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韩绛、吕公著、章惇等熟悉经济的大臣,都已经安坐了下来。<b />
因为他们都知道,大宋发行交子,本金是三成五。<b />
每岁一百二十六万贯交子发行量,本金其实只有不到四十万缗。<b />
如今,少主一开口,就是五成本金。<b />
这是在将辽人当猴耍呢!<b />
耶律琚现在已经利令智昏了。<b />
三百万贯!<b />
这可是三百万贯!<b />
在大辽足足可以抵两百万两白银的购买力!<b />
燕地十六州,一年赋税加起来怕也没这么多!<b />
于是,他已经钻进了钱眼在孔方兄的魔力面前举手投降。<b />
三百万贯铜钱,而且是每年都有的三百万贯铜钱。<b />
他知道,这要是真的,朝中上下都会高兴疯的!<b />
而他更加成为大辽的大功臣。<b />
于是,耶律琚颤抖着问道:“未知陛下打算如何施为?”<b />
赵煦笑起来,看着这条已经落网的鱼儿,道:“很简单!”<b />
“朕命人在汴京,以大宋每岁给付贵国财帛为本金,制作交子三百万贯!”<b />
“其以三年为期,期到回收……”<b />
“不过我朝发行、制作交子,循例每贯发行抽三十文,回收抽三十文……”<b />
“换而言之,每次交子发行,大宋当抽二十三万贯……”<b />
耶律琚现在满脑子都是三百万贯交子的事情。<b />
哪里还会计较这小小的二十三万贯?<b />
他当即道:“陛下之意,外臣无异议!”<b />
“只是……这交子,如何使用呢?”他问道。<b />
大辽,肯定没有人认一张纸能值钱。<b />
至少现在没有人认!<b />
赵煦看着这条已经完全咬钩的鱼,道:“贵使不必担心!”<b />
“朕已经想好了……”<b />
“此交子,由朕和大辽皇帝共同派员,于边境榷市使用……”<b />
“乃以之记账也!”<b />
“换而言之贵国日后如需购大宋商品,大辽皇帝行文而来,便可在榷市之中以交子结账,商贾持交子,来交子所兑付即可!”<b />
耶律琚听到这里,已经完全被赵煦描述的前景迷了神魂。<b />
他的智商已经被孔方兄占据。<b />
赵煦却是微笑着,继续说道:“不过呢……因为贵国只有一百五十万贯的本钱,所以,每三年交子回收,贵国当以同样价值一百五十万贯的财帛牲畜等来填其缺口!”<b />
“若是未能补全缺口……便以未来大宋给付大辽之财帛为质!”<b />
“不过,贵使也不必忧心于此,因为若是正常,每年发行交子三百万贯,三年赎回一次……”<b />
“大抵可以保证循环往复,源源不绝……”<b />
“倒也没有需要贵国偿付的忧虑!”<b />
这就是没把辽国当人看了!<b />
纯粹当傻子在忽悠!<b />
事实上,现在也没有人能理解赵煦这套金融魔术的神奇所在。<b />
耶律琚更是被赵煦给绕糊涂了。<b />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用他那已经所剩不多的智商计算了一下。<b />
发现还真是如这南朝小皇帝所言一般。<b />
交子一年一发,三年一赎回。<b />
第一次发行的交子,在第三年赎回,第二年发行的交子在第四年赎回。<b />
刚好可以保证,大辽的本金可以偿付三百万贯的交子。<b />
这简直是魔法!是神术!<b />
何止是耶律琚!<b />
现在在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有些被绕迷糊了。<b />
只有韩绛、章惇,敏锐的发现了些什么。<b />
至于帷幕内的两宫,也是面面相觑。<b />
“六哥,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的办法的?”<b />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b />
两宫也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不大够用了。<b />
嗯,一切都是为了今天铺路!<b />
让辽国喜欢上纸币,然后再发行他们的纸币。<b />
同时也借助辽国,给大宋的金融输血,提供润滑。<b />
其实我最初设想的是用宋朝交子发行以三成五的准备金来发行宋辽贸易交子的。<b />
但后来想了想,以我的金融知识储备……放弃了。<b />
注:北宋一贯从来不足陌,为770文,有些时候甚至还不足770文。<b />
这里统一用770文算一贯,一贯抽六十文,300万可以抽1800万文,折合23万7千余贯。<b />
注2:银价,北宋中后期大约2000文一两,折合2贯多将近三贯。绢布价格也差不多。<b />
(本章完)<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