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降一案,让其再也不能安坐。<b />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上表请郡,在整个过程中,黄履的反应又慢又迟钝。<b />
搞到最后,根据探事司的报告,连章惇这样素来不轻易表态的人,都私下派人劝他体面一点了。<b />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黄履的御史中丞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b />
就不谈赵煦上上辈子元祐初年的那些事情了。<b />
单单就说,赵煦在庆宁宫醒来前后,黄履主政的御史台的所作所为,就足以证明其乃是能吏。<b />
江西蹇周辅、福建王子京倍克残民案,就是他主动引爆的。<b />
其中蹇周辅甚至就是他扳倒的——那个时候,还是元丰七年。<b />
吴居厚正得意,王子京正张狂。<b />
这样想着,赵煦就摩挲了一下双手,然后对着那黄良道:“汝的提议甚好。”<b />
“钱引铺,事关社稷,关乎国家,自当受朝廷监督。”<b />
“朕会着人,写下钱引条贯与汝,汝当按条贯而营商。”<b />
黄良磕头再拜:“诺!”<b />
他的声音已经在颤抖,那是兴奋中的颤抖。<b />
“朕会着人与汝对接。”<b />
“汝也尽管放心,朕派去的人,只会监督钱引铺内的那些不按条贯而行的事情。”<b />
“汝也可以不必担心,朕派去的人,吃拿卡要,甚至于干扰汝正常的营生。”<b />
“朕会授汝一信物,也会与通见司打好招呼,汝可以随时上书言事,通见司不得阻拦。”<b />
钱引铺可不仅仅是个钱庄,因其特殊性,它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b />
只要生意做得大了。<b />
谁谁谁在钱引铺里有存款?存了多少?<b />
赵煦在宫中就可以知道结果。<b />
此外,日后好多开支,也可以悄悄走钱引铺的账。<b />
至于这个钱引铺,日后壮大了,尾大不掉怎么办?<b />
这反正不是赵煦的麻烦,甚至不会是他子孙的麻烦——只要钱引铺,还没有变成那些近代人类历史上的超级银行,垄断了国家经济金融命脉。<b />
它对皇权的威胁,就趋近于零。<b />
甚至,它就是一个皇帝随时可以宰了吃肉的小虾米。<b />
晚清的胡雪岩,全盛时期,甚至可以一己之力,供应左宗棠的大军。<b />
但最后呢?<b />
他那庞大的阜康银号,在顷刻间瞬间倒塌。<b />
本人更是在饥寒交迫之中,绝望去世。<b />
所以,所谓钱引铺,再怎么发展,再怎么壮大。<b />
也注定都只是赵煦手里的工具。<b />
像现在的黄良,未来的张良、马亮,也都只是赵煦的工具人。<b />
他们只能也必须跟着赵煦的指挥棒起舞,他们不会有自己的意志。<b />
因为赵煦的意志就是他们的意志。<b />
至于你要问为什么赵煦不让官府来搞这个买卖?<b />
你是嫌大宋的冗官还不够多?<b />
而且让官僚机构,来做这种对利润和效率无比敏感的事情,只会是一地鸡毛。<b />
最后什么都落不着!<b />
市易务就是最好的例子!<b />
要不是赵煦苦心经营,先帝那两百多万贯的市易务债务就全打了水漂了!<b />
即使如此,到现在,市易务账面上也依旧有大量欠款收不回来——那些都是借给中小商贾的钱。<b />
赵煦对这些人的欠账,无可奈何。<b />
难不成,去抓起他们打一顿?甚至拿着刀枪逼着他们还钱?<b />
一个两个还可以,几千上万人,就明显不行了。<b />
赵煦自己的人设立刻就要崩塌了。<b />
只能让开封府张贴布告——劝说汴京商贾,偿清市易务的欠款。<b />
为此,赵煦直接将欠账打骨折。<b />
不仅仅利息全免,而且在今年年底前还债的人,还可以享受九折、八折、七折不等的优惠。<b />
若是实在‘家境困难,经查确实情有可悯者’,则命蔡京酌情优免甚至全免。<b />
同时让开封府恐吓那些欠账的人——明年开始,我们不仅仅不免利息,还要对赖账不还的人罚钱哦。<b />
但其实,别人真要不还钱,赵煦也不会去追债了。<b />
因为……<b />
追债的成本,在大宋体制下,甚至可能会比债务本身还要高。<b />
别笑!<b />
这是事实!<b />
因为胥吏们会上下其手,他们甚至可能会将这些事情分包出去,让地痞无赖流氓来做这种事情。<b />
最后为了追回十贯钱的债务,官府可能需要花费十几贯的成本。<b />
还可能制造无数冤假错案。<b />
所以,赵煦其实是在唱空城计。<b />
就是在利用下面的老百姓,害怕官府的‘赫赫威名’的心理,同时给出小恩小惠,让百姓还钱。<b />
效果居然不错!<b />
根据蔡京报告,自从布告以来,开封府陆陆续续的收到了汴京城百姓偿还的债务十余万贯。<b />
按照这个速度,年底估计可以将市易务借出去的借款收回七八成。<b />
当然了,这是赵煦严令蔡京,禁止派人催缴、禁止派人收债,只允许百姓主动到官府还钱的结果。<b />
而这个事情,也让赵煦继续赢得声名。<b />
只要年底前,市易务欠账真的收回七八成。<b />
那,这恐怕会成为一个后世的传说。<b />
甚至变成儒家又一个洗脑包。<b />
搞不好未来有机会登上《读者》,成为一个神话。<b />
所以啊,赵煦是打定了主意,今后让大宋官府逐步从民间商业领域退出,官府未来,只管那些和国防、科技相关的领域。<b />
一方面顺应士林和天下呼声——不与民争利。<b />
另一方面,则是赵煦实在是受不了大宋官僚里的虫豸们了。<b />
像韩阶这样在四川瞎胡闹,完全不顾市场经济客观条件的蠢货还不知道有多少!<b />
当然,目前来说,还是得慢慢来,逐步推动和解放市场,一下子骤然开放市场,冲击力太大,造成的影响也极大。<b />
很容易就会引发朝野争执,甚至引动党争。<b />
还是得慢慢来。<b />
一步步的做事,逐步的,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来解开限制,退出市场。<b />
这也是赵煦为何要选择在司马光面前扮明君,表演谦逊、仁厚的缘故。<b />
司马光的经济理论,虽然错的离谱。<b />
但他反对官僚经济的思想,却是非常正确的。<b />
在心中将这些事情转了一遍,赵煦就对着跪在门口的黄良道:“汝且先下去吧。”<b />
“朕过些时日,会派人与汝对接,届时汝奉诏行事便是。”<b />
“诺!”黄良连连顿首,带着激动、兴奋、忐忑的心情而去。<b />
今天作者君有私事出门了,到晚上差不多九点半才到家。<b />
所以,明天、后天,会每天四章补更<b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