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两天,梁子卿代表梁乙逋,与熙河方面在会川城下,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谈判。<b />
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各退一步。<b />
每两个人,熙河方面加给一斗米,再多给一束干草。<b />
旋即,梁乙逋迫不及待的派人,在会川方向,向熙河路移交了第一批羌人。<b />
全是挑选出来的妇孺,基本上不是受伤生病的,就是年纪在三十岁以上的。<b />
但,熙河方面却照单全收。<b />
并依约,给付了应给的铁钱、粮食与干草。<b />
当梁乙逋看到送到他面前的那数百贯的精铁所铸的钱币后,顿时狂喜不已。<b />
当即,他就宣布,此战所有损失了牲畜的党项民兵,都可以依景宗法度,得到应有的补偿。<b />
同时,战死者、受伤者也都将得到抚恤。<b />
并且,他当即兑现第一批补偿。<b />
十几个在这次战争中,损失了牲畜的党项小部落,得到了规定的补偿。<b />
当然,他支付的是铁钱。<b />
熙河方面刚刚送来的铁钱。<b />
那些小部族,拿到补偿,顿时欢天喜地。<b />
虽然,这铁钱在西夏国内的实际币值,也是远远低于官方规定的币值的。<b />
可总归是拿到了补偿,至少可以花出去。<b />
与此同时,梁乙逋在军营中,命工匠融掉了大约十贯左右的精铁钱。<b />
得到的结果是——确实是精铁所铸,而且质量颇高,基本符合瘊子甲的要求!<b />
梁乙逋顿时大喜!<b />
也顾不得许多,就在马衔山脚下,开始了与熙河方面的交易。<b />
……<b />
南关堡。<b />
王大斧率领着他的都保,终于是回到了这暌违已久的寨堡。<b />
他的顶头上司,南关堡兵马都监向宗吉带着南关堡的官吏在南关堡前的官道上迎接。<b />
王大斧看到向宗吉的身影,赶紧下马,上前纳头就拜:「末将王大斧,奉命率军回任本州,特来向钤辖缴令!」<b />
「大斧啊!」一见面,向宗吉就大力的拍了一下这个福将的肩膀,然后拉着他起来,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赞道:「汝这次,可真是给俺涨脸了!」<b />
「连国舅都问过俺,你的跟脚和来历呢!」<b />
这一次,南关堡出保甲兵一都保,驰援廓州。<b />
这一都保,前后斩首四十,俘敌百余。<b />
更关键的是,王大斧身先士卒,曾在战场上,率军猛击鬼章的部队。<b />
一手铁锏使得虎虎生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
西军素重铁锏,喜肉搏。<b />
对这样的猛将、勇士,自然是很看重的。<b />
要不是向宗吉坚决拒绝了好几个人,想要调王大斧去他们那边的要求。<b />
现在的王大斧应该已经接到调令了。<b />
王大斧听到向宗吉的夸赞,连忙道:「都是钤辖抬举、栽培,若无钤辖,俺怎有今日?」<b />
这是实话!<b />
汴京的禁军里,善使铁锏、重斧的勇士,不止他一个王大斧。<b />
但那些人没有王大斧的运气,遇到了向宗吉这么一个肯赏识他、提拔他的向家人。<b />
向宗吉听着王大斧的话哈哈大笑起来。<b />
这正是他青睐王大斧的原因。<b />
知根知底、老实忠厚、为人淳朴、跟脚清白。<b />
是最合适提拔和任用的人了。<b />
于是,向宗吉拉着王大斧的手,道:「大斧不必谦虚,此番大斧率军驰援廓州,立下战功,俺已经表奏了经略司,相信不久后大斧的名字,就会<b />
出现在汴京右选的官儿手中……」<b />
「俺已经托了人,在吏部那边给大斧活动了,只待经略司的文书一至,吏部右选的官儿们就会用印,这样的话,明年大斧就该准备一下,回京去吏部守选了!」<b />
王大斧听着,顿时感激不已。<b />
吏部右选,就是过去的三班院改过来的。<b />
而作为汴京人,王大斧如何不知这三班院的拖沓和腐败?<b />
过去,汴京人言:群牧吃粪,三班吃香。<b />
意思很明显了——群牧司靠卖粪发财,而三班院靠卖香发财!<b />
所谓卖香,就是香烛灯油之费。<b />
这是因为,逢年过节,三班院需要在京中布施僧人,并为官家祈福。<b />
这布施之费,祈福之钱,三班院的官自不可能自己掏,而是由在京中待选、守阙的中低级武臣负担。<b />
就这,一般人还没有机会给三班院捐钱呢!<b />
如今,虽然三班院已经裁撤,但,吏部右选司几乎就是三班院的翻版。<b />
向宗吉不帮他活动的话,他未来三五年恐怕都得在京城耗着。<b />
听着王大斧感谢的话,看着他真诚的神色,向宗吉满意无比,道:「大斧这次给俺长了脸,更让俺也跟着沾光,能减一年磨勘呢!俺自不会亏待大斧!」<b />
身为南关堡兵马都监,向宗吉虽没有上过阵,一直就在这南关堡。<b />
但他依然可以分润一部分功劳,至少可以减磨勘一年!<b />
当然,这其实是小节。<b />
他是向家人,减一年磨勘,算不得什么!<b />
对向宗吉而言,真正的关键,还是能抓住时间,让王大斧这个亲信的官身,再向上提一提。<b />
王大斧现在是小使臣阶最低的三班借职。<b />
但他本身就是靠军功上来的,如今再立下军功,运作一番,虽跳不进大使臣。<b />
但连升三级,从三班借职,直接跳到左班殿直还是有机会的。<b />
若是这样的话,那么,向宗吉感觉自己离任前,还是有机会,将这个跟着他从汴京到河北再到熙河的亲兵培养成未来的南关堡兵马都监。<b />
如此一来,他哪怕跟着向宗回回朝,去了汴京三衙喝茶。<b />
这南关堡,属于他的棉庄利益,也依然是稳稳当当。<b />
说不定还能发展发展呢!<b />
就是有一点殊为可惜——<b />
向宗吉在心中叹息一声:「大斧就是有妻子了!」<b />
「不然我非得从族中给他挑个妻子不可。」<b />
贵族拉拢、笼络下层人,永远是用姻亲。<b />
姻亲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稳固,最牢靠的。<b />
不过,没有关系。<b />
王大斧是有妻子,但他的两个儿子,还可以培养。<b />
向家别的不多,旁系族人家里的女儿多。<b />
这样想着,向宗吉就拉着王大斧,带着南关堡的官吏们,领着得胜凯旋的保甲兵们,进了南关堡。<b />
然后自是酒宴庆祝,直夜方休。<b />
这天晚上,向宗吉特意拉着王大斧,留在了他在南关堡的宅院里。<b />
等到宾客们各自散去,向宗吉便从自己怀中,取出一张巴掌大的褚皮纸,并将之递给王大斧:「大斧啊,你的那一百亩棉田都已经采摘了。」<b />
「一共采摘了差不多一千五百斤棉铃,边防财用司的收棉所,每斤棉铃的收购价是一百钱,一共得钱一百五十千!」<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