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2 / 2)

司马光脸色骤然就变了:“公择也以为老夫不懂权变,固执己见?”<b />

“若老夫真是如此!”<b />

“早已辞官归乡矣!”<b />

别以为,只有王安石王介甫,才会视功名如浮云,一朝志向不得伸张,便连夜辞官而走,连给别人挽留的机会也不给。<b />

他司马君实也是一样的。<b />

能在洛阳十五年写书,就已经证明他的性子。<b />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b />

士大夫,如是而已!<b />

“老夫在朝近年,错非念天子之期望,思先帝托付,早已弃官!”<b />

真的!<b />

在司马光心中,现在是满朝乌烟瘴气,上下都只在争权夺利。<b />

尤其是那些昔日志同道合的人,一个个渐行渐远,让他心灰意冷。<b />

只有天子,唯有天子。<b />

让他无法割舍!<b />

每次他想辞官的时候,都会想起那双对他殷殷期盼,充满真诚的眼睛。<b />

也都会想起,他第一次入京,面见天子时,天子御笔钦题的那‘股肱宋室,师保万民’八字。<b />

天子以国士待他,他自当以国士报之。<b />

于是,在这样的信念下,在见着其他人纷纷的走上了韩绛的调和之路。<b />

司马光的思想,越发的走向了歧途。<b />

在司马光看来,这并非是他不愿权变。<b />

而是他不能权变!<b />

他若变了,这满朝上下,就尽是汲汲于功名者。<b />

天子年少,若见满朝上下皆是如此大臣。<b />

等他长大了,他肯定会觉得天下皆无正人。<b />

于是,他就可能误入歧途。<b />

所以,在司马光看来,他的坚持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b />

他需要让年少的天子知道,这天下大臣,并非尽是追逐名利,不顾正道的人。<b />

还有像他这样的正直大臣!<b />

还有如他这般不惧权贵,不畏两宫,依然直言敢谏,依旧可以逆风而行的大臣。<b />

这很关键!<b />

仁庙当年正是因为身边有着晏元献公(晏殊)这样的忠直臣子辅佐,才会成为那个对文臣士大夫,充满信任和倚重的天子。<b />

李常看着司马光的神色和态度,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劝说,和范纯仁、吕大防等人一样,再次做了无用功。<b />

范纯仁说得对!<b />

司马公与王介甫,完全就是两个互相矛盾,但却互为表里的人。<b />

都是执拗之人!<b />

难怪,如今坊间有人给这位执政老臣,取了个‘司马牛’的外号。<b />

没办法,李常只能做最后的努力了。<b />

他只能道:“晚辈岂敢非议公之事?”<b />

他只是一个晚辈而已。<b />

在旧党的圈子里,甚至都算不上一号人物。<b />

就连现在这把清凉伞,也大半是捡来的。<b />

真要竞争起来,李常很清楚,有的是人比他更有资格得到这把清凉伞。<b />

旁的不说,那位受名声连累的蒲宗孟,若是先帝还在,这次的执政肯定有他的一份。<b />

此外,河东吕惠卿,鄜延路的刘昌祚,都有资格竞争——刘昌祚虽是武臣,但大宋又不是没有武臣为西府执政的先例。<b />

开国且不说,仁庙时,黑王相公王德用、狄武襄公就都先后以武臣拜任枢密使为执政。<b />

尤其是黑王相公王德用,在西府虽无所建树,但却备受朝野尊崇。<b />

而刘昌祚在正常情况下,以其战功是有资格入西府的。<b />

所以李常很清楚,他能拜执政,完全是因为当前特殊的朝局缘故,加上廷推这个新的制度,两两结合才让他机缘巧合下,拜任执政。<b />

所以,李常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很清楚——在大事上,能随大流就随大流,给其他人打好下手就够了。<b />

混个一两年,就主动请郡。<b />

如此,这辈子也就不算白活了。<b />

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问道:“只是,明日公陛见于天子,未知会与天子谈论何事?”<b />

两宫旨意已经排好了。<b />

明日天子将在集英殿,依次诏对文彦博、张方平、孙固,然后是韩绛、吕公著,最后才是司马光。<b />

司马光晒然道:“自是言该言之事!”<b />

他没什么好避讳的。<b />

他这个人,素来光明正大,不怕人言。<b />

李常低下头去,在心中再次叹息一声。<b />

“公就不能为天下大局着想一二吗?”<b />

宫中消息,对这位旧党元老可是很不利啊。<b />

尤其是太皇太后那边,对他现在意见很大呢!<b />

万一惹怒了两宫……<b />

李常已经不敢再想了。<b />

毕竟,上次大宋女主垂帘听政的时候,可是开过岭南之路的。<b />

司马光正色的看着李常,他也知道李常的意思。<b />

“老夫自有主张!”司马光轻声说道。<b />

他自然知道,李常是为了他好,才来劝他,才会和他说这些事情。<b />

李常摇摇头,彻底的没了办法。<b />

司马光看着他的神色,也有些于心不忍,便安慰道:“公择放心便是了。”<b />

“当今天子圣明,必知老夫用心良苦。”<b />

李常低下头去。<b />

他忍不住在心中说道:“当今天子确实圣明!”<b />

就是,恐怕他面前这位元老,在那位陛下心中的份量,远远不及那位在广西的章惇章子厚。<b />

李常虽然没有什么宫中人脉,拜任执政也不久,也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这都堂和宫中的风向。<b />

但,坊间这些日子来的议论,他是听说过的。<b />

好多人都在说:章子厚南征,乃是简在帝心之故。<b />

为什么?<b />

因为,好多文臣都觉得,章子厚胜的这么快,这么迅速,证明了一个问题——交趾小国,孱弱无能,王师一击可定!<b />

换而言之:我上我也行。<b />

所以,为什么这个美差偏偏落到章惇脑袋上?<b />

只能是有黑幕!<b />

宫中早就内定了。<b />

于是,无数酸言酸语,这些日子都在官衙之中悄悄的蔓延。<b />

李常虽然觉得这些人在胡说八道。<b />

但这些人的话,也不算无的放矢。<b />

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交趾人确实弱的厉害!<b />

章惇才带了五千人南下,一天就得五州之地,还打下了决里隘这样的天险。<b />

章惇胜的如此轻松。<b />

那换自己上,也应该大差不差。<b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靠魔术混西幻 失徨之歌 《平行世界:文明是被圈养的幻象》 我於真理中登神 星穹燃尽 星辰崛起 七轮 协奏短篇集 三界仙缘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