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昭十四年,三月十二。<b />
此时,神京之地,寒意渐渐褪去,已显春暖花开的端倪。<b />
但辽北河山,寒冬却还没走完最后的步伐,天地依旧被一片阴白寒煞笼罩。<b />
贾琮那份治平女真方略奏章,使嘉昭帝再次调整对女真战事策略。<b />
发到辽东镇的兵诏圣旨上,有一行字显得触目惊心,杀机彭拜。<b />
扫平女真旧廷,绝其豪强血种!<b />
嘉昭帝是要将女真一族最后的可战之力,屠灭殆尽,换取辽东边疆数十年安宁。<b />
自从接到神京发出的兵诏之后,辽东镇总兵官梁成宗,经过缜密的斥候查探,和多次兵务磋商,以及相关的兵员调动。<b />
最后听取了贾琮的意见,备战一月,等到进入四月,封山大雪消融,再整兵清剿,防止女真遁入深山,无法追剿。<b />
而女真在鸦符关下,被大周一战而歼六千精兵,早已元气大伤。<b />
然后兵分左中右后四路,深入女真故地,清剿三卫残敌。<b />
……<b />
因此这次出兵之时,梁成宗曾想过将火器兵也分属三路。<b />
率领左路刘永正首先提出了异议,虽然他在鸦符关一战中,亲眼目睹火器的威力。<b />
后路军共两千余人,负责粮草物资运送,以及女真老弱俘虏的押返。<b />
庸兰关游击将军邓辉也是一员辽东勇将,他虽然听说火器威力强大,却没有亲眼目睹鸦符关一战,同样对火器使用陌生。<b />
左中右三路大军之中,贾琮的虽然兵力只有另外两路军的一半,但却统率了辽东军几乎所有的火器兵。<b />
鸦符关一战,让辽东军各部见识了火器的巨大威力。<b />
右路军由火器司监正、武定将军贾琮,率一千火器兵与五百精骑,由鸦符关、喜昌口,盘陀城、雪松岭、摩云山,至霸朱江。<b />
相比起来让他多统率一千精骑更加实用。<b />
不管是城头火炮测距,还是瓷雷火器的交替使用,贾琮都能选择到最适合发动的时机,这一点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b />
因此右路军一千五百人的实力,并不亚于左路和中路军的三千精骑。<b />
备战一月时间,酷寒严冬的尾巴,只会消耗掉女真更多的存粮和人命。<b />
中路军由庸兰关游击将军邓辉率三千精骑,出薄浪山、捉鱼岭、过朦山、渡苏子河、至永辉城。<b />
刘永正最擅长的战法就是快骑突击,对火器他是门外汉,给他一堆火枪兵,不仅难以发挥最大功用,还占用了他的兵员。<b />
但正因为他亲临现场,所以比其他人更清楚,此一战之所以火器大显神威,是因为贾琮对火器的出色指挥和使用。<b />
据斥候查探,女真各部可用精壮不过二千余数,没有十年之功,已难以恢复如初。<b />
等到四月初,辽东大雪初融,数支兵马从辽东边镇三关,蜂拥而出,在鸦符关西北三十里处集结。<b />
左路由鸦符关参将刘永率领三千精骑,出沌河、云江、越石门、过永昌山、至分水岭。<b />
最终他也采用了刘永正的用兵选择。<b />
从这一点来看,刘永正和邓辉,都是务实缜密的将领,懂得他人之长非己之长,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战法,才能取得最大战果。<b />
最终,梁成宗改变了初衷,除了留下炮兵营,必要的驻关火器兵,其余一千火器兵都由贾琮统领出征。<b />
……<b />
贾琮率领右路军经过八九天行军,路上剿灭了四五个女真城寨。<b />
大军斩杀女真悍勇五百六十口,解救被掳汉民四百余口,俘获女真俘虏人口八百余口。<b />
对顽强抵抗的女真青壮毫无手软,对愿意归顺的部属,也进行仔细甄别,对阳奉阴违者绝不姑息,最大限度消磨女真有生之力。<b />
而俘获的人口,都由后军负责押回处置。<b />
从贾琮领军不断深入白山黑水之间,慈不掌兵是他必须跨越的心理关。<b />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女真豪强血脉,对后世会有多大的隐患。<b />
……<b />
这一日,在辽北运昌河畔,女真重镇盘陀城。<b />
洞开的城门中策马跑出一队大周伺候。<b />
没过多久,一支数千人的大周边军,浩浩荡荡开进城中。<b />
贾琮胯下黑马,身穿青犀甲,腰佩弯刀,外罩一件漆黑的熊皮大氅。<b />
多日领军跋涉,风霜扑面,战途操劳,让他清瘦了许多,原先白皙的皮肤,多了古铜般的黝黑。<b />
但眼中精气神却愈发精悍,蕴养出一股难以逼视的锋芒。<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