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邻居了,就连街道上,也会关注这件事情。<b />
这个年代,这么浪费的情况,国家绝对不会提倡出现的。<b />
“呵呵,我听妈说,准备明年给胜武找对象,后年春天到了年龄,就马上结婚。<b />
正好把旧的缝纫机当成结婚礼物送给他,现在提前给他们先用着呗。”<b />
王孟德说道。<b />
何胜文结婚的时候,他们送了几十张的工业券,用来买了一辆自行车,说是借的,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让他们还。<b />
现在再送一台缝纫机,又实用有互补,别看是用过几年的,但因为保养的仔细,最少还能用二三十年。<b />
老何家绝对不会嫌弃,甚至高兴都来不及呢。<b />
缝纫机这种大件可是稀罕的玩意儿,要是没有票或者工业券,有钱也买不到。<b />
“那咱爸妈那边,咋说呀?”<b />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b />
何胜男有些纠结的说道。<b />
隔三差五的往娘家扒拉东西,她可没那么厚的脸皮。<b />
“你放心吧,这事儿我去说,他们绝对不会有意见的。”<b />
王孟德安慰道。<b />
事儿果然如他猜想的那样,吃早饭的时候,他只是在饭桌上提了一嘴,冉小梅就迫不及待的说道:<b />
“孟德,这周末你就去商场里,找你的那个朋友,把新的缝纫机买回来,这旧的给亲家送过去。<b />
天气冷了,他们肯定需要用缝纫机做衣服,正好能用得上。”<b />
周末。<b />
上午的时候,王孟德带着何胜男还有孩子,跟赵小桃和李青柠一起逛了王府井,中午在一起吃了顿饭。<b />
下午的时候,才鼓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买回来一台崭新的脚踏式缝纫机。<b />
抬进院子的时候,可是引起了轰动。<b />
“老王家不是早就有了一台缝纫机了吗?怎么还买一台,能用的的过来么?”<b />
汪二嫂伸长了脖子,盯着发亮的缝纫机,满脸的羡慕道。<b />
“是呀,我记得那还是王孟德在单位获得的奖品呢,都没钱。”<b />
二大妈也垫着脚尖,目不转睛的说道。<b />
“哎呀,有工业券就是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b />
“可不是嘛,咱们院里,也只有三四台,我们家也想买,可惜工业券还差二十几张,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借点买一台回来。”<b />
院里的邻居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b />
这时。<b />
何光耀带着两个儿子兴冲冲的走了过来,自行车后座上,还带了一些工具。<b />
上午的时候,王援朝哥俩骑着自行车过去,跟他说了,让他们下午来运缝纫机。<b />
到了家里,寒暄了几句,何光耀既然来了,也就不在客气。<b />
不过他也没有马上把缝纫机装在自行车上带走,而是和何胜文哥俩一起,开始干起了活——糊窗户、搪炉子。<b />
这时候,京城人都相信“未从水来先叠坝”,所以会提早做过冬的准备。<b />
到了秋末,就会把破旧的窗户纸撕掉,再糊上新高丽纸用以挡风。<b />
炉子也得重新修一下,把旧炉膛的耐火材料敲掉,和好青灰弄好砸实,还必须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冬天才好烧火。<b />
往年,这活都是王孟德来做,由于前段时间太忙,就没来得及。<b />
没想到老丈人心细,发现了这个情况,索性带着两个儿子给帮忙做好。<b />
几天后。<b />
天气越来越冷了。<b />
每个人的办公室里,都开始升起了火炉子。<b />
王孟德今天没有去广安门医院坐诊,也没去学校授课,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泡一杯茶,看看报纸。<b />
突然,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新闻,顿时就来了兴趣。<b />
报纸上的这个标题为《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的新闻,让他有些恍惚。<b />
没想到,国家在五六十年代,居然想过要兴办托拉斯的想法。<b />
虽然在后世,他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也没有见过医药相关的托拉斯企业,但并不妨碍他的兴奋。<b />
以前没成功,那是因为他没有穿越过来,现在他来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b />
而且交通、其他某些工业的托拉斯在他穿越时都还活的好好的,没道理医药就不能存在托拉斯。<b />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后世,1958年-1965年,被称为华国医药产业的第二阶段,是医药行业发展和调整的时期。<b />
为了跳出工业收放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散”的问题,国家在60年的时候,开始讨论试办“托拉斯”的问题,准备做一次经济改革尝试。<b />
但因为恰巧经历了困难时期,这事儿就不了了之。<b />
三年后,国家经济开始好转,试办托拉斯的尝试逐渐展开。<b />
王孟德看到的这个新闻,已经算是旧新闻了,早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国家就原则上同意并批准了试办“托拉斯”这个事儿。<b />
确定了医药、交通等12个行业的第一批托拉斯名单。<b />
等看完了这篇新闻,王孟德拿着报纸,兴致勃勃的往鲁院长的办公室里走去。<b />
到了地儿,正好鲁院长也在,看到他来了之后,便把手中的文件放了下来,也不问来意,便笑着说道:<b />
“王孟德同志,最近辛苦了,坐下来歇一歇,喝杯茶暖一暖。”<b />
说着示意秘书倒一杯热茶给他。<b />
等秘书出去了之后,两个人喝着茶,闲聊了几句,然后王孟德便把来意说了出来:<b />
“院长,这是个好机会呀。<b />
咱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一旦医药托拉斯形成,中医也会受益,对未来华国医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b />
以后说不定,华国越来越多的药品,走出国门,冲击全世界的市场。<b />
到时候,医药所带来的外汇收入,可比现在多的多,甚至能达到十倍、百倍的规模。”<b />
他这可不是夸大,而是实事求是的话。<b />
国内可能要等到九十年代之后,医药市场才会迅速的扩大,但国外可就不一样了,早就已经成熟了。<b />
“你说的是真的?”<b />
本来鲁院长还不太在意,等王孟德说完后,他就有些坐不住了。<b />
现在凭借着几款爆款药品出售,获得的外汇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如果再多十倍,不敢想象。<b />
“院长,我说的绝对是真的”<b />
“好,既然这样,我就带着你现在去找上级领导。”<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