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b />
他的态度让谢威清楚,自己之前的看法是正确的:李校长根本不会同意自己出国。<b />
留学不可能。<b />
连目前去香江都不行。<b />
“你也不用多想,不是不让你出国,等学校的学业完成,到时候如果你依然想出国,即使我没在学校,我也会帮你争取。”<b />
看着谢威落寞的神情,李瑞急忙解释。<b />
他没法告诉谢威,现在谢威出去,在国外待几年再回来,还得从最基础的干起,跟在学校先搞几年,做出成绩去留学后回来,前景完全不同。<b />
这些考量,谢威太年轻,李校长也没法给他交底。<b />
“……”<b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 />
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b />
这年头出国,他还真没想过,以他自己掌握的一些技术,出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配套比国内强很多。<b />
要是真出国了,展现出了能力,还能回来么?<b />
非得铁了心回来,以西方的尿性,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意外身亡了。<b />
“昨晚上没睡好,你睡会儿吧。”<b />
李瑞也不想再跟谢威谈论这话题,这几年,肯定是不会让谢威出去的。<b />
至于出国能学到更多,李校长不可否认。<b />
即使不出国,难道就不能干出成绩来?<b />
氢弹之父也没出国留学过,却能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吊打西方四国几代科学家,让华夏氢弹技术独步全球呢!<b />
谢威还出国干啥?<b />
李校长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部里同意校企办到香江那边开设一个贸易公司,更得考虑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外汇来源。<b />
······<b />
“吴主任,这位是东风油脂化工厂乔岩厂长,厂里的情况就由乔厂长向你们介绍,我这还有事情,就先不陪你们了啊。”<b />
化工局的领导很给面子。<b />
在吴涛跟王征两人找上门后,立即安排人陪同他们一起去划拨给校企办的企业。<b />
东风油脂化工厂。<b />
原本是利用原油提炼矿物基础油,为润滑油生产工厂配套的基础厂。<b />
现在因为设备老化严重、工艺落后,生产计划很少。<b />
厂里原本准备利用现有的设备改造生产肥皂,不过在东北这边好几家肥皂厂规模都不小。<b />
加上化工局又没有足够资金提供给东风油脂厂改造升级生产设备。<b />
这家厂的发展早几年就陷入了停顿。<b />
整个厂只有300多人。<b />
厂里的大型蒸馏设备、脱沥青及精致的溶剂生产设备,有生产校企办手里几种关键材料的设备,否则李校长那么精明的人,肯定不会接手的。<b />
带着两人到化工厂的领导把人介绍给两人后就离开了。<b />
没有多待一分钟。<b />
“两位,厂里情况不容乐观,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去年只生产了三个月……现在欠着一百多万的银行贷款……”<b />
五十出头的乔岩厂长头发已经白。<b />
在化工局领导走后,他也没有隐瞒,直接把厂子的真实情况向两人做了介绍。<b />
“欠银行贷款的事情我们知道。”<b />
吴涛开口,让乔岩厂长意外不已。<b />
“那可是一百多万!今年没有生产计划,工资也发不出,要发工资就只能继续贷款……”<b />
对方是哈工大的人,乔厂长不明白为什么哈工大要来接这个烂摊子。<b />
厂子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b />
换成别的单位来管理,乔厂长跟厂里领导们会巴不得。<b />
可新的主管单位是哈工大啊!<b />
学校有钱,投到建教学楼或是科研方向不好么?<b />
“情况我们之前都了解了。一百多万的贷款不是还有两年多才到期吗?”<b />
吴涛一脸轻松。<b />
在他看来,一百多万的贷款虽然不是一笔小钱,相比厂子将来产生的利润,真不算什么。<b />
根据校企办跟都油脂化工厂签订的合同,仅仅是aes,每吨价格在4800元,以目前都油脂化工厂的产能,每年至少需要360吨。<b />
聚四氟乙烯,价格高达56000元/吨。<b />
过氟烷基化物的价格直接以公斤论价。<b />
还不要说合成香精这些同样以公斤论价的产品。<b />
每一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几乎都是成本的三倍!<b />
“乔厂长,您是哈工大毕业的老人,你的心情我们能理解。请放心,学校了解情况后还愿意接手,肯定有学校的考量,希望您能配合我们……”<b />
王征了解过乔岩。<b />
谢威给他说过,校企办要想更好地发展,领导者工作干起来更容易,就必须了解手下各个单位负责人。<b />
换成其他日子不好过的单位,有新主管单位接手,领导干部都是巴不得的。<b />
至少,可以经常去要经费。<b />
乔岩在去年同样经常跑化工局领导的办公室,都快把领导办公室门槛给踏破了。<b />
之所以对吴涛跟王征两人如此态度,就因为他是哈工大毕业。<b />
“放心,只要学校有吩咐,全厂肯定配合!”<b />
乔岩还想说什么,却见吴涛跟王征两人根本不在意,也就只能闭口不言。<b />
“今天先补发一月工资,顺便提前把二月工资发放了。以后每个月5号准时发放工资!”<b />
“这……”<b />
王征说下午先给全厂干部职工提前发工资,更是让乔岩傻眼。<b />
学校这么有钱的么?<b />
“以后你就习惯了,这是校企办下属企业的规矩,你们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b />
吴涛笑着解释。<b />
14厂那边,校企办接手后就发现,效果杠杠的!<b />
“虽然工人觉悟高,觉悟再高也得吃饭不是?咱们不能只跟大家谈觉悟、讲理想,连他们吃饭都不管!不然就是耍流氓!要让马儿跑,得先让马儿吃饱。没有后顾之忧,大家才能更积极地工作,为厂里发展添砖加瓦。钱不用多发,只要按时发放,大家就会更有积极性……这是一个领导必须明白的道理!”<b />
这话,是谢威很严肃地告诉两人的。<b />
有了14厂的先例,在吴涛带着钱去补发了厂里工资后,14厂的干部职工在小批量试生产学校的h80芯片时那种夜以继日,连休息都放弃,更是为了提高生产质量殚精竭虑,是吴涛之前没想到的。<b />
回来问谢威为什么之前14厂的人明明可以让生产质量更高,却不愿意。<b />
谢威只说了一句:工人当家做主!<b />
工人如何当家做主?<b />
不是让工人来决策厂子的发展方向,而是在决定了发展方向后,充分听取工人群众的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b />
吃大锅饭,质量提升与否都是那么多收入。<b />
一开始还有人去努力提升。<b />
时间长了,领导也不重视,还有多少人能坚持?<b />
有了14厂的先例,吴涛跟王征两人把谢威的话直接信奉为臬,直接就作为校企办的行为准则。<b />
发钱,是吴涛提议的。<b />
王征也支持。<b />
两人没向学校申请,直接动用校企办的钱。<b />
校企办对于这些事情需要自己做主,当时谢威为了这权利跟校长斗了好一阵呢。<b />
当天下午,东风油脂化工厂三百多名干部职工全部到场。<b />
乔岩向所有干部职工宣布工厂不再归属化工局管,而是属于哈工大校企办下属单位,不仅承担学校相关技术转化的重任,同时也会有学校的学生前来实习……<b />
一开始,在寒风中的干部职工们没有什么反应。<b />
谁管不都一样?<b />
可当吴涛提着准备好的现金,由学校财务科调集的出纳跟厂里会计、出纳一起,拉开架势,现场发钱后,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b />
不仅把一月的工资发了,甚至提前发放了二月的工资。<b />
第二天,学校机电系跟化工系安排的师生到厂里后,所有人都是热情洋溢地向前来考察设备,准备改进方案的学校人员努力地介绍各种情况。<b />
“谢威说得没错,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b />
当了解到情况后,吴涛再一次感慨起来。<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