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子是他批的,其他领导也是他说服的。<b />
学校要向相关单位提供急需的人才,就必须扩招。<b />
扩招就需要扩大建筑面积。“部里技术研发人员跟工程师缺口都很大,不只是需要恢复航天专业;既然他们校企办运营得成功,我觉得可以作为试点,看看效果,然后再考虑其他单位改革的事……”<b />
郑部长点头说道。<b />
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b />
人家都说了,要为登月准备。<b />
七机部要是提出这样的工程,肯定会遭到所有主管部门反对的:太过烧钱。对于不了解的领导们来说,搞搞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研究研究具有威慑力、能保护国家安全的导弹就行了。<b />
现在国家穷呢!<b />
专门搞航天相关技术的七机部众领导们自然清楚,航天技术的投入,回报远远高于其他任何领域的投入。<b />
不只是可以促使技术快速发展,更能实现非常高的经济效益。<b />
东方红一号上天后,为了加快航天技术发展,钱院长就提出了搞载人航天工程,71年提出714工程,却因为大推力运载火箭、控制技术太差、技术储备不足等众多因素,搞了几年后,发现目前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撑。<b />
经费缺口更大。<b />
75年3月,714工程不得不下马。<b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 />
李瑞找的理由,是无法反驳的。<b />
虽然学校都没人提出过这方面的技术跟项目,但是他知道领导们想要什么。<b />
“芯片越来越关键,哈工大跟无线电14厂那边合作得通过沪市仪表局,一旦仪表局不支持,会影响到后续发展。干脆把沪市无线电14厂要过来……”<b />
一名领导提议。<b />
沪市无线电14厂一旦隶属七机部,所有问题都是内部的事,不会出现合作受到影响的情况。<b />
“771的产能目前都不饱满……”<b />
“无线电14厂的基础太差,技术实力也不强,要过来需要投资可不少!”<b />
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领导反对。<b />
宋部长默默地叹了口气,开口问众人:<b />
“诸位,电子工业部开始着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事,有没有清楚情况的同志?”<b />
“宋部长,你是指电子工业部准备以彩电产业发展国内半导体跟消费电子,从而推动电子跟半导体相关技术发展的事?”<b />
有领导当即问道。<b />
“对。集成电路发展前景大……引进用于彩电配套的芯片生产线都是比较落后的……科研需要的高性能集成电路,国际上并不对我们出口……高性能芯片供应不上,基础技术研发会受很大影响。部里对高性能通用芯片需求也非常庞大……”<b />
“那就把沪市无线电14厂要过来!”<b />
“关于学校的科研经费这块?”<b />
有人提出了问题。<b />
李瑞说了一堆学校现在的成果,让领导们觉得给学校的科研经费实在太少了些。<b />
“还是先派人去学校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吧!了解学校的科研基础便于后续项目分配。另外呢,看看校企联合办的情况,安排人到那边学习……”<b />
宋部长深知李瑞满嘴跑火车的性格。<b />
李瑞口里没多少靠谱的,搞个火箭模型,在李瑞口中可能就变成建立月球基地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有能实施的完整方案。<b />
“如果学校跟他说的一致,给多少经费合适?”<b />
郑部长询问宋部长。<b />
部里小金库就那点钱,下属各单位都虎视眈眈的。<b />
“不超过1200万。这两天跟一机部沟通一下,把沪市无线电14厂划拨给哈工大。”<b />
“啊?”<b />
众人都愣了。<b />
即使划拨过来,也应该归属部里啊。<b />
在座的却没有谁对1200万如此庞大的经费有质疑。<b />
无他,李瑞说的要上天!<b />
现在谁都没有提这一点,谁都清楚原因。<b />
部里是没法搞的,下属单位自己去搞,部里给点支持,不过分吧?<b />
“李瑞一直哭穷没经费,校企办作为试点,需要得到部分政策、资金倾斜。别的不说,就他们口中的高性能集成电路搞成功了,每年的利润都不止这个数。沪市无线电五厂,去年利润1378万,今年会进一步增长……另外,李瑞同志的岗位暂时先不调整。”<b />
宋部长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b />
明天,宋部长就会离开七机部去别的单位主持工作,李瑞是他准备带走的。<b />
······<b />
“充实校企联合部?学校的事跟我有啥关系?”<b />
看着刘德波跟张鸣秋两人,谢威直接耸肩表示无能为力。<b />
开玩笑呢!<b />
李瑞不放手,还想让自己搞校企办的事?<b />
的精力越多,到时候被抽血太厉害,校企办发展不下去,自己会越闹心。<b />
没人愿意费无数精力搞出来的产业被随时可能有人胡乱插手搞破产。<b />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校长。<b />
谢威相信李瑞不会,后面的继任者呢?<b />
从上次李瑞找他,没同意不插手后,谢威就不再理会校企办的事。<b />
每天泡在实验室里进一步完善过氟烷基化物。<b />
“谢威啊,部里马上要来学校考察校企办。不仅关系到校企办发展,也关系到学校发展。”<b />
张鸣秋苦口婆心地劝着谢威。<b />
李瑞打电话让学校赶紧给校企联合办安排办公室,调配好人员,部里领导会跟他一起来学校考察。<b />
学校一帮领导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b />
无奈之下,只能找到谢威。<b />
哪知道,谢威没得到学校领导不插手的承诺,根本不管。<b />
“领导,学校发展是校领导需要考虑的。作为学生更需要考虑学习的事。实验班的学习压力很大。”<b />
“……”<b />
如同滚刀肉的谢威,让两人很无奈。<b />
“领导,过氟烷基化物理化分析已经完成,生产配方跟工艺也完善了,我这两天得去沪市无线电14厂一趟。”<b />
为了不被领导天天麻烦,谢威索性决定这两天就去沪市。<b />
“搞定了?”<b />
张鸣秋惊喜地问谢威。<b />
“对,我生产了一批,去了那边就可以立即投入实验。”<b />
谢威点头。<b />
原本没打算这么快过去的。<b />
无线电14厂的生产质量提升,效益会提升很多倍。<b />
谢威一直考虑以此为契机,跟沪市无线电14厂谈合作、分利润的事。<b />
8位通用芯片的市场缺口很大,搞出来后,每年的利润会比效益最好的沪市元件五厂都高很多。<b />
谢威不可能让校企办放弃如此大的一个利润来源。<b />
更重要的是后续得想办法影响到14厂甚至沪市仪表局的决策。<b />
再等一两年,国际芯片进入国内市场,产能太低、成本太高,发展跟不上的14厂,为了生存下去,会转向生产彩电显像管甚至黑白显像管!<b />
整个沪市基础良好的集成电路产业,会在未来几十年被国际市场给冲击得七零八落……<b />
“先不着急去沪市。校长把情况向部里做了汇报,部里领导表示会找一机部把无线电14厂从沪市仪表局划归学校……”<b />
刘德宝高兴地告诉谢威。<b />
谢威愣了。<b />
李瑞的操作,出乎他的意料。<b />
这难道就是李瑞不愿意对校企办权利放手的原因?<b />
14划归学校,在这年头没有多少问题。<b />
14厂虽然研制出了1024位移位存储器,跟国外几乎没有代差,甚至比在80年代才通过欧美技术转移才获得相关技术的日韩先进不少,可生产质量太差、成本太高,产品市场规模不大,全厂每年盈利只有二十多万。<b />
根本没法跟在65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元件5厂比。<b />
现在的元件五厂,每年利润超过1500万。<b />
元件五厂才更适合生产谢威所需芯片。没有找上门是因为人家都不一定搭理,元件五厂不可能为了眼前的几十万就抽调精干力量去研究更新工艺。<b />
谢威也没可能跟实力强悍的元件五厂谈利润分成的事。<b />
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时代,元件五厂生产出谢威所需的芯片,会把芯片供应给市场,学校拿不到一分钱的利润。<b />
现在的情况,校企办不能从学校独立出来,谢威更不会干!<b />
“14厂划给学校,校企办更需要独立出来!如果学校不同意,就没得谈!”<b />
谢威坚定地说道。<b />
“谢威,要不先把部里考察团接待了再谈?校企办独立运营不独立运营,咱们后面再讨论。”<b />
“不可能!刘书记,您可不要跟我谈觉悟……”<b />
“……”<b />
见谢威一脸坚定,两人都不知道怎么说。<b />
上级考察团很快就要来了。<b />
校长去部里时,就拍了电报让吴涛跟王征两人回来。<b />
没有谢威参与,吴涛跟王征两人同样不知道校企联合办的运营。<b />
“给校长打电话吧。”<b />
无奈之下,张鸣秋提出了意见。<b />
谢威这小子,太会挑时机了。<b />
可就是不知道校长是否会同意。<b />
“讹诈!他这是在讹诈!”<b />
李瑞在接到电话后,暴跳如雷。<b />
万万没想到,谢威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再一次提出让自己不干涉校企办运营的条件!<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