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涟漪(1 / 2)

第720章 涟漪<b />

都堂。<b />

吕公著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韩绛谢表推荐了吕惠卿的事情。<b />

他的脸色瞬间僵住,过了好久,才挤出来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左相公忠体国,为国举贤,真乃我辈楷模!”<b />

但心中,却是只恨不得将韩绛的祖宗十八代都轮番骂上一遍!<b />

那吕吉甫当年在朝,可是出了名的刺头!<b />

天天不是在和人斗争,就是在找人斗争的路上!<b />

不止是旧党君子们,被他斗的人仰马翻。<b />

便是新党的小人们,也是被其逼得狼狈不已。<b />

别以为,他当年在朝,只得罪过一个韩绛。<b />

曾布、章惇、蔡确、王珪……<b />

甚至就连王安石的爱子王雱……<b />

只要能得罪的人,他都得罪了一遍。<b />

他要是回朝,吕公著只觉得头皮发麻,心中甚至生出些疲惫之感。<b />

奈何他是右相,马上就要接任为左相,成为这大宋秉政的宰相。<b />

宰相必须宽容大度,也必须表现出能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b />

不然,就可能被人指责为当代的李林甫。<b />

吕公著需要大度。<b />

他的学生李常就不一样了。<b />

一听说韩绛致仕谢表举荐了吕惠卿,李常当即就有些破防了。<b />

而且他的反应之剧烈,堪称是都堂之中,最强烈的一个人。<b />

因为,和别人不一样,他李常李公择,是真的吃过吕惠卿这个福建子的亏的。<b />

说起来,李常当年和吕惠卿还是好朋友——治平年间,李常、吕惠卿、沈括还有如今的刑部尚书王存四人皆在馆阁学习。<b />

彼此很快熟悉,闲暇之余,经常聚在一起写诗论文,互相交流。<b />

那个时候,吕惠卿就已经开始显露出他锋芒毕露,得理不饶人的性子。<b />

等到熙宁的时候,吕惠卿得到王安石重用,就彻底不装了。<b />

李常当时,曾受王安石推荐,出任谏官。<b />

但,李常强烈反对青苗法,认为这个法令必定坏事、害民。<b />

于是,吕惠卿跑来威胁他:“君何得负介甫?我能使君终身不如人!”<b />

你要敢辜负介甫相公,我就能压你一辈子,叫你终生为下吏!<b />

李常自不肯受这个威胁,坚决不妥协,并在数日后的朝议上,坚决反对青苗法的实施。<b />

还说这个事情,必定害民。<b />

然而,先帝态度坚决,于是李常只能是自请外郡。<b />

果不其然,事后,吕惠卿指使了很多人来打压他李常。<b />

但李常坚决的与这些人做着斗争(注1)。<b />

如今,韩绛在致仕时,举荐吕惠卿。<b />

一旦吕惠卿回朝……<b />

以其性格,李常知道,他一定会践行当年的诺言。<b />

那个福建子,必然与他为难。<b />

想到这里,李常就握紧了拳头:“吾绝不能做事不管!”<b />

“必须上书,必须与两宫、陛下阐明此事!”<b />

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写奏折,议论这个事情。<b />

但思来想去,直到这天下值,他都没有拿定主意。<b />

主要是,他需要斟酌用词,必须在尽量委婉的同时,还能说服两宫与天子。<b />

没办法!<b />

吕惠卿是韩绛举荐的。<b />

而韩绛,如今已正式致仕。<b />

若他言辞激烈的反对此事,就很容易给人错觉,以为他不尊重韩绛这个致仕的前宰相。<b />

更何况,他还需要顾忌少主的态度。<b />

张之谏一案,可是直白的显露过少主对吕惠卿的保护态度。<b />

于是,李常直到回到家,还没有想好腹稿。<b />

正好,这个时候他的外甥黄庭坚,来他府邸看望他。<b />

“鲁直来的正好……”李常一看到自己这个外甥,顿时大喜:“吾正欲遣人寻鲁直呢!”<b />

黄庭坚一听就反应过来,问道:“可是为了康国公举荐吕经略一事?”<b />

“嗯!”李常道:“那福建子,乃是睚眦必报的小人,其当年在朝,便迫害了不知多少君子贤人。”<b />

“如今左相推举……我恐其若回朝,则都堂将永无宁日!”<b />

这是肯定的!<b />

别说是旧党的君子正人了。<b />

便是新党的那些大臣,谁又愿意看到吕惠卿回京?<b />

元丰时代,为了防止吕惠卿回朝,新党、旧党的大臣们,甚至曾默契的联手过。<b />

黄庭坚想了想,道:“舅父大人,小甥以为,如今想要阻吕经略回朝,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御前,赞其为官,美其功劳了……”<b />

“嗯?”李常皱起眉头。<b />

黄庭坚解释道:“舅父也当知,当朝天子,于吕经略似乎颇有好感。”<b />

“而自兴龙节,群臣共拥天子,以天子聪慧,可直除大臣。”<b />

“故此若天子圣意已定,哪怕朝野皆毁,吕经略也能回朝。”<b />

李常点点头。<b />

去年的兴龙节,群臣集体上表,拥戴天子。<b />

不止让两宫同意了,从此以后,宰执大臣可取旨于福宁殿。<b />

还让天子正式拥有了无需两宫同意,直接除授大臣的权力。<b />

而天子拜授宰执大臣,乃是天子的权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置喙。<b />

也不可能有人有那个胆子,来反对、质疑。<b />

除非他想自绝于天下,成为无君无父的乱臣贼子。<b />

故此,只要天子愿意,宫中一张黄麻纸降下,吕惠卿就将即刻回京!<b />

“所以……”黄庭坚道:“大人,小甥以为,若要阻其回朝,便只能是曲而为之……”<b />

李常的眼睛亮了起来。<b />

黄庭坚的意思他自是懂的。<b />

吕惠卿这些年来,一直在鄜延路、河东为官,主持对西贼的战略。<b />

这些年来,他几乎所有功劳、政绩,都来自于军事上。<b />

在民政上,乏善可陈。甚至有着很多可供人攻击的口实。<b />

故,黄庭坚的意思,其实就是将吕惠卿向着一个文臣名帅的方向塑造其在宫中的形象。<b />

只要宫中天子和两宫都形成了‘吕惠卿确实很能干,但他的能干,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b />

那么,天子和两宫就都可能倾向于,继续任用其戍边。<b />

河东是不能呆了。<b />

但陕西诸路以及熙河路,都可以安排他。<b />

就是……<b />

“若如此,天下苍生虽幸,而州郡何辜?”李常叹道。<b />

黄庭坚拜道:“大人,小甥闻当年范文正公主持庆历新政,有言者请文正公手下留情……”<b />

“文正公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b />

“今日之事亦然!”<b />

“一路哭,何如天下哭?!”<b />

李常颔首道:“善!”<b />

“鲁直所言甚是!一路哭,何如天下哭!”<b />

“就是苦了那一路百姓……何其无辜啊!”<b />

作为吕惠卿昔年的好友,李常对吕惠卿的性格非常熟悉。<b />

在吕惠卿看来,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如何根本不重要。<b />

所以,他主政的河东路,这些年来,为了扰耕,也为了消耗西贼。<b />

不仅仅掏空了河东一路州郡的府库,使百姓极为疲惫。<b />

还需要让河北与京东路,输送大批钱帛、甲械,才能维持得了河东的摊子。<b />

虽说,吕惠卿这样穷兵黩武,使河东一路的官军战力大增。<b />

至少可以依靠吴堡和葭芦寨这两个前进基地,不断袭扰西贼左厢,使其左厢主力动弹不得,无法支援陕西、熙河。<b />

去年西贼大入的情况下,河东官军更是大宋唯一一路主动进攻,并深入西贼腹地,使其整个左厢,甚至是黑山威福监军司的兵力,都只能留在横山北麓。<b />

但,这改变不了,吕惠卿主政下的河东百姓,极度困苦的现状。<b />

连晋、绛这样的富裕州,一场旱灾过后,竟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b />

以至于连吕惠卿都捂不住盖子了,只能和朝廷求援,请求减免赋税,增加宽剩钱的额度。<b />

……<b />

文府。<b />

文彦博在文贻庆的搀扶下,缓缓的坐到了塌上。<b />

“当世啊……”文彦博靠在软塌上,向着来访的冯京叹道:“你我又老了一岁了啊!”<b />

冯京拱手道:“是啊……”<b />

“太师,你我又老了一岁了。”<b />

“听说太师的女婿包绶,这几日就要启程,前往熙河为官了?”冯京问道。“嗯!”文彦博对着皇城方向拱手:“蒙天子厚爱,两宫慈圣垂爱,以恩荫为宣德郎,并授熙州通判,如今已是拿到了吏部告身,已定了二月乙酉(初二)离京。”<b />

最新小说: 我靠魔术混西幻 失徨之歌 《平行世界:文明是被圈养的幻象》 我於真理中登神 星穹燃尽 星辰崛起 七轮 协奏短篇集 三界仙缘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