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些典故里有一部分的确是真的。<b />
毕竟乾隆皇帝是著名的吃货,甚至传言他死于胃痛、胃胀……<b />
而有这么一道菜,费工、费时,还费心。<b />
这所谓的费心,费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心。<b />
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经过竹林时,发现一块通身雪白、稀世罕见的巨石。<b />
乾隆认为这是祥瑞之宝,便传旨将巨石运入宫中。<b />
中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经过好几个月才抵达。<b />
为此,乾隆特意给巨石亲笔题字“青芝岫”三个大字,喜欢得不行。<b />
太后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斥责乾隆劳民伤财、穷奢极欲,还让人砸了这巨石。<b />
乾隆苦恼不已,想到太后喜欢吃黄鱼,便特意请御厨做一道以黄鱼为原材料、造型与巨石相近的菜,用来讨太后的欢心。<b />
中间,乾隆还按照他的想法,提出了不少构思,又取自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典故。<b />
最终,经由御厨的巧手后,最后做出了一道菜——<b />
脯雪黄鱼。<b />
可以想象一下,要做到假山形状的脯雪黄鱼,该用多么大一条黄鱼!<b />
也就是今天送来的黄鱼品质不错,南枝才会想到这个做法。<b />
当然了,现在的黄鱼跟进贡的黄鱼不能比。<b />
以前的大黄鱼都是野生的、最好的,被捕捞出来后送入宫中。<b />
可是现在,因为80年代改变捕捞方式,导致野生大黄鱼近乎杀鸡取卵般,被急速消耗,所以大家的餐桌上,早已经看不到野生大黄鱼的影子了。<b />
现在能吃到的,基本都是养殖的大黄鱼。<b />
不过,也是用了近乎半野生的方式来饲养,耗心耗力,价格不菲。<b />
之前南风楼没有用大黄鱼做的菜,供货商才想着特地兜售自家产品,送来的那几条大黄鱼全部是品相顶级。<b />
南枝本来想等晚上忙完了,留下来思考一下做道大黄鱼有关的菜,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b />
脯雪黄鱼用到的食材不算特别复杂,只有大黄鱼、鸡蛋、胡萝卜、香菇、红椒和西芹。<b />
先将大黄鱼宰杀干净,鱼头鱼尾切下来备用,只取大黄鱼的胸脯肉,并去除掉鱼皮和背部的鱼筋。<b />
接着,以斜刀片鱼,加入盐、胡椒、味精、姜丝,腌制备用。<b />
再取3个鸡蛋的蛋清,加入少量澄面,将蛋清打发至倒扣不掉的状态。<b />
随后,取长方形铁模,一层蛋清膏泥打底,再放入一块腌制好的黄鱼片,再放一层蛋清膏泥,抹平。<b />
取掉铁模时,将成型的食材切成三块,用三成热的油温缓慢炸制,至蛋清凝固,鱼肉熟透,方好。<b />
最后将鸡高汤加水淀粉勾芡,薄薄的淋上一层,再配上炸好的鱼头鱼尾摆盘。<b />
乍一看,这样的步骤不算太难?<b />
费心程度跟鸡豆花之类的比起来,似乎还差些?<b />
虽说的确如此,但这道脯雪黄鱼的困难程度就在于它的名字上。<b />
脯雪脯雪,便是说胸脯如雪般洁白。<b />
偏偏这道菜的做法又是用油炸。<b />
稍微油温高一点,蛋清就会变色变黄。<b />
为此,还需要把油锅离火降低温度,不能太高,容易炸糊,也不能太低,无法炸熟。<b />
所以,要怎样把握里面那个度,对于厨师的考验来说才是最重要的。<b />
不过嘛,对于南枝这种把鸡豆花的火候拿捏得炉火纯青的厨师来说,这道菜说难也不难,无非是稍微费点心力的事。<b />
她更在意的是这道菜代表孝心的含义,送去家人面前,也算是取个好彩头了。<b />
在南枝烹制这道脯雪黄鱼的时候,不知不觉,身后停留了无数人在看。<b />