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青山国,王,正<b />
青山国王,名,正。<b />
自其亲政之后,每每必批阅文书至夜深。<b />
可谓,日审国事三车,事必躬亲,不辞辛苦。<b />
可青山国太师当道的这二十多年来,国家吏治的败坏十分之深。<b />
如果,再加上当年的所谓先王时期。<b />
可以说,附骨之疽。<b />
又岂是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根治的了的?!<b />
顾长生在修炼星辰法体之时,时不时的会出来,到自己的这“邻居家”,京城的里面走上一走。<b />
权当饭后随便走走去散散心。<b />
青山国一共不过才百万人口的一个五城的小国。<b />
说是京城,但其实也没有多大。<b />
整座京师也就二三十万的人口罢了。<b />
……<b />
京师,城外。<b />
手中握着一农夫家中之碗,碗中一碗浊茶。<b />
细细品味,面具下的一双眸子清亮深邃。<b />
灵茶,他可喝得,凡物,他亦可品得。<b />
在渝州城时,三个大钱一壶的茶,和这个的味道也差不多,都能厚上脸皮的喝上一整天。<b />
修仙之事,讲究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b />
和心中的念头通达。<b />
顾长生看着田间的瓜果硕硕,品着碗中之茶。<b />
坐在农夫家门口的这个田间地头,屁股下面是一方破木椅子,稍微动一动就会“咯吱”作响。<b />
面前,这个脏兮兮的木桌上是一大壶的浊茶,和几块果肉看起来有些红彤彤的凉瓜。<b />
“这就是我青山国的现状?”<b />
“百姓,百姓穷困,山贼,山贼多如牛毛,官吏,官吏贪婪!”<b />
“还有那些个大家,个个都是欲壑难填贪婪无度之人!”<b />
恰在此时,有三骑而来。<b />
为首者是一青年,一身气质不凡,面如冠玉。<b />
身后,还跟着两个人。<b />
一个家丁模样的,一手中牵马的家将。<b />
“公子,吃块凉瓜消消渴,解解暑,去去气,为这些人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b />
那家丁模样的人唤来这地里的老农,取来几个凉瓜,让家将切开后,递给了前面的那个青年。<b />
顾长生看了这三人一眼,目光平静。<b />
心中略带着点惊讶。<b />
“我曾以为这国事败坏,在于朝堂,却不知,这下面之害,更让人触目而惊心。”<b />
那青年吃下一块凉瓜后,感慨道。<b />
那家丁模样的人,欲言又止。<b />
而那抱剑家将,则事不关己,抱剑无言。<b />
“治国事如烹小鲜,不在一时之事也。”<b />
品着碗中之茶,顾长生淡淡然开口。<b />
那青年侧目看着他,却是一面具之人。<b />
让人看不清楚真面貌。<b />
而这青年,正是青山国王,朱正!<b />
“治国家事犹如烹小鲜……”朱正愣愣自言几句。<b />
后,才回神,看着这人,迫不及待的就赶紧坐了过去。<b />
“公子。”<b />
“不碍事。”朱正不拘小节的摆摆手。<b />
目光看着顾长生,笑道:“先生此言,当真是让人如雷贯耳,特来请教先生方才之言,当以何解尔?”<b />
人间之事,顾长生其实是不想多干涉的。<b />
看顺眼了,指点几句,仅此而已。<b />
整整一个下午时间,很快过去,相谈甚欢。<b />
“先生既有如此之大才,何苦隐居于这山野之间,何不步入社途,取功名,受万人敬仰,名留青史尔?”朱正忍不住问道。<b />
“世俗名流,权利,实非吾之所愿也。”<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