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139章 时代特色,先忽悠再说

第139章 时代特色,先忽悠再说(2 / 2)

现在彻底不想看到谢伟了。<b />

“200万,半年时间还。计算器的项目用,项目什么情况,您应该很清楚,如果我们没法尽快搞出来,到时候不只是我们失去市场无法回收研发经费跟获得利润的问题,国家那本来就不多的宝贵外汇,需要分很大一部分用来高价进口成本几十块的计算器。”<b />

谢威也懒得跟李瑞纠缠。他无法理解老头子的性格,明明手里有钱,却不愿意给。<b />

他哪里体会过到处都要钱,问上级要钱的艰难。<b />

“你确定?”<b />

“校长,从我进入学校,什么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情?”<b />

谢威反问。<b />

他的话,还真的把李瑞给问住了。<b />

李瑞认真地想了想,从谢威到学校后,不仅问上级要经费容易了,就连学校的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b />

眼前的谢威,是一个靠谱的年轻人。<b />

“真能半年时间就还钱?”<b />

可他依然有些不确定。<b />

搞研究跟投入生产是两码事。<b />

研究所费的经费,即使有了成果,还需要转换成产品投入市场,卖出去了才能回收。<b />

半年时间,够?<b />

“校企办什么情况您还不清楚嘛!”<b />

谢威一脸自信。<b />

熟悉李瑞性格的他自然不会让对方看出自己是一点底都没有的。<b />

不管怎么说,得先把经费搞到手上。<b />

时代,已经感染了谢威。<b />

“校企办可无法保证在半年时间内就赚取200万的利润。何况,校企办即使赚钱了,还要投入到扩大生产以及升级技术设备等方面,能有200万的结余?”<b />

李瑞总觉得谢威现在说的话不太可信。<b />

虽然谢威一直给他的感觉都是很靠谱。<b />

“您这是一点都不了解校企办啊。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次广交会,红光厂签订了多少外贸订单?都油脂化工厂又签订了多少订单?这些订单,又不是唯一,市场反响好,那不得有持续不断的订单?”<b />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b />

“还有卫生巾,也签了300万的订单呢!”<b />

李瑞听到谢威说的利润来源,心中补充了一句。<b />

没说出来,是觉得他一个大男人,不适合去跟谢威讨论女性私密的日用品。<b />

“谢威啊,要不少点?你知道的,学校在扩建教学楼、实验楼跟宿舍……”<b />

“校长,这可不是市场上买大白菜,可以讨价还价。咱们是为了更多的经费!”<b />

对方松口了,谢威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松口。<b />

李瑞目光紧紧盯着谢威,仿佛要把他内心想法看穿。<b />

谢威一脸自信,根本不会让李瑞看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b />

从上次为了校企办的权利跟李瑞斗了一场后,谢威就清楚,李瑞这种性格,绝对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b />

“好吧。”<b />

李校长一脸肉痛。<b />

200万啊!<b />

学校的流动经费越来越少。<b />

这让李校长丝毫没有安全感。<b />

偌大一个学校,到处都需要钱,都是找他这当家的,他不把手捏紧点,那日子没法过。<b />

“谢威啊,学校啥家底你也清楚,各方面都要钱。咱们要想恢复当年第一军工院校,为国防培养更多的工程师,不仅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到科研领域,同时也需要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快建设……”<b />

肉痛的李校长,苦口婆心地对谢威说道。<b />

“校长,我知道。这200万,就是为了给学校挣更多。只有把计算器搞出来,才能继续搞计算机……而计算机,是军工研究必不可少的,只要研究出来,给咱们学校每个研究所、系配备几台,将会让研究进度大大加快……”<b />

想要少钱?<b />

门儿都没有。<b />

心情能理解,但是不能支持。<b />

“校长,要不先批条子?”<b />

再等下去,万一老头子肉痛,要出变故的。<b />

钱嘛,落袋为安。<b />

李瑞原本还想再说说,准备打感情牌让谢威少要点。<b />

奈何谢威根本不买账,不停地催促。<b />

无奈之下只能写了条子递给谢威。<b />

在谢威伸手去拿的时候,老头子却不愿意松手,脸上肉痛更甚,“谢威啊,省着点啊……”<b />

“校长,我知道!”<b />

李瑞的神态、动作,就像一个贫穷的老父亲面对败家儿子要钱一样,让谢威心中无语到了极点。<b />

自己是败家子儿么?<b />

终于,李瑞松手了。<b />

谢威拿着批条,就快速离开了李瑞的办公室。<b />

生怕李瑞反悔。<b />

“唉!原本我还以为手里的钱能让我轻松个一年半载的,这才多久……”<b />

看着谢威离去的背影,想着学校能动用的流动资金又减少了200万,李校长揉着太阳穴。<b />

脑壳痛。<b />

“你把批条交给我干什么?”<b />

于国峰不解。<b />

看着校长批的200万经费的条子疑惑地问谢威,“咱们系目前经费还充足啊。”<b />

“计算器跟后续的计算机需要的,这两百万,不只是要支付液晶显示屏技术研发……”<b />

“那你给化学系或是物理系啊!”<b />

于国峰更是不理解。<b />

对他来说,没钱谢威会解决。<b />

现在突然给系里两百万,万一自己要把钱挪用到其他项目上呢?<b />

电子工程系所需要研究的技术太多了。<b />

“项目由计算机这边牵头的。于主任,我觉得咱们可以以目前的项目为基础,成立计算机研究所……”<b />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b />

学校并没有独立的计算机研究所,连各个系的划分都不是特别明确。<b />

导致干的事情都是通过教授、领导们私人关系去沟通。<b />

效率太过低下。<b />

“人手本来就不够!”<b />

“架子搭起来先,架子都没有搭起来,以后也不知道哪些地方缺人不是?有了计算机研究所,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或是相关的技术研发,都可以通过研究所来协调,而不是以个人来……”<b />

于国峰认真地听着谢威的话,倒也不反对。<b />

目前的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他是清楚的。<b />

“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通过计算机所走账,而不是院系之间像现在这样随意地分配资金。专款必须专门使用……”<b />

“那还不是你自己开的头么!”<b />

于国峰看着谢威,撇嘴不已。<b />

不过,只是在心中说,而没有明确提出来。<b />

从谢威进入学校,杜国旺以谢威的论文问校长要来了第一批经费,却因为技术难度大,配套不足,机电系的项目进度缓慢,谢威直接把经费挪用到化学系跟计算机项目上。<b />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只要是谢威参与的项目,就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在经费上真正做到专款专用。<b />

“行,你出个章程吧。”<b />

“这事情我不行,得你们牵头。”<b />

谢威摇头。<b />

没有解释,于国峰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b />

不管怎么说,于国峰、梁红斌、康毅三个都是系主任级别的正牌教授,由谢威一个学生来牵头,并且负责,这计算机所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b />

“行,我们几人晚上商量一下。”<b />

“最好是再把梁红玲老师也拉进来,计算机研究所不能没有数学。”<b />

于国峰盯着谢威看了好一阵,让谢威尴尬不已。<b />

自己内心真实想法被对方看清了!<b />

“数学专业那边的师资班,你动了他们的人,怕是很多单位会找你拼命的。”<b />

于国峰提醒谢威。<b />

不就是为了人么!<b />

随着各个项目的快速展开,对于人才需求越来越庞大。<b />

而学校,抛开工农兵大学生不说,恢复高考后才招生两年,全校学生加起来也不过才1000人出头,而建筑系等,没法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b />

谢威能打主义的就是学校师资班的人。<b />

“学生在学校就参与到项目中,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多经验,进入工作单位就能展开工作……”<b />

谢威肯定不会承认,进了项目团队的人,肯定走不了的。<b />

“至于毕业分配,那是学校招生就业办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人分配到各个单位,肯定得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才能去报道。”<b />

在学校待的时间久了,或许是因为哈城冬天太过寒冷的缘故,谢威的脸皮,也厚了不知道多少。<b />

“计算机这边缺人,应该扩大招生规模。”<b />

“你小子整天想啥呢!扩招的事情,咱们能干涉?”<b />

于国峰瞪了谢威一眼。<b />

他肯定不会透露,就因为谢威让学校项目多了不少,今年学校无线电、化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物理等专业,原本有招生的今年扩招,没有的专业也恢复了招生。<b />

这是校长跑到部里以及教育部沟通的结果。<b />

招生人数比上一年扩大了约50%,79级新生将会超过800人。<b />

可目前看来,如此招生人数,根本就不够。<b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 上门冥王 [综漫] 散兵的雷系监护 闺阁藏春-穿回古代写色文(NPH) [综英美] 论库洛牌与哥谭的适配性 末日红细胞 尸王凶猛:妖妻,亲一口 这个世界挺怪 五维 九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