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十一月庚戌(二十)。<b />
赵煦在紫宸殿中,接受了辽国贺登宝位使耶律白等人的朝贺。<b />
宋辽友谊,如今蒸蒸日上。<b />
两国往来越发亲密,数月之间,就已经有五波辽使来汴京了。<b />
这一次,更是来了辽国皇太孙派来的使者。<b />
当辽国皇太孙委派的‘谢南朝皇兄赠书使’辽国翰林学士耶律固,亲手将那两卷辽国皇太孙回赠的书卷,递到赵煦面前。<b />
赵煦当即就笑了起来:“朕早就期待着大辽皇太孙的读书笔记了!”<b />
“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b />
“以后,朕当与大辽皇太孙常来常往,互相印证所学!”<b />
耶律固连忙拜道:“我朝太孙殿下,亦有此意!”<b />
“来时殿下曾叮嘱臣等,拜谒大宋皇帝陛下时,务必转达对大宋皇兄的问候……”<b />
“殿下还言:已得皇兄赠书,日夜翻阅,颇有所得,乃以近来读书心得两卷回赠皇兄……”<b />
耶律固说着,多少有些心虚。<b />
因为,他在殿上是亲眼看了这位南朝皇帝,虽然小小年纪,却已经可以独立的接见了他们这些使臣。<b />
礼仪周到,谈吐轻松,举止之间,自信满满,威仪自生。<b />
而他们所效忠的大辽皇太孙呢?<b />
根本比不得,也比不了!<b />
更让耶律固心虚的是——太孙所回赠的读书笔记,其实是他还有赵孝严等太孙身边的文臣,手把手的教着太孙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b />
为这两卷书,他们准备了足足一个月!<b />
为的就是向南朝证明——我大辽也有圣君!<b />
同时也是为了告诉辽国各部,特别是那些五院部、六院部的魏王之党——大辽圣君和大宋新君一样宽厚仁圣,你们别怕,将来太孙长大了,肯定遵循圣人仁恕之政,不会追究的。<b />
孔子、孟子都可以作证哈!<b />
赵煦笑了笑,然后就说道:“朕近日来,一直挂念着大辽皇太孙……两位卿既来了,就替朕将朕近日来整理好的读书笔记带回去给大辽皇太孙吧……“<b />
“往后,当四时常来,互相切磋!”<b />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 />
“愿大宋、大辽之交,延绵子孙,爰及万代!”<b />
“即使黄河如带,泰山为砺,依旧为兄弟!”<b />
自从司马懿破了洛水之盟后,这政治上的诺言就已经不值钱了。<b />
当然了,赵煦其实是打算履约的。<b />
假如,大辽将来愿意臣服。<b />
那么,草原上那档子事情,其实可以委托给大辽。<b />
大宋是仁义礼仪之邦,很多事情,其实是做不得的。<b />
因为大宋士大夫们的道德底线,是如今的世界之巅!<b />
旁的不说,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对西夏攻略时,朝野物议最大的方面,倒不是要不要打?怎么打?<b />
而是士大夫文臣们,一再劝谏——不可伤其老幼!<b />
所以,为了约束军头们杀良冒功。<b />
赵煦推出了一個政策——生擒西贼老幼妇孺者,赏与斩首相当!<b />
用钱来买大头兵和军头们,不要滥杀无辜,见人就砍。<b />
老幼妇孺,活的,赏格和阵斩一样!<b />
一下子就止住了前线滥杀无辜的趋势。<b />
毕竟,杀良冒功被查出来,是会被掉脑袋的。<b />
所以呢,以后真要踏上征战天下的路,还真的有个专门干脏活的白手套。<b />
契丹人就很合适。<b />
至于会不会反噬?<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