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一天织两寸的妆缎,拿来剪几个洞?<b />
虽然疯狂吐槽,学生有需求,做老师的还得想办法满足。<b />
张老师一边叹气、哀怨、猛力吐槽,一边打电话给圈内的朋友。<b />
真要复原那块妆缎也不难,就像之前说的,故宫博物院的老朋友们,早就做出了技术路径。<b />
可怜他们修复的那件康熙帝御笔绣字“万寿无疆”匾,只是国家二级文物,上面还有一级文物,一级文物还分了甲等、乙等。<b />
一级文物当中,还有个“禁止出境文物”的名录,那才是奇珍中的奇珍,国宝中的国宝。<b />
区区(?)二级文物,也就是打着“解决补配材料的复仿制织造问题”这个旗号,才申请到了资金,做了这个项目:<b />
分析织物,分析原材料,绘制织造图,上机织造——<b />
对,就为了这事儿,还专门弄了个织造妆缎的大楼机!<b />
但是前人有了路径,后人就好做很多。张老师打了几个电话给京城的朋友,放下电话,冲沈乐招招手:<b />
“怎样?”<b />
沈乐飞窜过来,抬头仰望。张老师无奈地摇摇头:<b />
“他们说,不用去京城,直接去金陵就好。金陵云锦所——把你要补的缎子给他们看一看,钱给到位,请他们做一块一样的,不是问题。”<b />
事实上,圈外人如果只是有钱,捧着钱走到云锦所门口,他们也不见得会为你织造。<b />
什么?<b />
想要妆缎?<b />
左转隔壁云锦博物馆,博物馆一楼大厅,就是云锦的销售和服饰表演展区,喜欢什么买什么。<b />
实在懒得跑,现在还有网店,手指一点,送货上门。<b />
当然,真有钱的人,兜兜转转,总能找到引荐人的。想给自己做身蟒袍,想给孩子做身婚服,只要肯砸钱,都不是问题。<b />
但是,像沈乐这样,一块破洞的旧妆缎,请求织造一块一模一样的,就要额外刷脸了。<b />
毕竟,他不是为了做衣服,是为了剪几块破洞出来……<b />
只要有行内人带进来,只要肯钱,他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毕竟,和所有的研究机构一样,云锦所的研究经费,那也是永远不嫌多的……<b />
“老师,妆缎的照片我已经拍好了。显微镜1:100的照片,可以吗?需要喷金然后上显微电镜吗?”<b />
“老师,样各个部分的颜色,我也用色差仪都测过了。还有什么要测的?”<b />
“蚕丝的直径我也测过了……”<b />
沈乐飞快端出一堆数据。张老师看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b />
“你还想不带东西去,只带一堆数据去?对云锦所的老师多点尊敬吧,拜托人办事,要有个拜托人的样子……”<b />
沈乐只好老老实实,捧着缎子,跟老师踏上前往云锦所的路。<b />
其实也不远,高铁一个半小时,倒是从珠溪镇折腾到滨海高铁站、再从金陵高铁站折腾到云锦所,了比较长的时间。<b />
到了那边,自然有人出来接待,说起沈乐的需求,对方态度也很好:<b />
“仿造一块?没问题,这活儿我们能做。用来修复书画对吧?要原模原样的?放心好了,交给我们,对了你要不要看下过程?”<b />
沈乐真的对过程很好奇。如果是单纯的平纹绸缎,他可能就硬上了——经线,纬线,横的拉过来,竖的拉过去,直接靠超能力补上。<b />
妆缎那就真的不行,图案太复杂了,完全搞不定。也许那位蚕妖可以?<b />
不过,沈乐真的不想去求那位蚕妖,经验表明,大樟树修出来的纸张,带着大樟树的妖气,蚕妖修出来的妆缎,肯定也带着蚕妖的妖气。<b />
这么强的妖气,会压住古画本身的气息,影响它的灵性成长的!<b />
沈乐恭恭敬敬地捧上待修复的妆缎。一位身材瘦削、神色温柔的女老师接过缎子,仔细看了一遍,微笑起来:<b />
“唔,这个沉香仙鹤云纹妆缎,我们所还真没有。沈先生,有没有兴趣跟我们合作一个项目,修复这块妆缎?<b />
回头发了论文,您可以拿个并列一作……”<b />
沈乐无可无不可。反正,论文发不发,钱他总是要掏的。论文的话,他现在虽然不靠这个吃饭,多发一篇,也不会有什么坏处。<b />
如果能顺便看一眼,整个修复,或者说复制的过程,开开眼,长长见识,那就太好了。<b />
他顺便递出去一个u盘。接待他的老师扫了一眼里面的资料,笑容更加生动:<b />
“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啊,那就太好了。嗯,这个缎子是五枚三飞经面缎纹地……”<b />
同行见同行,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手法,做出来的东西,大家一看就懂。<b />
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织物纤维,电子丝绸尺软件分析织物组织,女老师看过一遍,心里就有数:不用自己重做了。<b />
“经线为沉香色,向强捻,双股并用,直径0.5,密度16.12根/;<b />
纬线沉香色,4股并用,每股s弱捻,直径0.17,密度4.28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