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 > 都市言情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131.第131章 创办国际传媒,讲好中国故事

131.第131章 创办国际传媒,讲好中国故事(2 / 2)

“在家不?”<b />

就在大姨子穿好衣服,准备离开厢房时,正房传来陈巧巧的声音。<b />

最怕的事情发生,妹妹中途回来了!<b />

陈艺雪不禁脸色一变:要是这时撞见妹妹,以她的状态很难不引发遐想。<b />

无奈之下,陈艺雪只好在门边等着,打算等陈巧巧什么时候离开了再出去。<b />

“既然出不去,那再来一回。”<b />

这时,许跃新上前揽住大姨子的腰,将她拦腰一抱放到桌子上。<b />

“干什么你!”<b />

大姨子惊恐万分,捂住身子低声道,“巧巧就在前面!”<b />

“动静小点儿,听不见。”<b />

许跃新在大姨子红唇上亲一口道,“这房子隔音很好。”<b />

“卑鄙,下流!”<b />

大姨子急得都快哭了,不断试图推开许跃新。<b />

许跃新不管不顾,上前扯开她的衬衫,崩飞最上面的数颗纽扣。<b />

黑色,蕾丝的!<b />

很快,厢房内就传出一阵富有节奏的桌子晃动声。<b />

以及大姨子拼命捂着嘴,仍难以抑制的轻吟……<b />

……<b />

等到大姨子离开时,已经是下午。<b />

考虑到大姨子的衬衫坏了,许跃新还给她找来一件陈巧巧的衣服。<b />

看到妹妹的衣服,陈艺雪眼眶一红,<b />

“无耻,流氓……”<b />

她滴下豆大的泪珠,抽动着肩膀向许跃新骂道。<b />

不愧是高贵优雅的文工团前主唱,就连骂起人词汇都如此地单一,甚至不脏。<b />

许跃新帮大姨子穿上衣服时,微微一笑心里想道。<b />

他总是能发现不一样的点!<b />

这一次,大姨子宁可自己坐车,也没有让他送回家。<b />

等她走后,许跃新优哉游哉地回到正房,检查了收在柜子里边的另一份大姨子露腿照底片。<b />

世界上可没人规定底片只能有一份。<b />

当然,前提是色影师在拍照时连按两下快门。<b />

检查完底片,许跃新回到书桌前,收齐心思开始写作。<b />

《重案六组之灭门案》已经在人民文学上刊发,据王潮垠说反响很热烈,读者看完很买账。<b />

许跃新要趁热打铁,加快速度把第二篇写好,将《重案六组》系列的热度推上新高度。<b />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跃新每天除了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剩下的时间就是写稿子。<b />

终于,他在开学前把《重案六组之八女案》的稿子全部写好,交给了王潮垠。<b />

从朝内166号回来时,许跃新感到说不出的畅快。<b />

整整十八万字的中篇小说,终于完工了。<b />

不知道,这个年代的读者后在看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b />

许跃新展开遐想道。<b />

回到国公府时,他照例打开邮筒,检查有没有给自己的信。<b />

“吱呀……”<b />

随着油桶打开,许跃新看到里边放有一份洁白的信封。<b />

取出一看,只见上面落有两行优雅娟秀的字体。<b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b />

“寄信人:沈清茹”<b />

沈阿姨给自己写信了。<b />

许跃新收好信封,发出感叹道。<b />

机场一别后,不知不觉已有许久。<b />

别说,如今看到信还真就怪想她的。<b />

回到正房,许跃新拆开信件认真阅读。<b />

“小新,我已在美国买下房子,正在申请绿卡,不知你最近如何,新房子住得是否适应……”<b />

“书房的抽屉里,留有一些樟脑,你可以用它防止文稿遭到虫蛀……”<b />

信中,沈阿姨介绍了她目前的状况,并向许跃新嘘寒问暖,表达关心。<b />

隔着一行行字,许跃新切身感受到沈阿姨的温柔。<b />

信的最末,沈阿姨表示在办妥绿卡后,应该会回来一趟,希望届时能和他见面。<b />

果然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b />

许跃新搁下书信,不禁想象其日后和她见面时的场景。<b />

数日后,新生开学。<b />

许跃新的《重案六组之八女案》也在人民文学上刊发。<b />

随着新印上油墨的杂志被运往一座座新华书店,一间间报刊亭,天南海北的读者们终于看到了这部小说。<b />

很快,雪片一般的读者来信被寄到人民文学。<b />

整整装了三大包的书信,充分说明了《重案六组之八女案》的火爆程度。<b />

许跃新收到王潮垠的通知,骑上摩托车来到人民文学,往返两趟终于把所有信运回了国公府。<b />

前院厢房,已经成为许跃新存放读者来信的专门地点。<b />

从《高山》到《牧马人》,再到目前的《重案六组之八女案》,所有小说的读者来信都被存在这儿,占了整整半间屋子。<b />

许跃新打开一份读者来信,认证阅读起来。<b />

“春风同志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从未错过您的任何一部作品。”<b />

“对于您的最新力作《重案六组之八女案》,我只想说三个字,太吓人了!”<b />

“自从这部小说问世,我们这一带的女同志晚上都不敢出门上厕所。”<b />

“导致每天清晨女厕所门口都得排队……”<b />

好吧,表达得很真实,但下次别这么真实了。<b />

还有,“太吓人了”是四个字。<b />

许跃新默默表示道。<b />

这是他回复读者来信的特有方式,即在内心中回答一遍。<b />

这么多读者,相信总有人能跟他产生心电感应!<b />

收好这一封信,许跃新打开下一封。<b />

这封倒不是就《重案六组之八女案》发表感想的,而是讨论起许跃新不断出版单行本,乃至于发行连环画的行为。<b />

“个人认为,春风同志你作为知名作者,收入必定相当不菲。如果再为了谋取利益不断出版,那么未免令人失望。”<b />

“一位优秀的作者,不应当掉进钱眼儿里……”<b />

??<b />

兄弟,你清高不食人间烟火可以,能不能别拉上我?<b />

许跃新一脸问号道,果断把这封信扔回了信件堆里。<b />

还好,虽然不同意信中的观点,但他仍能做到心平气和。<b />

这是成名之后的磨练造成的,世界上有那么多读者,如果受到批评就生气,那岂不是得气出病来。<b />

接着,许跃新又拆开几份读者来信,中间基本都是夸奖,也有在公安干警给他指出一些细节上的错漏。<b />

真好,多谢同志您嘞。<b />

看到这些信,许跃新心情好了起来。<b />

无论是夸奖,还是有理有据的指正,都是他所需要的。<b />

看完信,许跃新打算回复一名夸奖他的读者,再回复一名指证他的公安干警。<b />

《重案六组》是一部长期创作系列,许跃新需要不断吸收各方意见,将作品打磨得更好。<b />

《重案六组之八女案》刊发后,许跃新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上课,中间还和《延河》、《鸭绿江》等杂志的人商谈了《大明1566》和《悟空传》的出版问题。<b />

等到一圈谈下来,许跃新又收获了15万印数稿酬,手头的现金正式突破20万大关!<b />

10块钱一张的大团结,许跃新柜子里有整整两万多张!<b />

当把《延河》支付的20000块印数稿酬带回家里,和之前的钱放在一起清点时,许跃新终于体会了什么叫数钱数到手抽筋。<b />

更别提,他的香江银行卡上还有1020万的港币!<b />

这么多钱,该干啥好。<b />

许跃新陷入了思考中。<b />

明年香江的恒生指数,还有美国的纳斯达克走势都不好,不予以考虑。<b />

买个股的话,能入手的只有苹果。<b />

不过苹果属于长期投资,许跃新不想把所有钱全部投进去再慢慢等个四十年,那不是他的作风。<b />

等到年底苹果上市时,买一点就可以了。<b />

要不……去香江办个报?<b />

报刊主题,就是介绍国家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政策变化。<b />

这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展现祖国的更好面貌。<b />

只要报纸办得好,就可以抢在那些公知、抹黑的声音发育起来之前,在全球各地的人们眼中奠定下祖国昂扬向上,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形象。<b />

先声夺人,正面形象确定下来了,任凭那些人后边怎么胡乱叫嚣都没用。<b />

另一方面,很多华侨、外国商人正高度关注着中国的变化,希望能寻觅到投资机会。<b />

嗯,就这么定了!<b />

许跃新果断决定道,打算等什么时候有空去香江一趟。<b />

这年头香江物价还没涨起来,1020万办份报纸应该够了。<b />

至于流程该怎么走,许跃新打算找到林清霞,请她介绍传媒界的朋友聊聊。<b />

谋定而后动,许跃新的报纸主要定位于社会财经类,主打面对全球致力于在华投资的高端人士。<b />

高端人士的特点是舍得钱,但要求很高,提供的内容不能出现差错。<b />

毕竟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可能关系到他们手中几千万、上亿的生意,马虎不得。<b />

许跃新思考道。<b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红楼同人] 谁说林黛玉没有哥哥 上门冥王 [综漫] 散兵的雷系监护 闺阁藏春-穿回古代写色文(NPH) [综英美] 论库洛牌与哥谭的适配性 末日红细胞 尸王凶猛:妖妻,亲一口 这个世界挺怪 五维 九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