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败的案例!<b />
章献明肃在为仁庙选择皇后时,没有按照仁庙心意,选他喜欢的张氏,而是立了自己喜欢的郭氏。<b />
结果是不止刘家没有得到郭皇后的任何帮助,甚至还被拖累。<b />
复盘着这两个先例,两宫都明白,她们要怎么做。<b />
聪明……<b />
聪明好啊!<b />
两宫互相看着彼此,都感到开心。<b />
一个聪明的皇后,自幼在她们面前长大,将来也会知道知恩图报。<b />
赵煦则趁着这个机会,问道:“母后,儿今日早上听人说,似乎昨夜有许多大臣,聚集在某处?”<b />
向太后楞了一下,问道:“六哥怎么知道的?”<b />
“儿听冯景说的!”赵煦毫不犹豫的卖了冯景,然后他看着向太后道:“祖宗制度,不可使重臣私下交从密切!”<b />
接着他就又看向太皇太后:“还请太母、母后,下诏训斥!”<b />
宰执们要是联起手来,皇权就是个摆设!<b />
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b />
一点点苗头都不行!<b />
无论什么理由,不管什么原因!<b />
想交朋友?可以,你们出知到了地方,不再掌握中枢大权,随便你们!<b />
但在朝堂,这绝对不允许!<b />
赵煦想起了他上上辈子的那些事情。<b />
吕公著、司马光天天彼此往来、商议——不止在都堂上如此,下了朝,到了家还是如此!<b />
发展到后面,司马光甚至可以用道德绑架吕公著,逼着吕公著罢废了免役法。<b />
也彻底的挑起了大宋烈度最高、最激烈的党争!<b />
不止如此,这两个人还给别人做了特别坏的榜样。<b />
从此之后,整个元祐时代,结党公开化!<b />
发展到巅峰,从都堂到御史台,都在彼此串通消息,封锁消息!<b />
元祐前期的政治风气,也由此恶化到了极点!<b />
两宫互相看了看,虽然她们觉得,这没什么不了的。<b />
但赵煦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b />
于是,向太后笑着和赵煦道:“六哥,昨夜聚会的大臣们,只有一个宰相……其他不是致仕的老臣,就是入阙的大臣……”<b />
“不算违反祖宗制度……”<b />
“哦……”赵煦点点头:“这样吗?”<b />
太皇太后也说道:“官家,确实是这样的,祖宗制度,只是不令宰执大臣私下交游密切……但不限制元老、入阙大臣……”<b />
“孙儿明白了!”赵煦乖乖的点头。<b />
他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下诏训斥——不可能的。<b />
他这样做,只是想提醒一下御史台的乌鸦们——别打盹了,都给我起来干活!<b />
皇帝要照顾士大夫重臣体面。<b />
所以,敲打宰执的任务,一直就是御史台的乌鸦们的。<b />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的这个时期,因为太皇太后对司马光、吕公著的无条件信任。<b />
明明是新党控制的御史台,被吓得连一句话都不敢说。<b />
于是,在吕公著入京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旧党将御史台彻底掌握。<b />
此后,整个元祐时代,从御史台到都堂,清一色的旧党!<b />
一段时期里,甚至是清一色的激进派——不够激进的,都被赶出去了。<b />
譬如范纯仁、吕大防,就是因为不够激进,被扣了数不清的帽子赶了出去。<b />
最后激进派们把事情搞砸了,就只能将他们请回来擦屁股。<b />
赵煦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b />
所以,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冒了一定风险,站了出了,给御史台的乌鸦发出这个信号。<b />
当然,赵煦冒的这个风险,对他来说,几乎是零。<b />
因为两宫就算要追究,板子也只会打在冯景的屁股上——叫伱多嘴,在天子面前胡言乱语!<b />
最多,也就是这样了。<b />
这对赵煦来说,有什么损失呢?<b />
冯景是内臣,他的屁股肉多,挨几下板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b />
再说了,替天子受过,可是内臣的至高荣誉!<b />
冯景现在屁股上挨的每一下板子,都是他将来的军功章!<b />
……<b />
赵煦走后,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向太后,道:“官家是天生的圣君,派人去提点一下吕公著吧……”<b />
向太后点点头,她和太皇太后这些天和六哥近距离接触,也指导六哥读书、参与政务。<b />
自然知道,这个孩子虽然小,虽然纯孝仁厚对外戚宗室非常好。<b />
但他似乎天生就对政务有着特别的敏感,常常能找到关键,也常常可以做出直接的准确判断。<b />
今天的事情,就又是一个明证!<b />
八岁的官家,已经在忌惮和提防大臣结党了!<b />
这对向太后来说,是个好消息!<b />
因为这意味着,她的孩子,定可以掌握这个天下!<b />
(本章完)<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