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像温书生说的那样,北地各方都有小朝廷,以温书生的能耐,不管去哪方,肯定能当个大官吧?<b />
这几天接触下来,何大已经看明白了,周山这个县尉很多时候都听温故的,肯定也是为了前程。<b />
那他们这些跟随北上的人,到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跟着沾光?<b />
厉害人物身边都有部下,培养亲信肯定优先选择熟悉的人。<b />
他决定以后在温故面前多展现自己的优点。<b />
让小弟也多表现!<b />
何小弟从早上就开始跑前跑后的,做核对写记录。<b />
明明气温不高,他额头上却渗着一层汗,但精神挺好,说话也有力气多了。<b />
没办法,有时候不大声点儿别人听不见。这院子挺吵的。<b />
“来,小弟,喝点水。”<b />
何大把水壶递过去。<b />
看见何小弟手上拿着一个方形木板,他好奇问道:“你手上拿的什么?”<b />
“这个是用来写字的垫板。温二哥让于铁匠做的,用这个写着方便!”<b />
何小弟兴奋地给何大演示。<b />
木板上带一个长条形的夹子,可以用来夹住书簿,旁边还有个放炭笔的凹槽。<b />
“温二哥说,游学的时候见到别人用过这种呃……办公用品。说很多商队和军队也有这类方便携带的木板呢。”<b />
何大看了看,木板的边边角角还打磨过,不担心划伤。<b />
只是工艺远称不上精工细作,也就凑合能用。<b />
何大又单手拿起来颠一颠,正反瞧了好几眼,稍微厚了点,于铁匠的木工手艺不行啊。<b />
他挑剔地道:“拿久了累不累?”<b />
“不累!”<b />
何小弟眼神晶亮。喝了两口水,瞧一眼周围,见大家没留意这边,凑过来跟何大低声道:<b />
“温二哥还说,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上朝的时候手上也会拿笏板,既遵循古礼,又有记录奏议的功用。根据品级高低,有的是竹木,有的是玉质,还有的用象牙!”<b />
他用这种板子写字的时候,拿着这木板去汇报工作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在做朝政大事,一股油然而生的使命感!<b />
何大目光顿时变了。<b />
手上捏的这块板子重若千钧,连粗糙的工艺都变得华贵。<b />
他用双手托着木板还给何小弟:“多练练!”<b />
重什么重?!<b />
哪里会重!<b />
以后是要拿更贵重笏板的!<b />
“小弟,这文人游学真的是有大用处的啊!你把这次北上逃难当做你的游学,就像姓程的那样,跟在温书生身边多听多看多记!”<b />
何小弟郑重点头:“嗯!”<b />
何大叮嘱完,转回身。<b />
“竹竿”过来找他忆往昔,何大伸手拨一边去。<b />
什么回忆往昔?多久的事情了,别总回头,人要往前看!<b />
真要忆往昔,那也得等到我混出头了,衣锦还乡,再去回忆伤感。<b />
现在没那工夫!<b />
我不配!<b />
没看见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吗!<b />
伤感个屁的伤感,赶紧干活!<b />
很多话不方便说出来,何大指着装了不少货物的牛车,“咱都有自己的大货车了,还想什么小货架!”<b />
批评过跟班,何大又沉下心来,认真地分析如今的队内形势——<b />
首先,青一道长排除,仙长不在此列。<b />
以后温故手下的亲信周山第一,他第二,姓程的书生第三,其他人不了解,但要说于二……机灵不如我,学识不如姓程的,排末尾吧。<b />
于二此时也正在考虑同样的事,他理智思索一番,参考了以前衙门见过的那些人员组成,排下来:<b />
周山,程知,我,何大<b />
何大此人油腔滑调不够稳重,人品不如我,只配排末尾。<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