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101章 不给权利谢威不干,李校长被上级责难了

第101章 不给权利谢威不干,李校长被上级责难了(1 / 2)

第101章 不给权利谢威不干,李校长被上级责难了<b />

“与其没有依据地胡乱猜测,不如直接问谢威。开诚布公地谈,也利于以后发展。我相信谢威同志不会反对。”<b />

一大早,李瑞召集学校主要领导在小会议室里开会。<b />

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b />

国家不仅提出改革、开放,更提出加强科学教育事业建设。<b />

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接下来学校工作如何展开,都需要有所准备。<b />

政策出来了,具体如何操作,没人清楚。<b />

李瑞以谢威让他去问上级要政策、建立校企联合办的事情来展开话题,所有人的神情都变得怪异:国家政策出台前,谢威就已经把握住了!<b />

红光厂的一切,完全符合改革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向导,设计开发新产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b />

谢威提前知道国家政策,并且如此运作,吓到了众人。<b />

有人认为是谢威接触的大佬透露过;有人认为谢威是瞎猫撞上死耗子;有人认为谢威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分析出来;更有人不负责任地提出谢威有未卜先知能力……<b />

如此情况下,刘德宝直接提出跟谢威开诚布公地谈。<b />

有一个能准确把握上级政策的人,工作就好干了。<b />

“直接问谢威是最好办法。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普通学生看,现在才发现,依然看轻了他……情报整理能力如此强悍的年轻人,应该好好谈。校长之前不是也说谢威心思缜密,做事都先谋划好了么!”<b />

张鸣秋也开口了。<b />

很快,谢威就出现在会议室。<b />

学校领导大早上小会议室开会,谢威没有丝毫意外。<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刊登《公报》内容的报纸还没到学校,广播已经详细地介绍了会议的内容跟决策。<b />

“你让我等的结果出来了。改革,开放,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说说你的看法吧。”<b />

打量了谢威好一阵,李瑞都没能从他脸上看出任何端倪。<b />

无奈之下只能开门见山。<b />

谢威的看法不重要。<b />

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知道谢威如何知道会有这样政策出台的。<b />

看了一眼众领导的神色,谢威没有犹豫就开口了:<b />

“从76年开始,一些单位计划订单就在逐步削减……红光厂属于军工配套厂,技术基础差,生产设备落后……去年计划订单削减40%,今年更是直接削减70%……在这之前,我也向其他厂了解过情况。基础薄弱、产能落后的厂都处于这种状况。就连军工厂,订单也在削减……”<b />

谢威早就准备好了说辞。<b />

任何政策出台,都伴随着大量调研、试点。<b />

国家不会在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经过测试就推行足以对整个国家造成非常大影响的政策。<b />

“以前红光厂这种自己开发产品、生产不纳入统筹计划是不可能的。在上级号召自力更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问题,还得到上级大力支持,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b />

谢威一脸平静地以红光厂来举例。<b />

78年开始个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在76年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就已经有了端倪。<b />

“确实。以前学校自主立项、自筹经费没问题,自主经营跟自负盈亏这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b />

刘德宝赞同谢威的说法。<b />

其他人点头不已。<b />

政策如何,都是知道的。<b />

“红光厂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想贷款也没有太大可能。自己寻求市场生存是逼不得已……而都油脂化工厂,却没有发不出工资的担忧,但是他们依然成了厂长责任制试点……”<b />

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谢威把都油脂化工厂的试点拿出来说事。<b />

全国的试点,很多。<b />

蓉城跟都距离远,谢威之前也给了解释:厂里安排到都考察市场的销售人员回来告诉谢威的!<b />

敢拿出来说事儿,自然是不怕调查。<b />

“就通过这些你判断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 />

李瑞依然无法完全相信谢威的说辞。<b />

换成他,或是在座任何一个人,得到这些信息都不可能做出如此判断。<b />

“不只是。尼克松访华后,国内开始引进一些先进技术跟装备,与西方国家交流多了起来。引进技术需要大量外汇……国家都缺外汇,所以这几年对能创造外汇的企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b />

能出口创汇的企业,负责人都能横着走。<b />

谁都知道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底子差,能引进技术跟先进装备,无疑是最好的方式。<b />

哪怕最先进的顶级技术被限制,能引进的二手设备都比现在国内提供的先进。<b />

“谢威,改革开放跟出口创汇有什么关系?”<b />

刘德宝不解地问道。<b />

众人同样疑惑地看向谢威。<b />

国家政策改变跟出口创汇,貌似没有什么关系。<b />

出口创汇,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都在搞。<b />

“国内出口的都是初级原材料跟廉价农业产品。诸如贵金属矿石、原油等,要不然就是传统的茶叶等农业产品跟瓷器等手工艺品……这些产品带来的外汇不多,出口一船还换不回来一台先进的机械设备……”<b />

“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要想快速发展,缩短跟国际上的差距,需要投资升级生产技术、新技术研发……恰恰,国家没钱……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b />

此刻,谢威化身一名经济学讲师。<b />

给学校领导上了一堂几十年后高中生都学过的经济基础课。<b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

“上级一直号召各单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就是为了打破恶性循环。全国试点单位不只有红光厂跟都油脂化工厂。我们需要国际上的先进设备跟技术,同样,国内廉价的工业产品也需要国际市场……”<b />

“……”<b />

谢威的话让小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b />

学校领导们没有一个学经济的,通过谢威的介绍算是明白:改革、开放的大势,是历史必然。<b />

经济发展上去了,国家才会强大!<b />

吃大锅饭,经济是难以搞上去的。<b />

“去年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后,恢复高考;今年3月召开科技大会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高考比去年更完善,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也是对教育改革的探索……”<b />

78年科技大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全国六千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会,在座的好几人都参加了这场会议,对于会议内容自然清楚。<b />

自然也清楚这场会议会带来多大的影响。<b />

谢威停顿了一下,等待众人消化后,才继续说道。<b />

“其实,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b />

“……”<b />

众人尽皆默然。<b />

“校企联合办,也算是改革的试点。如何发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有一条,如果学校一直把校企联合办当成给学校自主项目输血的,到时候项目会经费匮乏无法持续,校企联合办同样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发展资金运营不下去!”<b />

说到最后,谢威直接摆明了态度。<b />

校企联合办,必须从学校独立出来,不允许学校把校企联合办当钱袋子。<b />

“若学校希望我参与到校企联合办运营中,就绝对不能插手日常运营。另外,学校非军用技术项目立项,得由校企联合办根据市场需求提出,而不是学校安排!”<b />

摊牌了。<b />

不装了。<b />

谢威直接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校企联合办不允许学校领导胡乱插手,更不允许把校企联合办当钱袋子。<b />

“按你这么说,学校不干涉校企联合办运营,权利集中到管理者手中,那么,谁能确保项目就一定正确?”<b />

李瑞没想到谢威当着学校领导,依然不放弃把校企联合办权利抓在手里的想法。<b />

当即提出了自己的疑惑。<b />

“学校有监督管理权。校企联合办的项目,需要有完善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投资预期收益等报告,并且获得学校同意……”<b />

对于李瑞的质疑,谢威同样准备好了应对方案。<b />

没有领导者愿意下属单位脱离掌控。<b />

谢威并不是跟校长争夺权利,只是为了不让学校把校企联合办变成小金库,疯狂抽血。九十年代,多少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被上级当成现金奶牛疯狂抽血而最终消失在市场上?<b />

······<b />

“老领导,忙着呢?”<b />

最新小说: 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夏小星秦骏 人类销毁计划(NP) 桃源仙医:姑娘,该吃药了! 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 战神空间 潜伏体 武破乾坤 永历大明 精灵:钓鱼佬的雨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