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女生频道 > 长安好 > 长安好 第732节

长安好 第732节(2 / 2)

王后轻点着头,微红的眼睛看向帐外,眼底已是一派平静。<b />

北狄可汗显然对杀入境来的盛军十分震怒忌惮,五千北狄骑兵很快备齐,蓄势待发。<b />

动兵之前,备下了牲畜祭天,阿史那提烈拿起自己的短刀,亲手杀了两只牲羊,任凭滚热的鲜血沾了满手。<b />

血仿佛染红了他的眼眸,一瞬间,他恍惚又看到了那个总是一身素披的汉人公主,以及那只突然俯冲而下的鹰。<b />

回忆作祟,他一瞬间猛地闭上眼睛,头脸上留下的伤疤仿佛又变得鲜血淋漓,阿史那提烈睁开眼睛时,猛地将短刀穿入羊颈,发泄内心涌动着的恨意与暴虐。<b />

他未曾擦拭手上的血污,跨上马去,带着一身杀意,率兵离开王庭。<b />

冬月至,灰色云层浮动着,送来了初雪的气息。<b />

天将拂晓,京师荣王府内,李隐披衣立于阁楼窗内,静静望着空中飘荡着的细小雪粒。<b />

说来很荒谬,他做了一场噩梦,被惊醒了。<b />

他很少做梦,更从未在梦中感到过惊吓。<b />

他梦到了阿尚。<b />

准确来说,他梦到的是李岁宁,他从未见过李岁宁,梦中她的脸变成了阿尚的模样。<b />

或是日有所思……<b />

太原传回消息,女帝拒绝了他的“相迎”,并言:<b />

【大盛是否得安,不在京畿,而在北境。】<b />

【朕为天子,北境一日未安,朕便一日留守太原。】<b />

【待北境战事告捷,朕自与储君同归。】<b />

话语中非但拒绝了荣王迎其回京的提议,也破除了皇太女已葬身北狄的传言,且愈发坚定地承认并支持着李岁宁作为李氏江山皇太女的身份。<b />

天子此言,传扬甚广,四下议论纷纷。<b />

身处太原的官员中,已有人暗中倒戈荣王,传信告知,女帝此举此言并非受人胁迫,而是主动为之——<b />

李隐由此心生猜疑。<b />

他很了解明后,自然也想过她拒绝返京的可能,但是明后如此坚定而不留后路的态度,已不单单只是在与他抗衡,而像是坚信李岁宁必然能活着回来……<b />

明后从来不是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者,鱼死网破才是她的作风,时至今日她大势已去,她该知晓自己已没有机会重掌皇权,可她仍主动坚定地为李岁宁铺路……是相信李岁宁之后必然会留她一条活路吗?<b />

面对皇权性命之争,明后何以会这般信任李岁宁?<b />

仔细想来,从最开始,明后对李岁宁似乎便有着无由来的信任……<b />

从不信人者,敢去信人,且是去信一个野心勃勃的威胁者……这是为何?因为明后自觉能够掌控对方?她拿什么来掌控?<b />

据他所知,上一个“有幸”被明后以如此态度对待之人,还是阿尚。<b />

李隐本能地想去否认那个荒谬的可能,但此时思及那个梦,以及明洛所言“秘事”,却不禁想——他一心想要避开那心魔,以免被其所扰影响判断,是否反倒因此忽略错失了某些真相?<b />

李隐忽然陷入诡异矛盾的冷静与虚幻并存的感受之中。<b />

他遥望着太原与北境,心间慢慢做出了一个决定。<b />

或许他不该轻敌,不该认定李岁宁就一定不能活着回来……<b />

他很好奇那个真相,但他不打算去亲自印证了。<b />

很多时候,所谓真相是这世间最大的鱼饵,当你走到它面前时,便也落入了它的陷阱中,想反抗却已经晚了。<b />

他终于走到了京师,已至这最后关头,不该再容许任何差池出现……<b />

“她”也好,明后也罢,还有那个真相……统统都留在太原和北境吧。<b />

等来日黄泉下相见,他再亲自与阿尚印证不迟。<b />

死掉的人,只该死后再相见。<b />

李隐一向平静的眼底无声聚起风雪,欲以此风雪埋葬一切意外。<b />

天亮时,李隐折返房中,提笔写下了一封回信。<b />

骆观临前来求见时,一名护卫自阁中行出。<b />

骆观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那远去的护卫。<b />

经他观察,此人乃是荣王心腹,只负责往来传递与剑南道之间的重要信件。<b />

这么早的时辰,必然不会是来向荣王送信的,那么便是要替荣王送信回剑南道了……<b />

可此时剑南道有什么重要之事,竟能让荣王亲自写信?<b />

骆观临看向西面方向,山南西道,剑南道……而剑南道之外,即是异域。<b />

骆观临眼底微动,结合暗中所知以及此时局面,心间迅速浮现一个近乎疯狂的猜测。<b />

“骆先生。”<b />

一名仆从行出,恭敬道:“王爷请先生入内。”<b />

骆观临敛容颔首,踏入阁中。

最新小说: 重生后,娇养的疯批反派学乖了 背叛爱情 和双胞胎兄弟纠缠的日常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难安(兄妹,校园H,1v1)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哑巴小夫郎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