道:“看着的确有些眼熟,一时想不起来罢了。”<b />
湘云笑道:“去年三哥哥得了宫中赏的上等贡缎,知道我爱穿红,就送了我一匹金竹纹红缎,可不就用这个做的,你自己竟忘了。”<b />
贾琮有些恍然,笑道:“你一说我就想到了,果然有这事,那匹布料送给云妹妹,还真是送对人了,这衣裳妹妹穿了真是好看。”<b />
湘云听了贾琮夸赞,心中高兴,笑容愈发灿烂俏丽,说道:“我知道三哥哥今日休沐,我可是特地来送礼的。”<b />
说着便指了指葵官和篆儿手中的礼物,说道:“婶娘从金陵寄来好多箱礼物,皆为江南特产。<b />
都是些姑苏绸缎、茶叶、瓷器、扇子香袋、竹编凉席、香膏线香等物件。<b />
我一大早就跑不停,老太太、太太、凤姐姐、各处姊妹都送过了,这份是给三哥哥的。”<b />
英莲上来接过东西,贾琮饶有兴致摆弄把玩。<b />
史湘云笑道:“我知道三哥哥经常往来江南,这些物件都是见惯的,想来也不太稀罕,左右就是个礼数。<b />
这份可是婶娘事先挑好的,特地说给三哥哥留的,连对我都没这么待见,也是奇怪了……”<b />
贾琮想到保龄侯史鼐被调往金陵,接替张康年继任陪都兵部右侍郎,多半是诸事顺畅。<b />
不然保龄侯李氏也不会有这等闲心,准备各式礼物寄回神京送人。<b />
笑道:“我虽去过几次江南,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哪里见过多少东西,这些物件自然是稀罕的。<b />
云妹妹,世叔去了金陵履职,一切可好?”<b />
湘云突然有些苦笑,说道:“婶娘信中都说了,二叔在那里做官可得意了,人人都敬他是神京贵勋,做起公务也便利许多。<b />
婶娘还说金陵水润温和,不像神京干硬寒冷,处处都好,我听着他们都乐不思蜀了,多半以后丢我在神京不管不顾了……”<b />
贾琮笑道:“世叔仕途顺畅,那也是好事,他们以后长居金陵,就算不管妹妹也无妨,我养着妹妹就是,保管不让妹妹委屈了。”<b />
湘云爽朗一笑,说道:“三哥哥这话我记住了,以后可不许抵赖不管,我知道三哥哥有银子,以后安心吃你的大户就成。”<b />
一旁的邢岫烟突然问道:“表哥,原先不是说十五日殿试放榜,怎么过去这么多天,也没个动静呢?”<b />
湘云也眼睛一亮,嚷道:“我也一直惦记这事,都说三哥哥是会元,殿试必定也要高中的,我就等着看稀罕呢,怎么过去好多天,也没个动静?”<b />
……<b />
贾琮听了两人的话,脸色也微微一凝,自那日他出宫之后,关于春闱舞弊大案,又发生了不少风波,如今依旧没有平息。<b />
当日日落时分,大理寺大批人马直入推事院,带走了所有会试舞弊疑犯,消息就此传开,舞弊大案转由大理寺主审。<b />
之后官场出现传言,推事院周君兴因吴梁之死,入宫请罪,在乾阳殿门口跪两个时辰,当今圣上都没接见。<b />
最后让郭霖传话,让他小心任事,如再出差错,数罪归一,严惩不贷,然后就被轰出宫门。<b />
消息在市井传开之后,不管是在朝官员,还是滞留京中的贡士举子,几乎人人称快。<b />
持续数日的落榜举子离京潮,也就此平息下来。<b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