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力磨坊,是大宋技术比较先进的部门。<b />
著名的元祐浑运仪,就大量运用了,来自水磨务的成熟技术。<b />
这是因为,水磨务的那些水力磨坊最重要的用途,不是春谷、磨麦。<b />
而是——将茶叶磨成粉末。<b />
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活。<b />
严守懃在水磨务做的很不错!<b />
这证明了他既懂茶叶,也懂技术。<b />
赵煦也不断通过石得一,给严守懃下指令,要求他在水磨务内部进行改革和技术变革。<b />
他同样做的很好。<b />
如今,严守懃正在配合苏颂主持下的‘元祐浑运仪’研发工作。<b />
说老实话,错非是无人可用了。<b />
赵煦恐怕不会想到调严守懃去成都给韩阶擦屁股。<b />
但没有办法!<b />
他现在手里头能用的,就那么些人。<b />
适合去成都做这个事情的,他信得过的就那么几个。<b />
数来数去,严守懃最合适。<b />
向太后伸手摸了摸赵煦的头,问道:“这么说来,六哥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置韩阶一案?”<b />
赵煦颔首:“回禀母后,儿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请母后斧正。”<b />
向太后坐直了身体,微笑着问道:“六哥说说看。”<b />
“常平官韩阶,是左相之孙,宰相之孙,应该给个体面。”<b />
“不如,朝廷下诏,责训一番,处以勒停或冲替,并左相带回家中,好生教训?”<b />
所谓勒停,就是类似免职的处分,冲替则是贬官的处分。<b />
这基本上就相当于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b />
表示——朕处罚了哦,大家引以为戒,回去罚酒三杯,下不为例哈。<b />
当然了,基本上,韩阶的仕途算是毁了。<b />
因为勒停也好,冲替也罢,都是要写到韩阶的告身和脚色上去的,也会在吏部和都堂那边留下记录。<b />
而大宋官制,被勒停、冲替的官员,除非有天子特旨,不然的话,磨勘都是要加年限的。<b />
别人五年,曾被勒停、冲替过的官员可能就要七年。<b />
向太后对此很是满意,点头道:“六哥想的是。”<b />
“正该如此!”<b />
优遇宰臣,这可是祖宗制度,若连宰相家的孙子,都要和一般人一样受审。<b />
那么,士大夫体面何在?<b />
“那提刑官郭燍呢?”向太后问道。<b />
赵煦答道:“若查实了,郭燍确实包庇,并联合他人欺瞒朝廷,自当下大理寺。”<b />
“其他相关人等,也当依律处断。”<b />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现实。<b />
宰执家的衙内,犯了错,也有大人帮忙擦屁股,就连皇帝也会帮着打掩护。<b />
没有靠山背景的人,若也跟着瞎胡闹,出了事情,板子打下来,那就是专打这种人的屁股。<b />
就像西游记里写的一样。<b />
有靠山的妖怪,就算吃光了一国的人,那也是菩萨、佛祖、神仙的乖宝宝。<b />
了不起带回去家法教训。<b />
可若是那等没有靠山背景的妖怪,咋咋呼呼,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非要出来丢人现眼。<b />
那就别怪金箍棒下不得好死!<b />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话,非常满意:“六哥所言,母后以为甚好。”<b />
说着,她就想了想,想起了一个事情,然后问道:“六哥,母后听人说,前些时日,六哥在开封府中曾与左右大臣有约?”<b />
赵煦点点头:“是有这个事情。”<b />
“母后可是觉得儿做的不妥?”他抬起头,看向向太后。<b />
向太后笑起来,抓着赵煦的手,道:“母后自然是支持六哥的!”<b />
“六哥做的也很好。”<b />
“与大臣约法,自我约束,不以一己之私欲,而加天下之赋税……”<b />
“此乃先王之教!”<b />
对向太后来说,开封府里传出的那些事情,她听说了以后是很开心的。<b />
太皇太后也很高兴。<b />
这都是给她们长脸的事情。<b />
说明了她们两个教育、抚养的好!<b />
朝臣们就更不用说了,最近几日,都堂宰执、六部大臣纷纷上书称颂。<b />
司马光、吕公著更是在上书文字里,极力称赞,都说大宋出了圣君,两宫慈圣功不可没。<b />
于是,甚至有人提议给她和太皇太后上尊号了。<b />
只是……<b />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小脸,轻声道:“六哥也该注意一下,宫中其他人的想法。”<b />
这个孩子和群臣约法,以后宫中用度、开支、耗用,皆以市价市之。<b />
宫里面的好多妃嫔,现在都在阴阳怪气。<b />
仁庙的那几个还好,只是私底下说几句。<b />
先帝的那些妃嫔,可就是公开非议了,说什么的都有。<b />
皇太妃朱氏,甚至都来她面前告过状了。<b />
“此外,天下州郡官府里,恐怕也会有些非议。”<b />
这很自然,天子和大臣约法,不止限制自身,也誓言要限制地方官府的开支。<b />
尤其是要重点限制地方官的征税权。<b />
要将之收归中枢,未来要让都堂来核准地方新征赋税。<b />
现在虽然还没有听到什么议论。<b />
但可以想象,地方州郡官员,会在下面骂娘。<b />
赵煦听着,却是笑起来:“母后放心好了。”<b />
“儿觉得,宫中妃嫔,无论是仁庙还是皇考所遗,都是会体谅儿和社稷的。”<b />
“儿也会注意安抚她们的。”<b />
宫里面的妃嫔们,在背后嚼舌头根?<b />
说老实说,赵煦不在乎。<b />
她们现在可没地方去吹枕头风!<b />
无非不过败犬的哀嚎罢了。<b />
当然,赵煦也会做做样子,多给些赏赐安抚。<b />
免得有人想不开,跑去景灵宫哭庙。<b />
“至于州郡官员?”赵煦咧嘴一笑:“儿以为,士大夫们都是公忠体国的!也都是以范文正公为楷模的!”<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
“若有人连这样的事情都受不了,非议朝政,诽谤君父……”赵煦看着向太后:“那朝廷法度可不是摆设!”<b />
在这个事情上,赵煦很清楚的。<b />
州郡官员里或许有牢骚,但绝对没有人敢对抗中枢!<b />
实在有人不服气?<b />
爱干干,不干滚!<b />
这个官你不做,汴京城的吏部那边排队等一个差遣的人,有的是!<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