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b />
驸马都尉郭献卿,刚刚完成了今天的功课,恭恭敬敬的将自己的功课,送到了那位当今官家亲自指定教导他的老学究手中。<b />
那位严肃的老学究,在认真的看完了他的功课后,淡淡的嗯了一声,道:“善!”<b />
“驸马经义、文章皆有进益,实乃国家之幸也。”<b />
郭献卿如今再也没有昔日的纨绔模样。<b />
他身上的儒者气息也渐渐的多了起来,闻言,便拜道:“多赖老师教导,吾方有今日。”<b />
老学究满意的捋了捋胡须,便对郭献卿道:“驸马今日可自由活动矣!”<b />
郭献卿闻言,内心狂喜,但表面上还是强装着淡定,拜道:“唯!”<b />
等那老学究离开,郭献卿就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胸膛:“总算是熬下来了!”<b />
他慢悠悠的将自己的笔墨纸砚,都收了起来。<b />
然后,拿起扫帚,打算去院子里打扫一下。<b />
是的!<b />
现在的郭献卿,已经学会了自力更生。<b />
至少他会自己烧水,自己沐浴,自己梳妆,自己打扫卫生。<b />
与旧年的他,可谓有天壤之别。<b />
于是,不但身体变好了,人也精神了。<b />
冀国大长公主都说他如今与过去相比,已是‘焕然一新’,对太学充满感激。<b />
只有郭献卿自己知道,他是不敢不‘焕然一新’的。<b />
因为就在他隔壁,有着一位难友——故宰相吴充之子、王安石之婿吴安持。<b />
自从吴安持来到这里,和他作伴后,郭献卿就被吓坏了。<b />
他害怕自己落得和吴安持一个下场!<b />
吴安持如今的下场,让他每每想及都是毛骨悚然。<b />
先是被送到太学,强迫接受‘圣人经义再教育、再熏陶’。<b />
然后反手就是一巴掌扇过来,吴家所有人都被其牵连,仕途受到影响,该改官的改不了,改注阙的注不了阙。<b />
吏部和都堂,拿着吴家人当蹴鞠,你一脚我一脚,踢来踢去。<b />
直到,吴家人同意了一系列堪称耻辱的条件。<b />
吴安持与王氏和离、送还王氏嫁妆,甚至还被逼着将吴安持与王氏女所生的儿子,也送去江宁。<b />
吏部的王子韶和都堂的某位执政,才停止了对吴家的刁难。<b />
妻离子散!<b />
吴安持的教训,不可谓不震怖。<b />
对郭献卿的震慑作用,更是无比强大!<b />
于是,每当郭献卿想要耍他驸马都尉的脾气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吴安持,想起王诜。<b />
整个人立刻就老实了。<b />
一下子就能吃苦了,也能学习了,还会反思了。<b />
过去的跋扈、奢靡和放荡,也一下子不见了。<b />
人也变得通情达理了。<b />
当郭献卿走到院子里,拿着扫帚,开始清扫院子时,在他隔壁的院子里,隔着院墙,吴安持的声音传了过来:“驸马今日的功课做完了?”<b />
郭献卿嗯了一声,拿着扫帚,开始打扫。<b />
“驸马千金之子,何必每日打扫庭院?等那太学来人做便是了。”吴安持依旧和往常一样,说着这些劝说郭献卿摆烂的话。<b />
但郭献卿充耳不闻,只在心中想着:“吾可不像汝!”<b />
吴安持已经和王安石的女儿和离。<b />
连两人所生的孩子,也送去了江宁,搞不好将来人家可能改个王姓,从外孙变成孙子,彻底和吴家切割。<b />
就连吴家人,好像都已经放弃了吴安持。<b />
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有人来看望他。<b />
而他呢?<b />
他可还有着大好的未来和前程。<b />
而且,郭献卿知道,自己离出去已经不远了。<b />
因为,他的妻子,冀国大长公主在上個月怀孕了。<b />
他将有第二个儿子了!<b />
怎么可能陪着吴安持一起摆烂?<b />
郭献卿已立志学周处!<b />
争取成为大宋浪子回头的代表,也成为圣人经义无所不能,可以教化人心的象征。<b />
吴安持见郭献卿不理会自己,就自顾自的在那里笑了起来,笑着笑着,他就抽噎起来。<b />
郭献卿听着,放下自己手中的扫帚,慢慢的走到院墙边。<b />
他的眼睛看了看在院子门口,值守着的那个老剩军,发现对方正趴在案台上,呼呼大睡,似乎已喝醉了。<b />
于是,他大起胆子来,隔着院墙主动安慰起吴安持:“吴兄,恕我说句不大好听的话,您要再这样下去,我恐将来有不忍言之事!”<b />
什么不忍言之事?<b />
自是赐死,然后报一个意外病死,搞不好还会像王诜一样,连祖坟都进不了,只能在外面当一个孤魂野鬼。<b />
吴安持听着,止住哭声,道:“我又能如何?”<b />
妻子和离了,儿子也去了江宁。<b />
曾经的妾室,一个个连人影都没有。<b />
他的兄弟们,对他避之唯恐不及!<b />
被送到太学这么久,也就老母亲来看过两次。<b />
至于那些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人,除了文及甫、司马康外,都视他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b />
人生如此,吴安持岂能不悲凉?<b />
“您至少应该振作起来……”郭献卿说道:“只有振作起来才有机会。”<b />
郭献卿说到这里,本想提及江宁的那位。<b />
可话到嘴边,被他咽了回去。<b />
他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他了。<b />
吴安持呵呵的笑了两声,对郭献卿的话不以为然。<b />
他知道的,自己已经彻底失败了。<b />
作为丈夫,他被妻子强行和离,作为父亲,他的儿子跟着妻子去了江宁,作为士大夫,他被当今天子亲口指斥为‘自弃圣人仁恕之教,不恤百姓疾苦’,作为官员,他数次为朝廷贬斥……<b />
他彻底失败了!<b />
所以,他也就摆烂了。<b />
正在此时,太学里,忽然爆发出一阵阵剧烈的欢呼声。<b />
紧接着,郭献卿和吴安持都听到了,从太学的斋舍方向,传来了无数学子的‘万岁’之声。<b />
“发生了什么事情?”郭献卿和吴安持都好奇了起来。<b />
郭献卿更是动起了心思,他从院子里,找来一架梯子,爬到院墙上,远眺着太学斋舍方向。<b />
就见着那些斋舍内的太学生们,成群结队的走出来。<b />
就连太学的教授、讲书、博士们,也都出现在人群中,但没有组织这些太学生。<b />
相反,他们加入了太学生的队伍。<b />
“万岁!”<b />
“圣天子临朝,国家幸甚!”<b />
“今逢明主,吾辈之幸也!”<b />
郭献卿远远的看着,就见整个太学瞬间就变得人头涌动。<b />
上舍、内舍、外舍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b />
郭献卿估计,大约整个太学的太学生们,都已经出来了。<b />
这可是足足两千四百人!<b />
而且这些太学生们是来自天下州郡地方的!<b />
不止如此这些人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b />
有支持拥护新党、新学的,也有支持拥护旧党、祖宗之法的。<b />
平素这些人在太学内部,一直在辩经。<b />
经常辩着辩着,就开始人身攻击,甚至拳脚相加。<b />
像现在这般,不分地域、派系,所有太学生齐聚一堂,互相欢呼、雀跃,口称万岁,拜颂圣天子的。<b />
郭献卿还是第一次遇到。<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