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稍加沉吟,眼见张辽即将被拖出大帐,这才开口道。<b />
“既然云长为此人开口,那便给此人一个解释的机会,且放开他。”<b />
当即,被白马义从再度放开的张辽,满脸不忿地往前走了数步,高声质问道。<b />
“我夙来敬仰丞相,可丞相何以称我为不忠不义之徒?”<b />
“好,那本侯便告诉你……”<b />
李基沉声地开口道。<b />
“且不说你所食汉禄,未曾忠君之事,匡扶汉室,便是你本不过是雁门小吏,得以晋身,盖因丁原赏识,是或不是?”<b />
张辽犹豫了一下,却是无从反驳,答道。<b />
“是!”<b />
“那本侯且再问你,何人杀的丁原?”<b />
此言一出,令张辽的脸色显得一片煞白。<b />
谁人杀的丁原?<b />
毋庸置疑便是吕布无疑。<b />
“而你拜吕布为主,又与认贼作父有何区别?这不忠不义,可有冤枉你的地方?”李基质问道。<b />
张辽的嘴唇动了动,心理防线在刹那间尽数被击溃,所坚持的以一死成全忠义的想法也是随之消弭一空。<b />
“没……没有……”张辽神色惨淡之极地答了一句。<b />
尽管,张辽能找出千百个借口,言及与丁原间的关系如何如何,但丁原有举荐赏识之恩却是终究做不得假的。<b />
且当时张辽在董卓麾下饱受排挤打压,投于吕布麾下也是不得已的自保。<b />
可拜吕布为主,于道德上终究有着难以遮掩的瑕疵。<b />
“既然如此……”<b />
就在李基佯做又要将张辽推出去斩了之时,已经暗中把李基的想法猜了个七七八八的司马懿趁机出列出言道。<b />
“丞相,我有一言。”<b />
“说。”<b />
“孰能无过乎?过而改之,则善莫大焉。”<b />
顿了顿,司马懿转而开口道。<b />
“张文远纵一时糊涂,但我见其敢于承认己过,亦不狡辩求饶,可见其绝非贪生怕死之徒,实乃被汉贼蛊惑耳。”<b />
“今大王志在复兴大汉,正是需广大有志之士相助之际,若是张文远迷途知返,也不失为一可用之才。”<b />
李基听罢,暗中观察着张辽的神色,脸色似是在迟疑着……<b />
关羽见状,也是暗自反应了过来,连忙走到张辽的面前,出声道。<b />
“文远还不快快向丞相表明心迹?”<b />
张辽看着眼前的关羽脸上的那几分关切之意,心中大为感动之余,也是生出几分幡然醒悟之感。<b />
还是那句话:归汉一念起,顿觉天地宽。<b />
无论如何,这乱世不过十年,魏赵立国也不足三载。<b />
汉,终究才是正统所在。<b />
张辽的潜意识也难以否决这一事实,且李基此前的呵斥之言,在某种意义上何尝又不是在打消张辽归降的心理顾忌。<b />
这一次,张辽主动向着李基单膝跪下,垂着头,开口道。<b />
“辽,乞降。”<b />
李基稍加思索后,迟疑道。“就怕足下,今后仍会行不忠之事……”<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