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看着苗授,想着大宋禁军的过去。<b />
也是在心里叹息不已。<b />
因为,把禁军战斗力搞烂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官家们自己!<b />
尤其是真庙、仁庙、英庙这三代天子。<b />
这三位天子在位期间,不止在京禁军,在外驻泊的禁军们,闹饷是常事。<b />
都说皇帝不差饿兵。<b />
可在大宋这个大型动物园,皇帝为了收买大将,对将官们吃空饷喝兵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b />
在承平时期,禁军们领不到军饷是常事。<b />
甚至连他们的伙食,也会被人克扣。<b />
大头兵能怎么办?<b />
只能是干副业,养活家人了。<b />
可就算是这样,将官们还是要从中过一手。<b />
所以,在真庙、仁庙时代,禁军们闹饷是常事。<b />
因为有着五代的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所以,大宋禁军们闹饷都有着标准流程。<b />
第一步肯定是鼓噪,然后抓住几个平素在士兵中名声最差的将官祭旗。<b />
然后,打出旗号——俺们只反贪官,不反朝堂,更不反官家哈。<b />
而朝廷也很熟练——立刻派人去抚慰:大家的辛苦,朝廷知道了,军饷立刻补发。<b />
然后所有人美滋滋的去领钱。<b />
最后,朝廷再秋后算账,把带头的那几个大头兵抓起来,视情节或刺配或处死。<b />
这個事情就算这么完了。<b />
这种情况,熙宁后才得到好转。<b />
因为在王安石的辅佐下,大宋对禁军和厢军都进行了大裁军!<b />
一口气将大宋兵额,砍掉了几十万。<b />
顺便也挤掉了水分、空额,并推行将兵法,加强战斗力和组织度。<b />
同时因为战争,提高了赏赐。<b />
所以,西军开始崛起,战斗力不断提高。<b />
但是,在京禁军,却已经积重难返,基本没救了。<b />
只能将那些还没有完全烂掉的禁军,抽调去沿边轮戍,以此保持他们的战斗力。<b />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可是为了提高在京禁军的战斗力伤透了脑筋。<b />
可终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b />
裁撤不行——这些家伙祖祖辈辈都在汴京城里讨生活,给几代赵官家当兵。<b />
每一个人背后都是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搞不好某些人的祖上,还是某位官家身边的近卫!<b />
只能花钱养着,就当维稳了。<b />
那从沿边的西军,拣选精锐,来汴京驻防总行了吧?<b />
事实证明,这是想多了。<b />
换回来的精锐,没几年,就会迅速堕落、腐坏——到了汴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别说是沿边的西军,就算是后来的女真人的堕落速度,也是飞快。<b />
只能是将在京禁军里,那些还没有彻底腐朽堕落的,派去沿边轮戍。<b />
同时,时不时的从沿边抽调几支精锐回来换防。<b />
这样才能勉强维系十到十五个指挥的禁军的战斗力。<b />
剩下的人?<b />
已经没救了。<b />
好在,赵煦在现代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b />
所以,他深信,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用的人,只是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b />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 />
于是,赵煦决定成为在京禁军们的伯乐。<b />
打仗不行,搞工程行是吧?<b />
好的!<b />
朕满足你们!<b />
就去搞工程赚钱吧!<b />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煦拍了拍手,让冯景将他这些日子在宫里面,带着石得一、刘惟简等人,画出来的图纸,送到了苗授手中,叮嘱他道:“太尉回去后,召集各部将士,按照朕给的图纸,在汴京城中先在诸禁军所驻厢房处凿井……”<b />
苗授舔了舔舌头。<b />
汴京城的水井,可是和房子一样,是可以传诸子孙的财产!<b />
每年春天、夏天、秋天,那些有着水井的人家,可都能够靠着卖水大赚一笔!<b />
所以,开封府每年的争产官司里,都有着几十起是围绕着水井归属开展的。<b />
苗授当即拜道:“官家隆恩,臣代禁军上下拜谢!”<b />
在汴京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一户人家若有一口水井,就已经超越了九成以上的人家。<b />
若还能在城外有几亩菜地,那就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b />
干净的井水,还有新鲜的蔬菜,这些可都是只有当官的官人和城中的富商才吃的起。<b />
赵煦却笑了,道:“先别急着谢!”<b />
“所凿之井,既是朕出的赏钱,那照理就该是官产!”<b />
“朕念及禁军将士劳苦,可许其就近取水!”<b />
“但其他地方凿出的井,就该都归开封府点检!”<b />
苗授听着,没有任何异议。<b />
因为这就是大宋的日常!<b />
大宋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更不歧视商贾。<b />
原因在那里?<b />
就在赵官家自己身上!<b />
自太祖以来,历代官家对一切有利可图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的插一手。<b />
所以,在大宋,最大的地主是皇帝——官田遍布天下州郡。<b />
最大的手工业主也是皇帝——天下州郡的织院、绫锦院、染院还有那些冶监、都作院……都是官产!<b />
监当官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替官家盯着这些地方。<b />
他们的磨勘考核标准,也是看产出、产量和收益。<b />
所以,当今官家将禁军凿出来的井,直接划拉到自己兜里很正常!<b />
他肯让禁军将士就近取水,而不是交钱取水,已经是皇恩浩荡了。<b />
……<b />
苗授回到家中。<b />
将官家交给他的图纸打开,看着上面绘制的详细的凿井流程。<b />
他吁出一口气:“竟如此详细!”<b />
想想也是,官家虽然年少,可他却拥有者整个天下。<b />
区区凿井技术,自然是手到擒来。<b />
于是,不疑有他,便带着这些图纸,到了汴京城城外的神卫军营地。<b />
神卫军,后周之虎捷军,后晋之奉国军。<b />
最初拥有四十六指挥,仁庙罢为三十一。<b />
先帝熙宁三年,罢神卫水军,元丰二年裁撤神卫第九、第十军等。<b />
于是,就剩下了左右厢的编制。<b />
按照制度,每厢辖四军,每军五指挥。<b />
但实际上从来不满编,而且,因为禁军的第四军,一直都是用来安置年老、残疾、孤寡禁军的剩军编制。<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