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九十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第六百九十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1 / 2)

向太后自也听说了太皇太后的词头被缴还的事情。<b />

急匆匆的赶到庆寿宫。<b />

当她赶到的时候,刚好是太皇太后在说:“那老身也就不碍他们的眼了。”<b />

“索性从此撤帘,就在这庆寿宫吃斋念佛,为先帝与英庙祈福,也为官家和社稷祈福……”<b />

向太后顿时脸色一黑。<b />

作为媳妇,她哪里听不出,婆婆这是在阴阳怪气,而是气到了极点的那种!<b />

她连忙带着人,走入殿中,来到太皇太后面前,盈盈一福:“新妇给娘娘请安。”<b />

然后,她就拉着赵煦,坐到太皇太后身边。<b />

当了二十多年媳妇,她对太皇太后的脾气,早就摸透了,知道对她只能顺毛捋。<b />

于是,便说了许多好话,还拉着赵煦一起敲边鼓。<b />

其实,太皇太后要的,也是向太后和赵煦的态度罢了。<b />

见着向太后和赵煦的姿态,于是便顺坡下驴,态度终于是和缓了下来。<b />

向太后见着,这才问道:“娘娘究竟因何气恼?”<b />

赵煦连忙把事情说了一遍。<b />

向太后装着听了一会,便道:“那曾舍人既缴还了词头,娘娘换一个人来写就是!”<b />

“何必与之置气?”<b />

说着,向太后就问着在身旁的粱惟简:“粱惟简,现在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都有谁?”<b />

“奏知娘娘,先下中书省共有四位舍人。”<b />

“除曾舍人外,还有孔舍人(孔文仲)、钱舍人(钱勰)、苏舍人(苏辙),具是今年拜授……”<b />

这也是新朝的特点。<b />

中书省、门下省,都会不断淘换新血,以寻找到适合的人。<b />

如今,光是中书省就已经换了三轮中书舍人了。<b />

其中钱勰则是今年年中拜任,而孔文仲则是在十月份拜任。<b />

曾肇和苏辙,则是最近一起拜授的。<b />

向太后沉吟片刻,看向赵煦:“六哥,苏舍人是六哥的近臣,不如六哥下诏,命苏舍人撰写词头……”<b />

赵煦听着,犹豫起来,苏辙来写这个词头?<b />

怕不是会被秒拒!<b />

甚至可能引发更大涟漪!<b />

因为苏辙有洁癖!<b />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给一个有阉党嫌疑的大臣写词头的。<b />

那还不如杀了他。<b />

苏辙不行,孔文仲就更不行了!<b />

因为孔文仲的洁癖比苏辙更加严重,他是属于那种不会拐弯的人。<b />

想当年,孔文仲被范镇推荐参加制举,在考试前,好多人都劝他,不要生事,别惹麻烦。<b />

但他偏不!<b />

当殿将王安石变法逐条批驳!<b />

让王安石暴跳如雷!<b />

于是,求锤得锤,被罢官归乡。<b />

而孔文仲至今是将这个事情当成自己的荣耀看待的。<b />

所以,叫孔文仲来写词头,只会有一個结果——自取其辱!<b />

故此,算来算去,大抵也只有钱勰这个钱家人有那么一点可能愿意来写这个词头了。<b />

但问题是,钱家人,自钱惟演后,也在向着清流靠拢。<b />

所以,哪怕钱勰也大概率会拒绝。<b />

文臣就是这样的!<b />

名声比命还要重要!<b />

这就是为什么,赵煦要将刑恕提拔为翰林学士的缘故。<b />

这大宋天下,能符合翰林学士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能没有任何道德压力的,随意切换自己的形态的士大夫,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b />

刑恕刑和叔,就是其中之一。<b />

属于比现代的白鳍豚还要珍惜的物种。<b />

不过呢……<b />

赵煦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可能还是个好事!”<b />

于是道:“儿臣这就去召见苏舍人。”<b />

……<b />

事情,一如赵煦所料。<b />

当他召见苏辙,下令让苏辙来写叶康直的词头的时候。<b />

苏辙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伏地拜道:“陛下,臣与叶康直素不相识,也从未有过恩怨……”<b />

这就是先摘清楚自己了。<b />

“然,前时两宫命中书舍人曾肇撰写词头,臣在旁亲见曾肇曰:当初五路伐夏,康直调发刍粮,一路骚然,民怨沸腾,先帝以其措置无状,有诏尝欲械系,意欲治罪,因此不敢撰词!”<b />

“右谏议大夫鲜于侁也言:初,康直获罪时,以奴事李宪,宪因此谋救,竟使其脱罪!”<b />

“今朝廷欲用为一路帅臣公议不允,乞陛下明察之!”苏辙说着,再拜顿首。<b />

赵煦听着,脸一黑,你们这是抓着李宪不放了是吧?<b />

想想也对,去年这些士大夫没有搞掉李宪,心里面一直憋着一口气。<b />

如今,抓到机会,自然是要穷追猛打,将李宪掐死。<b />

最好将之钉死在耻辱柱上,再踩上一万脚。<b />

没办法,李宪身上的debuff太多了。<b />

内臣、边帅、大将、曾经手握重兵、战功赫赫……<b />

简直是唐代北衙的那些权势滔天的大貂铛们的翻版。<b />

所以,文臣们只要听到李宪两个字,就难免ptsd,联想到中晚唐时代,那些手握重兵,废立天子,杀宰相如杀鸡的权阉。<b />

而李宪现在又碰到了另一条红线——勾结文臣。<b />

而且,有文臣‘奴事/谄事’于他。<b />

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什么?<b />

清流士大夫,是绝不会坐视这样的事情的。<b />

防微杜渐也好,以儆效尤也罢。<b />

他们都会推进这个议程。<b />

而作为皇帝,赵煦是不能在这个事情上,对这些人设置障碍的。<b />

原因很简单——这是大宋的政治传统。<b />

在面对宗室、外戚、武臣、内臣的时候,实际上,皇帝和文臣士大夫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b />

文臣们是可以随意对宗室、外戚、武臣、内臣的不法行为进行弹劾、攻讦的。<b />

他们骂的越凶,皇帝回护、偏袒宗室、外戚、武臣、内臣的时候,得到的感激和感恩就越多。<b />

同时,这也方便皇帝可以随时的罢黜、下狱、处死那些不听话的家伙。<b />

这就是大宋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另一重含义。<b />

所以,大宋历史上才会出现那么多,‘敢于直言犯谏’,而且‘不畏权贵’的大臣。<b />

而政治传统一旦被破坏,后果将是毁灭性的。<b />

所以,赵煦也只能是耐心的听着苏辙说完他的话,才沉声道:“卿所言,固为良言。”<b />

“然则,叶康直乃太母所除……”<b />

“朕为人孙,当奉孝道……”<b />

说着,赵煦就起身,对苏辙道:“还请舍人,为朕制词,以安太母之心!”<b />

苏辙顿首再拜,他的眼睛在此刻,一下子就红了。<b />

在苏辙的视角看来,这是天子被庆寿宫道德绑架了。<b />

这,怎么能行呢?<b />

陛下,您要支棱起来啊!<b />

庆寿宫太皇太后此举,乃是戕害国法,破坏制度。<b />

只是,话到嘴边,苏辙就咽了下去。<b />

在他的视角来看,此事,君父已陷于两难之间。<b />

一边是朝廷法度,一边是祖孙亲情。<b />

最新小说: 我靠魔术混西幻 失徨之歌 《平行世界:文明是被圈养的幻象》 我於真理中登神 星穹燃尽 星辰崛起 七轮 协奏短篇集 三界仙缘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