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斧听着向宗吉的话,吓了一跳:“上月打过吐蕃?”<b />
向宗吉嘿嘿的笑起来。<b />
这个事情现在没有必要瞒人了。<b />
而且,他也正好想要倾诉——熙河这鬼地方,又冷又荒凉,没有多少娱乐,他身边也没几个能说贴己话(装逼)的人。<b />
要不是看在这边有钱捞,有功劳捞的份上,他才不肯来呢!<b />
有这功夫,在汴京城的勾栏里听小曲不好吗?<b />
便对王大斧道:“还不是棉田闹的!”<b />
“今年开春后,各地都开始垦田了……”<b />
“那几家……都开始捂紧了手里的丁壮……要不就是坐地起价……”<b />
这很正常。<b />
那些地方豪族不蠢。<b />
那大家伙也不介意,请溪巴温出手,让这个人消失在湟州、河州的漫漫原野上。<b />
熙河这边缺人,溪巴温、温溪心这两个大首领则缺钱。<b />
就连解救的农奴,也要过溪巴温一手——高国舅代表熙河路与溪巴温签了契书。<b />
大家伙只能把主意打到更便宜的吐蕃人头上。<b />
双方一拍即和。<b />
正好,溪哥城的溪巴温、邈川城的温溪心也有这个意思。<b />
不过,在熙河这里,向宗吉觉得不可能有人不开眼非要较真。<b />
“被俺们打了,自然不服气,听说现在都派人去汴京城里告状了!”<b />
一口气送过来好几千!<b />
向宗吉说完,就嘿嘿的道:“那青宜结鬼章,本就不老实!”<b />
熙河路这边,边防财用司蹲着向、高两位国亲!<b />
这样一来,那些农奴就等于是大宋这边和溪巴温之间的交易了。<b />
横山里的生羌和党项人,也在坐地起价了。<b />
因为害怕被朝廷问责——主要是都堂上那些宰执们。<b />
朝廷就算派人来查,也能糊弄过去——当然前提是没人较真!<b />
王大斧听着向宗吉絮絮叨叨的说着。<b />
他们也都很想赚钱。<b />
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和向国舅、高国舅走的近,往来也很密切,特别是与熙州比较近的溪巴温,都快和两位国舅拜把子了。<b />
兰州那边,听说也差不多。<b />
那几个走马承受公事,都是李太尉留下来的。<b />
没有办法。<b />
宫里面、朝堂上,大家都有人。<b />
所以,在上个月的时候,熙河宋军与溪巴温这个吐蕃首领配合,打了一仗。<b />
所以,在开春后,温溪心、溪巴温都开始向熙河这边输送青壮。<b />
大破青宜结鬼章,夺下了两个寨堡,顺便解救了数千可怜的农奴,也帮助溪巴温,重新回到了他父亲留给他的溪哥城。<b />
真有这样的傻子。<b />
虽然向宗吉没有和他说全,但也差不多把事情说了出来。<b />
同时,因为有契书在,给了钱。<b />
赵思忠、赵醇忠兄弟包约、包顺兄弟………这些熙河地方上盘根错节的豪族,都是人精。<b />
不是太皇太后,就是皇太后的心尖尖。<b />
经略相公,当今官家钦点的文臣大帅!<b />
“可他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这御状是这么好告的吗?”<b />
一下子就将熙河要涨的工价给打下来。<b />
像去年那样,随随便便花几百個铁钱就可以雇到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b />
所以,他们也知道熙河这边在种木棉的事情,也知道了大宋这边肯出钱雇人的事情。<b />
想告状?<b />
呵呵!<b />
尝到甜头后,熙河这边对吐蕃青壮的需求大增。<b />
所以,将手里头宝贵的丁壮一个个都捂的死死的。<b />
熙州这里,一个丁壮一个月的工钱,在开春那会都快涨到一贯铁钱了。<b />
所以,就不算以人为奴,而是雇工。<b />
所以,熙河这边的宋军穿的都是吐蕃人的衣服,打的也都是溪巴温的旗号。<b />
“所以,大斧啊,做好准备吧!”向宗吉说道:“这仗啊,快打起来了!”<b />
现在这架势,就算青宜结鬼章不打,熙河这边也忍不了。<b />
从上到下,都忍不了的!<b />
肯定会制造点事端出来,把大战挑起来的。<b />
向宗吉看着王大斧,这个他很喜欢的亲信心腹,拍拍王大斧厚实的肩膀,说道:“那青宜结鬼章,暴虐无义,凌辱士民,听说还在其治下,大肆诋毁我朝慈圣及皇帝陛下……”<b />
“其治下百姓,二三十万万之众,可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b />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b />
“我辈大丈夫,安能坐视此辈,窃据河州、湟州千里之地?”<b />
“必当扫灭之,还千里河湟百姓太平!”<b />
这是熙河武将们,暂时给青宜结鬼章准备好的罪名。<b />
王师出征,自当名正言顺。<b />
既向朝廷交代,也堵汴京城太学生们的嘴巴。<b />
当然,若非必要,熙河路文武是不愿意选这条路的。<b />
因为风险有些大!<b />
大家还是希望,让青宜结鬼章射出第一箭。<b />
这样,大家就不算主动挑起边衅了。<b />
上上下下也都能说得过去。<b />
可也不得不防,那青宜结鬼章万一忍下了这口气怎么办?<b />
王大斧低着头,听着向宗吉的话,胸膛里也沸腾起来。<b />
他不太懂什么大道理。<b />
孔孟两位圣人的文章,他也看不大懂。<b />
可他懂,吐蕃人做事勤快,也懂他的妻子、母亲都等着他拿钱回去。<b />
于是,王大斧抬起头,对向宗吉拜道:“都监放心,俺誓死追随都监!”<b />
孔孟两位圣人,都说应该做的事情,不会有错的。<b />
“嗯!”向宗吉很满意王大斧。<b />
除了他汴京人的身份外,最喜欢的就是他的老实忠厚听指挥和肯打肯冲。<b />
便对王大斧道:“大斧啊,过些时日,有商队要回京了。”<b />
“俺给你托了关系,可以带封家书回家。”<b />
“另外俺也和国舅说了,让人给汝家送去了一百贯,免得汝妻儿在汴京城里日子难熬!”<b />
王大斧一听,眼眶就红了,当即说道:“都监再造之恩,俺没齿难忘,定当报效!”<b />
向宗吉点点头。<b />
熙州那么多,想巴结他的人,他都不大看得上,反而一直喜欢王大斧。<b />
就在这里了。<b />
这个人知根知底,父祖三代清清白白,为人也忠厚老实,晓得要知恩图报。<b />
何况这还是个福将!<b />
去年在河北,他发现了管涌,让自己也沾了光,得了枢密院的表彰,到了熙河,又立下了首迎仁多保忠的军功,让他再次升官。<b />
希望这次,这个福将继续立功。<b />
向宗吉想的明白,他是向家人,不可能一直掌军的。<b />
熙河这里,功劳捞的差不多,就得回京去殿前司或者马步军喝酒吃茶了。<b />
可熙河这边,须得有个贴己人帮着盯着。<b />
王大斧是最好的选择。<b />
……<b />
熙州城里。<b />
向宗回、高公纪正在宴客。<b />
客人,自是非富即贵。<b />
赵醇忠、赵思忠兄弟、包约、包顺兄弟……<b />
以及,再次入境,前来朝圣的吐蕃大首领温溪心、溪巴温。<b />
总结:都是跟着两位大宋国亲发财的人。<b />
“俺敬两位国舅……”温溪心,已是喝的微醺,脸色涨红。<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