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佾看着那个搀扶着自己的少年官家,他诚惶诚恐的道:“官家是君,老臣是臣……”<b />
“无论如何,君臣之礼不可废啊!”<b />
说着,他就感慨起来:“官家是明君,仁君,奈何老臣老朽,已没几年时间了……”<b />
“若老臣能年轻十岁,那该多好啊!”<b />
赵煦一听,就明白了,老国舅这是在给他递话呢!<b />
赵煦立刻就道:“舅祖何出此言?”<b />
“以我看来,舅祖老当益壮,定可长命百岁!”<b />
“唉……”曹佾叹道:“老臣的身体,老臣是知道的……”<b />
“怕是没几年活头啰!”<b />
“而诸子顽劣,子孙不孝……恐怕……唉……”<b />
赵煦听着,当然知道,曹佾在和他说什么?<b />
无非不过是想要一个承诺。<b />
一个他死后,曹家富贵不衰的承诺。<b />
于是,赵煦道:“舅祖言重了!”<b />
“依我看,舅祖诸子,皆是孝子,而舅祖诸孙,也都颇为贤明。”<b />
“尤其是伴读曹晔以我观之,必成国家栋梁!”<b />
这就是暗示曹佾——您放心,您之后,朕不会亏待曹家,不会做那种过河拆桥,人走茶凉的事情。<b />
至少,朕会保证曹晔的地位,让其将来有机会继承您在朝中的地位。<b />
曹佾自然是听得懂的。<b />
他当即笑起来,道:“唉……老臣诸子顽劣,哪有官家说的这么好……”<b />
“倒是曹晔……勉强还算可以造化吧!”<b />
“舅祖言重了!”<b />
……<b />
陪着曹佾说了一会话,赵煦假作疲惫,与两宫说了一声,便在左右簇拥下,到了庆寿宫的内寝之中。<b />
然后,赵煦就命人,将高遵路召到内寝。<b />
高遵路在被通知的时候,还是有些懵逼的。<b />
因为他从未料到,自己会被官家召见。<b />
慌乱下,他只能急急忙忙整理一下衣冠,就跟着来传召他的内臣,进了内寝,到了庆寿宫的东阁。<b />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端坐在帷幕中,静静的看着他。<b />
高遵路连忙跪下来,四拜后奏道:“臣,杭州兵马都监遵路,恭问陛下圣躬万福!”<b />
“朕万福!”赵煦隔着帷幕,看向高遵路。<b />
“知道朕缘何要召见爱卿吗?”赵煦问着。<b />
高遵路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硬着头皮道:“臣惶恐,望陛下示下。”<b />
赵煦轻声道:“朕今日收到了明州知州陈睦的急报。”<b />
“陈睦言,似有自称‘占城国进奉使’之人,十一月初从明州登陆,欲入朝朝觐……”<b />
“然彼等行至越州与杭州交界,却忽遭驿馆大火,数十人尽数葬身火海……”<b />
“卿为杭州兵马都监,未知可曾听闻此事?”<b />
高遵路顿时瑟瑟发抖起来。<b />
在心中,他暗骂了一通明州的陈睦:“陈和叔……汝多管闲事!”<b />
“将来必叫汝好看!”<b />
可事已至此,他也是没有胆子敢继续瞒着了,当即顿首拜道:“臣死罪!死罪!”<b />
“请陛下降罪!”<b />
算是认下了这个事情,就是他主使的。<b />
但他也是不会出卖高遵甫的。<b />
因为高遵甫给他的实在太多了。<b />
同时也是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哪怕是被人捅到朝堂上,对他来说了不起不过是罢官、编管而已。<b />
可,只要高遵甫还在,太皇太后还在,他就迟早可以起复。<b />
何况,如今还没有!<b />
“高遵甫请爱卿动的手?”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忽然捅破了窗户纸。<b />
高遵路顿时一个机灵,只觉脖子上凉梭梭的,叩首道:“奏知陛下,高公事只是请臣阻拦、迟滞占城使者……”<b />
“臣在回京前,给下面的儿郎下的命令,也只是叫他们拦住使团,不让其入京……”<b />
“没想到……没想到……”<b />
“他们竟有这样的胆子!”<b />
说着,他就顿首道:“此事,臣绝无隐瞒!”<b />
“乞陛下明察!”<b />
赵煦听着,颔首道:“朕信爱卿!”<b />
放火烧死整个使团和将使团拦在汴京之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 />
前者一旦被捅出来,就是大案!<b />
哪怕高遵甫,恐怕也吃不了兜着走。免不得罢官、编管。<b />
而后者哪怕最终被捅出来,则可以用无数借口与理由推脱。<b />
想来,应该就是宣毅军的丘八们,见财起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独走干的好事了。<b />
于是,赵煦问道:“爱卿指派的是谁?”<b />
高遵路哪里还会隐瞒,直接奏道:“奏知陛下,臣选的是宣毅军钤辖马从云。”<b />
“此人如何?”<b />
“奸诈小人!”高遵路咬着牙齿。<b />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b />
奸诈小人?<b />
恐怕不止吧!<b />
此人平日里,应该是在高遵路面前表现的极为贴服。<b />
同时胆子也大,也肯干脏活累活。<b />
不然高遵路怎么会将差事交给他?<b />
奈何,这个家伙胆子太大了!<b />
而赵煦需要的,就是胆大的人。<b />
于是道:“卿回任杭州后,将此人及所有参与此事的宣毅军将士,皆发配广西,交右江安抚使吕嘉问任用。”<b />
这等英雄好汉,留在杭州,实在是浪费!<b />
他们应该去交州,去那蛮荒之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胆量。<b />
“诺!”高遵路大喜不已,他没想到,这事情居然能这么轻松的过关!<b />
“朕已经给明州方面下旨……”<b />
“没有什么占城使团,只是一群奸诈商贾,诡称占城使者,意图招摇撞骗罢了。”<b />
“卿明白了吗?”<b />
“明白!”高遵路吁出一口气。<b />
“卿要记住!”赵煦看着他:“卿是朕的大臣!”<b />
“往后,有任何事情,都需先报朕知!”<b />
“再有下次……”赵煦看向他:“卿就该知道国法的威严了!”<b />
“诺!”<b />
“卿回杭州后,记住一个事情……”<b />
“每半个月,以马递向朕报告杭州地方之事……”<b />
“譬如说是否下雨?天气如何?杭州舆论在议论些什么?米价如何?”<b />
“以及其他州郡所发生的大事……”<b />
这就是要实验一下满清鞑子,用来监视各地的密折制度了。<b />
同时,也是用来测试一下高遵路的服从性。<b />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项测试。<b />
接下来的一年,高遵路将受到赵煦全方位无死角的各种测试、测验。<b />
赵煦甚至会故意找他的茬,故意打击、惩罚他。<b />
简而意之就是pua!<b />
此乃赵官家们对武臣们的常用手段!<b />
所有正任武臣,都需要通过这个测试,以此来确保其绝对忠诚可靠!<b />
像是现在的殿帅燕达,副帅苗授还有鄜延路的刘昌祚,都是通过了测试的典型。<b />
而反例就是已故的种鄂!<b />
种鄂正是因为未能通过服从性测试,所以他一直被打压,终其一生,都未能得到赵煦父皇的信任。<b />
与之相反的,就是泾原路的老将彭孙。<b />
通过测试后,即使其曾经造过官府的反,乃是山贼出身,但依旧被委以一路兵马都监的重任!<b />
如今更是拜为遥郡,成为大宋高级武臣。<b />
等其致仕,必拜横行,甚至有机会拿到一个正任团练使、防御使的头衔。<b />
死后更是有机会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节度观察留后乃至于节度使。<b />
其子孙也将因此被赵煦视作自己人,只要表现出中上的才智,就可以一路升迁,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将门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