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除爵与封爵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除爵与封爵(2 / 2)

对其中那位身穿坐龙白蟒袍的年轻人施礼:“北静王驾临,贾政有礼了。”<b />

北静王水溶面带微笑:“存周公客气,伱我两家是世交之谊,不可外道了,今日我与郭大人上门宣圣。<b />

宁国虽堕罪衍,但宁国先祖于国有功,小王知如今府中只有女眷,未有贵宗男丁迎旨前,已约束军士不得闯府,以免亵渎。”<b />

贾政听了这话一脸感激,说道:“王爷高义,以全贾族体面,贾政感激不尽。”<b />

贾琮听了北静王这话,也松了一口气,又过去以座师之礼见过郭佑昌。<b />

当初郭佑昌点贾琮为雍州院试案首,还引起不小的朝廷风波,事后朝野内外多少有些微词。<b />

但自从贾琮在糊名誊抄之下,依旧勇夺雍州恩科乡试解元,当初那些微词,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b />

所有的人只说他郭佑昌慧眼识珠,目光精准了得,点中的院试案首,居然能二元登科,堪称科场佳话。<b />

所以郭尚书对这位佳弟子十分顺眼,早已忘了当初因为他,而被嘉昭帝辖制挤兑的糗事。<b />

既然贾族官身男丁到场,传旨便刻不容缓,贾政将北静王和郭佑昌引入宁国府丛绿堂。<b />

又吩咐下人设案焚香,由礼部尚书郭佑昌宣读圣旨。<b />

圣旨的大意是贾珍父子,身为国朝勋贵,不思皇恩荣宠,枉顾国法,暴戾无德,戕害良庶,罪行昭昭,除宁国爵。<b />

撤缴太祖册封诰书,查封敕造宁国府,府中公中资材充公,家眷奴仆自谋放归。<b />

圣上因念宁国先祖有守疆护国之功,然子孙勋爵不可轻取,取之必由军功。<b />

宁国除爵后封爵三载,宁国子嗣如建军功殊勋,方可启爵重封,三载无所出,绝宁国爵禄,永不叙用。<b />

……<b />

听完宣旨,贾政和贾琮心中都有些疑惑,宁国除爵在他们意料之中。<b />

抄家、封府,撤缴太祖诰书,也是将除爵之事做得足够彻底了,虽然让人惊惧沉痛,却也不算突兀之举。<b />

只是圣旨中最后一项,却让人有些迷惑。<b />

就是说圣上顾念宁国先祖功劳,降下恩典,宁国除爵后有三年复活期,三年之内,宁国子弟立下军功殊勋,就能启爵重封。<b />

此项看似格外恩典,但贾政深知自家根底,此项只是皇帝的漂亮话,兑现的概率根本就没有。<b />

自宁国代化公、荣国代善公故去后,宁荣贾家一代不如一代。<b />

特别是贾珍袭爵之后,身为族长,其人荒淫无德,将宁国风气也带得奢靡荒唐。<b />

贾政对此更是知之甚深,荣国府还算出了琮哥儿这样的人物。<b />

而宁国一脉,如今连稍微像样的子弟,都没有一个,竟是些荒疏浪荡之辈,更不用说还能入军伍建勋的,简直就是痴人说梦。<b />

估计圣上念宁国七十余载传承,一朝除爵,怕引起非议,才加了这条似是而非的旨意,稍许缓和一下除爵的冷厉之气。<b />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日乾阳殿中,文武两帮人马,各怀鬼胎,对宁国除爵一事,争论不休。<b />

嘉昭帝冷眼旁观,深知其中三味,对他来说削爵等于敲山震虎,势在必行。<b />

但四王八公根基深厚,他也不想操之过急,以免有所激化,所以才出了除爵后封爵三年的旨意。<b />

嘉昭帝手中掌控中车司,耳目遍布,自然清楚宁国一脉子弟的德行,绝无复爵重启的可能。<b />

只是这一招却堵住北静王为首勋贵的嘴巴,勋爵不可轻取,取之必由军功,此乃天经地义,无可反驳。<b />

圣恩已降,自家没本事去取,又怪得了谁。<b />

北静王水溶也算勋贵之中的出色人物,不管是出于世交之谊,还是保勋贵之势不堕,他都已尽其所能。<b />

只是遇上谋深如嘉昭帝这般,取势遏要,断其中流,举重若轻,北静王水溶也只能抓瞎。<b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是中医,不是神棍 神之爱(西幻炖肉合集,s) 纸飞机和向日葵 大道有缺 玄幻:开局签到混沌道体 灵界异能之元素风云 修仙:从摆渡拉客开始 百岁筑基,从满级悟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