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机的芯片霸主,是联发科!<b />
2时代的芯片霸主,是德州仪器!<b />
直到3时代,高通才凭借da专利和基带优势,取而代之,逐步成为绝对霸主!<b />
然后4/5时代,高通高歌猛进,开始制霸垄断之路!<b />
不过,2011年的高通s3处理器,860系列,和英伟达的tea2一样的双核处理器,都很失败。<b />
高通首发的1.2赫兹版本,更是被骂惨了。<b />
直到后来升级到1.5赫兹,才能用。<b />
到了2012年,高通又推出1.7赫兹的高频版,也就是小米1s用的那枚。<b />
不过这时,英伟达、三星早已推出四核处理器了!<b />
搭载全球首款四核处理器英伟达tea3的htne,已经在三四月份正式上市,全球热销!<b />
而高通的四核处理器要到八月份,才被小米2首发,10月份才正式上市!<b />
哪怕高通四核采用更先进的28n制程,性能功耗更好,基带更强,但比起英伟达、三星晚了足足半年!<b />
半年的时间,ht、三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b />
像是三星s3四核旗舰,上市一百天就卖了2000万台!<b />
星逸手机要用高通四核处理器,就得等半年,影响太大。<b />
至于用高通双核去和友商四核打,这不现实……<b />
小米1代用高通双核处理器,1999的超低价,主打性价比,年初还卖的不错,一旦四核普及了,也不得不降价到1899-1799-1299!<b />
更何况星逸手机卖到3000+,主打高端!<b />
一旦三星、ht都四核了,星逸手机继续用高通双核,还卖三千,那就完了!<b />
怕是彻底拉胯,根本卖不动,只能大规模降价!<b />
若是如此,好不容易打造的高端品牌定位,也就凉了……<b />
这可不行!<b />
因此,王逸在2012年上半年,就得推出四核版本的星逸手机1p!<b />
就得采用英伟达tea3,或者三星猎户座4412四核处理器!<b />
否则根本没法和三星、ht等四核旗舰机竞争。<b />
三星四核处理器虽然外卖,但会卡脖子,不靠谱。<b />
如此说来,不管是抢四核处理器首发,还是制衡高通,王逸都得和英伟达达成合作!<b />
当然,王逸不会跟着英伟达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多处理器战略!<b />
像是明年下半年发布的星逸手机二代,就得引入高通的四核处理器apq8064,抢iphne5的用户!<b />
毕竟iphne5国内没有首发,得12月份才上市。<b />
其实,多处理器战略,也是很多品牌的战略选择。<b />
比如2013年,雷布斯为了摆脱对高通的依赖,在小米三上采用了双处理器战略。<b />
联通版/电信版小米三,依旧采用高通骁龙800处理器。<b />
而移动版小米三,则引入英伟达tea4处理器。<b />
为此,老黄亲自上台,说了好几句小米威武!<b />
但可惜,tea4跑分比高通800都高,但发热严重,翻车了!<b />
至于原因,只能说老黄刀法不准,该收敛的pu,他太激进。<b />
tea4pu采用4+1核a15架构,主频高达1.8赫兹!<b />
没错,小核也是a15!<b />
即便运行小应用,也得动a15,发热能不高吗?<b />
但凡把小核a15换成低功耗的a7,都不会发热这么严重!<b />
而该激进的pu,老黄又开始挤牙膏了!<b />
放着先进的开普勒架构不用,非得挤牙膏,用过时的分离渲染,还不支持penles3.0。<b />
这直接导致tea4的pu很垃圾,完全落后高通800!<b />
此外,英伟达收购了基带公司,有自己的基带,但直到tea4i上才集成基带。<b />
而tea4依旧采用外挂基带,导致发热更严重。<b />
而同期的高通800已经集成基带芯片了,功耗更低,信号更好!<b />
对此,王逸都很无语。<b />
英伟达若是联发科,实在是实力有限也就罢了。<b />
问题是英伟达实力强大,明明能做出顶级芯片,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b />
该挤牙膏的pu,不知道收敛。该释放性能的pu,又开始挤牙膏!<b />
于是刚经历了tea3的成功,tea4就全线溃败。<b />
最终不得不退出移动处理器市场,专攻平板处理器和车机处理器。<b />
不过王逸明年,抢先使用英伟达首发的四核处理器tea3,成了英伟达的大客户,在tea4的设计上,也就能有一定的话语权!<b />
到时候让老黄把tea4的pu小核,从a15换成a7。<b />
再把pu升级成teak1的开普勒架构!<b />
再集成基带!<b />
那tea4焕然一新,发热功耗都会大幅度降低,pu性能大幅度提高,就不会翻车了。<b />
相反,会成为一代很优秀的处理器,甚至干翻高通都有希望!<b />
当然,英伟达的处理器比高通便宜得多,还不用交高通税,对王逸也是好事。<b />
两家竞争,有英伟达制约,高通无法垄断,也就不会不断抬价,高通税也不会像前世那么高!<b />
王逸打算采取多处理器战略,让高通、英伟达竞争,谁的处理器性价比高,就用谁的!<b />
谁翻车了,就放弃谁!<b />
比如2015年的高通火龙810,王逸完全可以放弃,然后选择英伟达处理器。<b />
可若是没有英伟达,王逸只能和小米等品牌一样,硬着头皮用高通810,然后多年积累的口碑,毁于一旦……<b />
小米一直有高端梦,推出小米nte,铆足劲冲高端,就是被高通810扼杀了!<b />
高端梦碎!<b />
吓得雷布斯一整年,都没有出数字旗舰机,直到820发布……<b />
当然,多芯片战略,王逸的目标不只是高通、英伟达,中低端还会用联发科!<b />
甚至,华为海思半导体也是合作目标。<b />
只是海思的第一代处理器k3v2很是拉胯,华为用户都在骂,王逸也不想用。<b />
直到2014年,海思麒麟910发布,才开始逆袭。<b />
年中的920更是开始追赶高通、三星。<b />
等到2015年的麒麟950,都能和高通三星掰手腕了!<b />
不过这几款芯片出的太晚,王逸等不到那!<b />
当下的多芯片战略只是过度,等王逸实力雄厚了,还是得研发设计自己的芯片!<b />
至于直接收购国外的芯片研发部门,这不太容易。<b />
这种芯片研发部门,王逸要收购,帝国官方怕是不会答应,肯定会百般阻挠!<b />
但王逸可以曲线进行,比如把核心大佬挖过来!<b />
只要核心大佬挖过来,再高薪招半导体顶尖人才,完全可以实现芯片自主研发设计。<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