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丽<b />
元祐二年四月辛卯(初十)。<b />
赵煦刚刚醒来,洗漱好,正在用早膳。<b />
石得一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大家,老臣查清楚了……”<b />
“嗯?”<b />
“却是驸马都尉、密州观察使张敦礼在入宫拜谒太后时,无意说了几句市井议论……”石得一汇报着他的调查结果:“太后娘娘闻而心惊,乃命左右查问,得法云寺秀在禅师之语,言及旱灾,有朝廷不经佛故之语……”<b />
赵煦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回过头来,面无表情,冷冷的问道:“是吗?”<b />
“老臣岂敢欺瞒圣聪?”石得一躬身答道。<b />
赵煦的眼睛,在他身上停留了很久。<b />
石得一只能是躬着身子,低着头,一副巍巍颤颤的模样。<b />
赵煦过了良久,才终于道:“皇考与朕,待观察不薄啊!”<b />
“何故观察总与朕父子为难!”<b />
“难道说,他的魂魄已经被恶鬼所勾走了?”<b />
石得一记得很清楚,上次官家这样说的时候,还是去年,淮南大旱的时候,愿成僧写信去江宁,企图鼓动江宁那位发声。<b />
彼时的官家,就曾如此评价愿成僧——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勾走了吗?<b />
后来,愿成僧的魂魄有没有被恶鬼勾走没有人知道。<b />
但他的人,肯定是到了地狱!<b />
开封府推官杨文元亲自审判、定罪,以传习妖法、妖言祸国、败坏人伦的罪名,判处刺配雷州。<b />
如今,官家嘴里再次吐出一句‘难道说,他的魂魄已经被恶鬼所勾走了?’。<b />
石得一已经能感受到,凛冽的杀机。<b />
“盯住他!”耳畔,官家的吩咐回荡着:“严查他!”<b />
“朕要知晓,张观察最近的一切行踪、言行!”<b />
“诺!”石得一躬身领命。<b />
他就是干这个的。<b />
就是给皇帝当耳朵和眼睛的。<b />
送走石得一,赵煦连吃饭的心思也没有多少了。<b />
只囫囵的吃了些,就命人撤下。<b />
因为,实在是恶心坏了!<b />
“朕若不给汝一点颜色瞧瞧……世人又怎知,朕还有怒目金刚?”<b />
这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惩治一下这个驸马都尉,所谓的姑父了。<b />
这张敦礼,是太皇太后第三女,寿康公主(元丰八年,已加封冀国大长公主,但因北宋公主封号,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所以大众习惯以其始封号相称,只在正式场合,用其加封头衔)的丈夫。<b />
他也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位非勋贵武臣士大夫出身的驸马都尉。<b />
在尚寿康公主前,他甚至连官身都没有,只是布衣白身。<b />
其被选尚公主,纯粹是因为,赵煦的父皇,目睹了自己最亲近的姐姐宝安公主(王诜妻,元丰八年加封越国大长公主)婚姻的极度不幸,所以不允许自己的妹妹寿康,再嫁外戚。<b />
于是,在熙宁元年,亲自主持了驸马遴选工作。<b />
挑来挑去,最终挑中了这个张敦礼。<b />
而此君与王诜那个家伙一样,也是个画家。<b />
其作品在后世,受很多人追捧。<b />
特别是弘历,爱的不行,在其画作上盖满了章。<b />
然而,其人品也与王诜无二。<b />
甚至,比王诜更可恶!<b />
因为,王诜虽然混蛋,但终究不敢涉足政治。<b />
张敦礼却不同,非但疯狂涉足政治,还是坚定的旧党。<b />
尤其是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总是想方设法的刷存在感,给旧党摇旗呐喊。<b />
等赵煦亲政,章惇执政,开始清算旧党。<b />
他自也没逃过清算——敦礼忘德犯分,丑正朋邪。密封章疏,诋毁先烈!<b />
奈何,寿康公主还在世。<b />
面对入宫哭哭啼啼的姑姑,赵煦也是心软了。<b />
于是,只责授其右千牛卫大将军,让他去反省反省。<b />
这一世,赵煦从庆宁宫醒来后,一直也没有为难他。<b />
甚至,还曾对其颇为优厚。<b />
这是因为赵煦考虑到,这张敦礼或许只是在进行政治投机。<b />
所以,也就没有怪罪。<b />
哪成想,他却将赵煦的宽宥、仁厚,当成了软弱。<b />
现在,他敢为了和尚们的事情,去向太后面前进谗言。<b />
那么将来,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赵煦已经不敢想了。<b />
无论是出于皇权的本能警惕,还是对于踩到自己底线的怒意。<b />
赵煦此番,都不会让他轻易过关。<b />
甚至,已是打算,将之做成一个范本,一个榜样,一个对照组,杀鸡给猴看。<b />
让那些宗室外戚们都知道——要么跟着天子走,要么就乖乖闭嘴,当自己的寓公。<b />
舍此之外,他们没有第三条可选的道路!<b />
……<b />
因为张敦礼,赵煦整个上午的心情,都不是太好。<b />
好在,到了下午,他终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b />
这个好消息是刑恕带来的。<b />
“陛下,瓦桥关急报,北虏已将约定的白银二十万两,送抵瓦桥关内。”<b />
“河北方面言,已安排兵马押运入京!”<b />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b />
自澶渊之盟以来,只有大宋往辽国送银子,这辽国反向送银子来大宋,还是第一次!<b />
可喜可贺!<b />
“辛苦学士了!”赵煦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一脸矜持,但明显无法压抑的刑恕说道:“朕和天下苍生,都不会忘记学士的功劳!”<b />
刑恕赶忙道:“为陛下,为社稷,臣敢不尽忠?”<b />
但他那嘴角的笑意,却是无法再压抑了。<b />
“学士立此大功,朕自当厚赏!”赵煦想了想,将冯景唤到面前,吩咐道:“冯景啊,代朕去走一趟礼部,嘱咐查询祖宗故事,追赠翰林学士刑恕三代父祖,并特旨许刑恕可荫一子为官。”<b />
刑恕听着,赶忙起身谢恩。<b />
赵煦微笑着,命人将他扶起来,道:“学士旦可安心为国建功立业,朕绝不吝赏赐!”<b />
刑恕对此,自然是相信的,当即便誓言,要为报偿天子恩典而鞠躬尽瘁。<b />
因为,赵煦的大方,有目共睹,他画的饼,通常都能兑现。<b />
而且,赏赐绝不含糊!<b />
也不拘出身,不限背景。<b />
只要立功,就一定有赏,特别是做了那些符合这位天子要求的事情的人,必是重赏!<b />
太医钱乙,伎术官韩公廉、国手郭熙,都因有功而被超拔,后两人甚至得许换文资。<b />
连这种小人物,都能足额甚至超额得到赏赐。<b />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b />
这也是目前,帝党日盛一日的缘故。????没办法!<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