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玄幻奇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学区房

第三百九十八章 学区房(2 / 2)

竞争对手,就那么几十个人,撑死百来人。<b />

不止如此,开封府府学出去的举人,在科举上的录取名额,也远多于天下州郡。<b />

像是陕西那边,可能一州甚至是一路,一年都出了不了一个进士。<b />

而在开封府,进士算什么?<b />

真庙咸平元年的科举,开封府大放异彩,进士前十四名,只有第九名的刘烨是河南府的,其他人清一色开封府,不仅如此从第十四名到三十九名,开封府还是清一色。<b />

一时天下哗然。<b />

装都不装一下了吗?<b />

事后朝廷彻查发现,大多数所谓开封府举子,都是‘应寄’,也就是寄名托籍。<b />

而这符合游戏规则,本来就是朝廷的制度。<b />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下人都知道,想要高中,就要来汴京,就要想方设法的拿到一个开封府府学的名额。<b />

然而,开封府府学,哪里是一般人能染指的?<b />

要么有权——你家里亲戚是宰执!<b />

要么有才,有大佬喜欢、提携——譬如苏轼兄弟,他们的开封府府学名额,就是张方平亲自保举的。<b />

至于有钱?<b />

拿上你的臭钱,滚一边去!<b />

而赵煦针对这个市场痛点,表示:放下朕的钱,拿走你的学区房。<b />

两宫听着,对视了一眼,太皇太后就担忧的道:“六哥,这样会不会不妥?”<b />

“朝野物议,恐怕不会同意!”<b />

开封府府学,入学规矩,一向公开公正。<b />

宰执或在京待制、元老子弟、天下知名之才。<b />

所以,尽管历代都有着非议,可从开封府府学考出来的人,都用无可辩驳的实力,证明了他们配得上!<b />

他们的文章,他们的才华,他们的诗赋,天下传颂。<b />

哪怕是被人不耻的王拱辰,也没有人能否认他的才华。<b />

这要是用钱就能买府学名额……<b />

朝野上下都会反对的。<b />

这一点,毋庸置疑。<b />

赵煦笑了起来。<b />

太皇太后担心的是‘朝野物议,恐怕不会同意。’<b />

换而言之,若是朝野要是没有反对,这个事情就能做喽?<b />

赵煦看向这位太皇太后,道:“太母请放心,孙臣又岂会将国家名器,贩与市井呢?”<b />

“孙臣建的这些民居,卖与百姓后,其主人子弟,并不能直接入读府学,他们都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入读府学!”<b />

“孙臣给他们入读的是,开封府府学之下的蒙学、小学以及中学!”<b />

“只是会给这些从开封府中学之中毕业的学子,一个可以考入府学的机会!”<b />

这就是在抄袭现代的学区房政策了。<b />

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可以配套入读。<b />

而且,名师、名校buff刷满。<b />

同时,还有机会直升开封府府学这个天下就业率第一,当官率第一的大宋学府。<b />

就问,这样一个学区房,朕卖的贵一点,学费也收的贵一点,可不可以?能不能卖掉?<b />

“蒙学、小学、中学?”两宫面面相觑,这些词汇她们能理解,却闻所未闻。<b />

赵煦解释道:“所谓蒙学,开蒙之学校。”<b />

“小学,则是蒙学之上,以授五经。”<b />

“中学,则讲五经经义,并授数、法、理财之学识!”<b />

“蒙学可以直升小学,小学可以直升中学。”<b />

“但中学升府学,则需要考核,如科举一般,优中选优,必以佼佼者得之!”<b />

两宫听着,互相看了看。<b />

太皇太后问道:“朝臣们会不会有意见?”<b />

“太母放心好了,朕会说服朝臣的!不会有人反对的!”<b />

在经历了庆历兴学、熙宁兴学。<b />

大宋的士大夫们开始狂热的热衷于兴学兴教。<b />

地方官考核政绩的指标中,开始出现对州学、县学的评定。<b />

但,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还在萌芽中。<b />

士大夫们只搞懂了成人教育。<b />

目下的大宋,也基本只有成人教育。<b />

对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是靠着家学、自学。<b />

范仲淹等寒门士子的人生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据。<b />

自然,如今连私塾都是很少的。<b />

更不要说,这种官办的公立蒙校、小学、中学直到府学的成熟教育模式。<b />

而这样的模式,除了收费外,而且是以高额学费作为办学模式外,没有人搞得起。<b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靠魔术混西幻 失徨之歌 《平行世界:文明是被圈养的幻象》 我於真理中登神 星穹燃尽 星辰崛起 七轮 协奏短篇集 三界仙缘 四合院:重启人生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